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經開區:理好“磷賬本” 守護“太湖美”
中國江蘇網2024-07-26 03:11
中國江蘇網7月25日常州訊 走進江蘇宏億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污水處理站,記者看到,酸洗廢水、磷化廢水、綜合廢水處理系統正在運轉。“廠區的含磷廢水與非含磷廢水分開收集、分質處置,實現70%的中水回用;用低磷脫脂粉替代含磷脫脂粉,每年從源頭削減總磷使用量達53.9噸。”宏億精工副總經理吳曉東說。

宏億精工污水處理站
作為工業集聚區,常州經開區形成了以鋼管酸洗、鋼地板加工、金屬表面處理為代表的涉磷企業集群。曾經這些企業布局分散、設施簡陋、廢水排放量大、“跑冒滴漏”情況突出,是太湖流域總磷排放的重要來源。
“未經達標處理的含磷廢水直接排放,會嚴重污染水環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常州經開區生態環境分局水條線負責人郝輝介紹,2021年以前,常州經開區國考五牧斷面是全市唯一未達Ⅲ類的河流型國考斷面,而總磷是影響斷面達標的關鍵因素。
2021年,常州經開區在全省率先開展涉磷企業專項整治工作,并被列入試點。全區理好“磷賬本”,建立涉磷企業“一企一檔”管理系統,按風險等級進行分類分級。
秉承“查漏補缺 動態治理”的原則,去年起,常州經開區再次開展涉磷企業整治專項行動,并將其納入《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1+7”專項行動方案》。“全區出動人員100余人次,全面摸排692家涉磷企業,累計監測點位100余個,獲取監測數據2000余組,并邀請第三方專家深入企業開展現場指導。”郝輝說。
通過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等多種措施,如今,以宏億精工為代表的多家企業因地制宜完成整治提升,涉磷風險進一步可控。
江蘇雙奇地板有限公司將生產中使用的磷化工藝改進為硅烷化處理工藝,廢水經處理后,可回用于地板灌漿,每年可節省成本近10萬元;江蘇匯聯活動地板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前處理線自動化改造,管道溝渠均落實防腐防滲防漏要求,有效杜絕生產現場“跑冒滴漏”;常州市武進中天機房設備有限公司安裝總磷在線監測儀、流量計,實現總磷指標實時監測……
典型企業用上了“治磷良方”,中小微企業卻面臨著治污成本較高或處理效果不佳的尷尬境地。對此,經開區建起集中式工業廢水預處理項目、表面循環處理產業園等多個“綠島”項目,實現“綠島”周邊中小企業工業廢水、一般固廢、危險廢物統一收集、統一處理。其中,集中式工業廢水預處理項目得到省生態環境廳大力支持,獲批太湖治理統籌資金。
常州經開區生態環境分局副局長湯成斐介紹,目前,全區已完成485家涉磷企業驗收工作,包含101家搬遷關停企業、384家整治提升企業,年底前可完成剩余涉磷企業驗收工作。
解決了“總磷”這個“卡脖子”問題,全區水環境、水生態實現“質”的提升——國考五牧斷面總磷濃度較整治前下降47%,國省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三山港流域監測到的底棲動物比整治前增加了38種,部分水域還采集到蟌、毛翅目等對水生態環境要求較高的物種。(常景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