來源:閩南網
核心提示:近日,南安市正式出臺《2016年南安市跨境流域水環境污染整治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用于改善南安、晉江跨境小流域水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安全,水質力爭優于Ⅴ類水質標準。
近日,南安市正式出臺《2016年南安市跨境流域水環境污染整治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用于改善南安、晉江跨境小流域水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安全,水質力爭優于Ⅴ類水質標準。
“自2013年南安推進跨境流域污染整治以來,成效顯著。目前已基本完成近100個項目整治任務,累計投入資金3億多元。南安將力爭通過3-5年整治,使跨境流域生態環境得到恢復。”市環保局工作人員表示。
《方案》提出,到2016年底,整治范圍內的所有建陶企業完成LNG替代,解決建陶業酚水污染問題;石材企業生產廢水循環回用、污水做到零排放,石粉石渣等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處置或綜合利用;造紙企業外排廢水穩定達標排放;畜禽養殖業廢水達標排放或零排放;整治流域內的村莊生活污水和垃圾妥善處理處置,規范管理。
南安市跨境水流域整治范圍是與晉江市交界的九十九溪、大盈溪、安平橋上游及其支流,具體范圍為官橋鎮的九十九溪金雞山支流、下洪溪內厝段和水頭鎮的下洪溪水頭段、大盈溪以及安平橋(南安段)上游及其支流等與晉江交界的跨境流域。
《方案》指出,跨境流域污染整治內容包括工業污染整治、農業污染整治、生活污染源整治及河道生態修復等4個方面。計劃實施8個項目,投入資金9095.1萬元。
其中,在工業污染源監管方面,加強跨境流域范圍內48家工業企業的監管,規范工業企業環保行為,督促企業完善治污設施建設,確保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
此外,在2016年8月底前,督促泉州銘興食品有限公司建設一套采用生化加厭氧處理工藝的污水處理設施;2016年10月底前,完成福建南安市益發造紙有限公司、南安市水頭盈輝紙品有限公司關停轉型,計劃投入148萬元。
在農業污染源整治方面,全面完成規;B殖場污染治理任務,做到達標排放或“零排放”,實現養殖廢物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綜合利用,在畜禽養殖專業戶、散養戶中積極推廣“集中養殖、集中治理”的模式和積極推廣農村戶用沼氣工程;在跨境流域周圍的農業用地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減少肥料對農田徑流的污染。
在生活污染源整治方面,實施截污治污工程,開展鄉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2016年12月月底前,完成官橋鎮日處理1萬噸污水處理廠、加壓泵站及配套管網年度建設任務;完成在人口密集區河段兩側建設4公里防護網,防止生活垃圾入河,同時建立跨境流域周邊保潔制度,設置垃圾收集箱、收集池,配備村莊(社區)環衛專職人員,垃圾做到日產日清,計劃投入7543萬元。
在河道生態修復方面,開展官橋鎮九十九溪雙溪支流美人橋段(南安與晉江連接段)河道整治工程,在2016年12月月底前,完成官橋鎮九十九溪雙溪支流美人橋段(南安與晉江連接段)左堤岸及河底清淤疏浚等工程,計劃投入1404.1萬元。
|
武平“三駕馬車” 拉動鄉鎮水環境整治
來源:閩西新聞網
核心提示:
閩西新聞網訊 (通訊員 朱春華 曹建橋 羅雄)6月8日,武平縣十方鎮組織鎮村干部進村入戶調查摸底生豬養殖戶的基本情況,并向群眾發放處明溪流域水環境整治“百日攻堅”等宣傳材料。
為改善武平縣域內水環境狀況,保障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今年以來,武平縣全面開展鄉鎮水環境整治工作。4月15日該縣舉行象洞溪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百日會戰”行動誓師大會,截至6月7日,該鎮已累計簽訂養殖場關閉拆除協議746.5戶,面積達25.6萬多平方米,已關閉拆除面積5.5萬多平方米。從6月1日起至9月10日,十方鎮開展處明溪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百日攻堅”行動。該鎮以處明溪流域的十方、三坊、黎明、黎畬等8個村生豬養殖業污染整治為重點,同時輻射其他11個村,力爭通過本次整治行動,全面完成拆除豬舍面積4萬平方米、削減生豬存欄2.6萬頭以上的目標。與此同時,巖前鎮也開展了巖前溪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百日攻堅”行動,著力把靈巖、龍井、洋坑等村以及烤煙場打造成“無豬村、無豬社區”,力爭鎮際交界斷面水質2016年達Ⅲ類水標準。
艾比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獲國家支持
來源: 新疆日報(烏魯木齊)
(原標題:艾比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獲國家支持)
本報烏魯木齊6月7日訊記者石鑫報道:我區第一大鹽水湖——艾比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獲得國家資金支持,艾比湖有望早日重現碧波。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下達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2016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的通知》,下達我區2016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本次計劃安排艾比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項目總投資3.5億元,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1.2億元,用于支持艾比湖流域新建3座污水處理廠及配套附屬設施、管網和河道水環境治理工程等7個項目建設。
本期艾比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建成后,將逐步削減化學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排放量,改善艾比湖一級支流博爾塔拉河和精河河道水環境,提升艾比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承載力。
艾比湖是北疆的重要生態屏障,其生物多樣性具有全球性意義。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因區域水資源消耗過大等原因,艾比湖不斷萎縮。
加大南澗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督導力度 確保南澗河流域陜州區七里斷面水質達標
來源:三門峽生活網
三門峽生活網訊 近日,三門峽市環保局污染防治科領導在陜州區環保局、觀音堂鎮政府、產業集聚區等部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詳細查看了集聚區污水處理廠、南澗河濕地處理工程現場,以及鎮區生活污水收集提水工程現場,看后,市局領導對我區南澗河流域環境綜合整治前段時間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相關責任單位嚴格按照三門峽市陜州區環境保護委員會關于《2016年澗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履行好各自職責,扎實工作,并就當前重點工作提出三點要求:一是督促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盡快調試投入正式運行;二是對南澗河流域沿岸兩側生活垃圾及時清理;三是建立制度,加強管理,維護好鎮區生活污水向集聚區污水廠輸送管網泵站,確保正常運行。(高朝紅)
(三門峽生活網)
按季分析 及時預警 確保改善 ——就水環境治理專訪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鄭丙輝
來源:中國環境報 2016年06月13日
編者按
環境保護部近日出臺《水環境質量分析及預警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對水環境治理工作將帶來什么利好?哪些斷面是重點水質分析對象?預警之后如何督促地方政府落實好治理任務?本報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中國環境報記者趙娜
中國環境報:為什么出臺《方案》?
鄭丙輝:為切實改善水環境質量,督促地方政府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及時掌握水環境質量狀況,確保水環境質量目標實現,環境保護部制定了《方案》。
按季度對全國重點考核斷面(1940個斷面)水質狀況進行分析,梳理可能無法按期完成當年目標的斷面和水質惡化的斷面。從其中選取重點斷面,結合涉水新建項目投產運行情況、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污染達標情況、環境違法行為、突發環境事件、“水十條”落實情況,分析問題,查找原因,并對重點斷面進行預警,告知有關地方政府。
中國環境報:《方案》的出臺算是我國水環境管理制度上的一項創新,對水環境治理具有哪些意義?
鄭丙輝:《方案》的出臺是水環境管理手段由水污染物排放目標總量管理向水環境質量目標管理轉變的具體行動,也是落實“水十條”、《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的具體舉措。
這是我國水環境保護與管理由粗放向精準、精細化發展之必然。體現了我國環境管理由單純的總量目標削減,向基于質量目標的分區、分類、分級理念,以解決水環境質量問題為目標的精準管理思想轉變,有助于宏觀上從環境經濟政策層面、局地上溯源至企業生產調控具體落實,真正做到以控制單元為對象生產布局、過程監管、末端控制全流程環境調控與管理。
《方案》的出臺,有助于環保系統內打破條塊分割、各管一段的思路。環境保護部由水環境管理司按照部領導部署和《方案》要求,負責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和直屬單位工作。水環境管理司將及時向相關部門共享水環境質量分析和預警信息。
《方案》的出臺,有助于推動我國大數據建設和發展,提高環境科學研究對管理與決策的支撐力度。水環境質量分析及預警工作分工將促進以環境監測、污染源統計、污染源監測等環境數據共享,提升環境分析模擬、環境政策分析、污染源影響、企業污染源在線監測以及衛星遙感監測等綜合應用,提高處理復雜環境問題能力。
中國環境報:為什么主要突出“好水”和“壞水”這兩頭?
鄭丙輝:突出“好水”和“壞水”兩頭,體現了水環境的分類分級管理。近年來,我國“三河三湖”等重點流域治理的經驗表明,水環境一旦受污染,治理成本巨大,甚至不可逆轉,優先保護水質良好水體,對于實踐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好水”指水質良好、具有重要水環境功能的水體,突出“好水”的保護,就是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壞水”指無法按期達標、水質出現惡化以及有超標風險的水體,對于影響公眾健康、危及環境安全、未來可能超標或變壞的水體,也應該得到優先治理,避免造成更大的問題。
中國環境報:《方案》中具體提到了各部門的組織分工和信息共享機制。請問如何保障這一機制的有效運行?同時,這種預警信息對于其他部門的工作有何指導意義?
鄭丙輝:《方案》體現了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思路,組織分工包含政策制定、產業調控、環境監管、污染源監控、水質監測、綜合分析、控制對策等多個方面?梢哉f文件明確了各部門職責,實現職能互補、共同推進的一盤棋思路。
保障組織分工和信息共享機制的運行,需要從3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溝通,建立定期的會商會議制度,研判水質的變化趨勢和面臨的形勢,協調工作推進存在的問題;二是形成有效的專家咨詢和技術保障,從科研單位抽調相關領域專家組成團隊,尋找水質變化的驅動原因,發現可能存在的風險;三是落實制度與責任,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工作計劃,部署階段工作目標和任務,把具體任務分解落實到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保障水環境分析的有效性和分析的科學性。
預警信息可以為環境保護部制定流域環境政策,為相關產業發展和地方水污染治理提供依據,指導地方做好水環境風險預警防范。
中國環境報:水環境質量分析結果,除了用于給地方水污染治理預警以外,還可以應用于哪些方面?
鄭丙輝:水環境質量分析包括兩部分:一是全國水質分析,得出全國總體、各流域、各省域水質狀況,分析按季度對全國1940個斷面進行統計,對照2020年水質目標,分析1940個斷面水質現狀與目標的差距。二是污染原因分析,根據產業布局、污染源特征,綜合分析全國性、流域性、省域性的共性突出問題及其對策。
水環境質量分析結果,除了用于給地方水污染治理預警以外,還可以作為督促地方政府落實“水十條”目標任務考核的重要依據。“水十條”要求,每年分流域、分區域、分海域對實施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并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同時,將考核結果作為水污染防治相關資金分配的參考依據。
中國環境報:對可能無法按期達標、水質出現惡化以及有超標風險的重點斷面進行預警后,如何督促相關地方政府落實好水污染治理工作?有何獎懲措施?
鄭丙輝:針對無法按期達標、水質出現惡化以及有超標風險的重點斷面進行預警;對于進展緩慢、可能無法按期達標、水質惡化的地方政府,結合水污染治理工作情況,不定期采取會商、約談、督辦等方式,督促其查找問題,加快落實重點任務,力爭按期達標。
對未通過年度考核的,要約談省級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有關負責人,提出整改意見,予以督促;對有關地區和企業實施建設項目環評限批。對因工作不力、履職缺位等導致未能有效應對水環境污染事件的,以及干預、偽造數據和沒有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要依法依紀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對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導致水環境質量惡化,造成嚴重后果的領導干部,要記錄在案,視情節輕重給予組織處理或黨紀政紀處分,已經離任的也要終身追究責任。
相關鏈接
哪些是水質分析
重要梳理對象?
為落實“水十條”,在原有國控947個國控斷面基礎上,“十三五”調整后國控斷面(點位)為2767個。其中,評價、考核、排名斷面1940個。主要覆蓋區域包括:
一是河流。我國主要水系的干流、流域面積在1000km2以上的重要一、二級支流,重點區域的三級、四級支流,重要的國界河流、省界河流、大型水利設施所在水體等。一般,干流斷面間隔距離50km左右,一級支流設置兩個斷面,二級及以下支流設置一個斷面。
二是湖庫。面積在100km2(或儲水量在10億m3以上)的重要湖泊,庫容在10億m3以上的重要水庫以及重要跨國界湖庫等,重點增加良好湖庫點位。一般,每50~100km2設置一個監測點位,同時空間分布具有代表性。
三是北方河流、湖庫。考慮到我國南、北方水資源的不均衡性,北方地區流域面積或庫容較小的重要河流或湖庫可酌情設置斷面(點位)。
以上區域的河流和斷面是《方案》水質分析的重要梳理對象。通過水質現狀評價、2020年水質考核目標、達標難度分析、水質變差分析等,進一步梳理出重點監控區域,建立重點監控區域檔案或黑名單,加強督辦。
日本環境省官員:中國政府治理環境的鐵腕和成效令人稱道
來源: 中國網(北京)
(原標題:日本環境省官員:中國政府治理環境的鐵腕和成效令人稱道)
中國網6月13日訊(記者 吳瓊靜)中日合作創新、推進綠色發展國際研討會于6月7日在京舉行。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和日本環境大臣丸川珠代一行出席研討會,同時,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成立20年主題活動也同期舉行。會上兩國的環境部長表示,今后中日將在核安全、大氣污染防治等領域加強合作。在日本環境大臣丸川珠代一行代表團成員中,有一位在華工作生活過多年的環境專家,他就是日本環境省官員、前日本駐華大使館經濟部一等書記官岡崎雄太。岡崎雄太在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時表示,日方高度評價中國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努力,中日兩國在環保方面有廣泛的利益共同點和巨大的合作空間。
治理環境:中國政府的決心和鐵腕令人稱道
在本次研討會上,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介紹稱,中國近年來從觀念和行動上破解發展與保護之間的矛盾,用硬措施應對硬挑戰,環境治理力度前所未有。對此,普通民眾也能直觀感受到,今年以來,曾經是“奢侈品”的“北京藍”,出現的頻次越來越高?諝赓|量公報顯示,北京空氣中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呈下降趨勢,今年2月PM2.5甚至同比下降了53.6%,創歷史最低。對此,岡崎雄太也給予了高度地評價。岡崎雄太認為,中國從2012年開始,頒布實施了PM2.5的排放標準,確立了以年度為單位的污染治理目標,并為此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從數據上來看,在經濟保持高速發展的同時,2015年的污染情況比2010年有較大幅度的削減,能夠很明顯地感受到大氣污染問題在好轉,從中可以感受到中國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重視。
“當然,大氣污染的治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岡崎雄太以在環境省的工作的親身經歷舉例說,東京在60、70年代也曾遭遇過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自己當時所從事的,就是大氣污染受害的居民進行法庭訴訟的相關工作,這是一項曠日持久的工程,一直到2007年才得以解決,“因此即使是對日本國民而言,PM2.5和大氣污染問題也并非是久遠的記憶”。岡崎雄太表示,治理大氣污染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能需要10年或者20年的時間才能完全治理好。“但是目前中國政府已經顯示出強大的決心,將環境治理放在非常重要的優先級,制定了更加嚴格的PM2.5的新規,也在積極推進各項舉措,并努力試這個治理過程不斷縮短,這是非常令人稱道的”。
在本次研討會上,陳吉寧部長在發言中表示,中國消耗臭氧層物質的淘汰量占到了發展中國家淘汰總量的一半以上,成為對全球臭氧層保護貢獻最大的國家。而今年,習近平主席此前在赴法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時也提出,中國未來將進一步加大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力度,爭取到2020年實現碳強度降低40%-45%的目標。岡崎雄太對此表示高度地贊賞。他評價稱,目前中國也在更多地借助市場力量,而非單純的行政手段進行環境治理。比如,中國在多個城市都已經開展了碳排放交易所,也在鋼鐵、水泥行業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污染的生產單元。“通過這些手段,可以產生協同效應,即產生治理大氣污染和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雙重效果。”岡崎雄太認為。
環保合作:中日雙贏空間巨大
今年是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成立20年,這期間,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作為中方的窗口,發揮了巨大的示范作用。為政府和研究機構培養輸送了大量環境政策研究和技術方面的人才。岡崎雄太表示,日方希望通過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來了解中方在環境事業上具體有哪些需求,從而最大程度地貢獻日方的經驗教訓,支持和協助中國治理環境問題。
岡崎雄太對記者說,日方希望能參與到中國的治理環境的進程中,為盡可能地縮短治理過程,哪怕是縮短一年、兩年而作出努力。比如,日方可以向中國派出專家團隊,也可以接收中方來日本進行研修和考察。岡崎雄太認為,目前中日兩國之間雖然有一些摩擦和爭端,但是對兩國來說,共同開展環保事業,毫無疑問是能達成共識的雙贏舉動。目前日本的大企業基本都已經在中國開展投資事業了,但是很多環保領域的中小企業,還尚未進入中國市場,但這些中小企業同樣擁有經過幾十年錘煉和磨礪的先進技術,“希望這些日本的中小企業也能把握住中國環保事業的商機,積極來華投資興業。”岡崎認為。
目前在部分日本媒體、尤其部分社交媒體上,出現了用對華的極端言論來吸引眼球的情況,對此,岡崎雄太表示“很遺憾”;貞浧鹪诒本┤甓嗟墓ぷ骱蜕睿硎痉浅O矚g在中國的生活,也感受到中國友人的熱情、友善和仗義。“日本人和中國人都應當摒棄先入為主的偏見,希望有更多的日本人實地來中國看一下,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岡崎雄太對記者說,尤其是兩國的青年人應該多交流、增進了解。
(原標題:日本環境省官員:中國政府治理環境的鐵腕和成效令人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