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人物 » 正文

    王光謙,1962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中國科學院院士,水力學與河流動力學專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8-12  來源:王光謙,1962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中國科學院院  瀏覽次數:208
    核心提示:王光謙,1962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中國科學院院士,水力學與河流動力學專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王光謙簡歷

    A- A+
     

    王光謙簡歷

    王光謙,男,漢族,1962年4月生,河南鎮平人,民盟成員,1989年12月參加工作,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學位,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現任十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務副主席,清華大學副校長。













    王光謙,1962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中國科學院院士,水力學與河流動力學專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 [29]  [35]  [38]  [40-41]  
    1978年9月,考入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河流力學及治河工程系,之后進入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攻讀碩士、博士學位。1989年12月博士畢業,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7月起,在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擔任教師,歷任水沙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7月,任青海大學校長。2013年12月,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副主席。2021年10月,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正局級) [29]  。2022年7月,當選為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35]  2022年12月,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 [38] 
    王光謙主要從事水沙科學與江河治理研究工作。 [4] 
     
     

    相關星圖

    查看更多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常務委員名單
     
    王滬寧
    主席
     
    石泰峰
    副主席
     
    胡春華
    副主席
     
    沈躍躍
    副主席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乙曉光
    中國共產黨
     
    王寧
    中國共產黨
     
    王軍
    中國共產黨
     
    王榮
    中國共產黨
    青海大學歷任校長
     
    史元春
    任期:2022年-至今
     
    王光謙
    任期:2013年-2022年
     
    梁曦東
    任期:2009年-2013年
     
    陳強
    任期:2005年-2009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技術科學部
     
    蔡其鞏
    蔡其鞏,1932年8月出生于印度尼西亞泗水,金屬物理與斷裂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冶金工業部鋼鐵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1956年蔡其鞏從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系畢業后留校任教;20世紀6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在鋼鐵研究總院工作;1978年在國際焊接年會上宣讀的《高應變區裂紋張開位移分析》論文;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88年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蔡其鞏主要從事金屬材料、金屬物理及斷裂力學,以及金屬結構和力學性能關系的研究。
     
    曹春曉
    曹春曉,男,漢族,1934年8月6日生于浙江上虞,材料科學家、鈦合金專家,“973”、“863”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員,中航工業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山西省高端基礎件成形制造院士工作站進站院士。曹春曉于1956年從交通大學機械系畢業;1987年起,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621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學部院士。曹春曉長期從事航空材料研究。
     
    常青
    常青,男,1957年8月生于陜西省西安市,建筑學家,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城鄉歷史環境再生研究中心主任。1982年,常青畢業于西安冶金建筑學院建筑系并獲工學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及自然科學史所并科學史碩士學位;1991年畢業于東南大學建筑研究所并獲工學博士學位;1991年-1994年,先后在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先從事博士后工作、任副教授;1994年,晉升為教授;1995年-2003年,任同濟大學建筑系副系主任;2003年-2014年,任同濟大學建筑系系主任;2015年12月7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常青主要從事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及歷史環境再生設計研究。
     
    陳光
    陳光,1962年4月出生于河北昌黎,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教授、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先進金屬與金屬間化合物材料技術工信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材料評價與設計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金屬納米與技術聯合實驗室主任。陳光于1982年從河北機電學院本科畢業后留校任教;1989年獲得華中理工大學鑄造專業碩士學位;1999年獲得西北工業大學博士學位;1997年被評為河北省“雙十雙百雙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999年作為學科帶頭人引進到南京理工大學工作,并擔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系主任,之后歷任無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江蘇省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南京理工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人才隊伍建設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分委會主任、金屬與陶瓷學位評定分委會主席;2007年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開展合作研究1年半;2013年入選江蘇省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2019年入選江蘇省知識產權領軍人才;202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光主要從事金屬材料與加工科學技術研究。
    清華大學現任領導
     
    邱勇
    職位:黨委書記
     
    王希勤
    職位:常務副校長兼秘書長
     
    李一兵
    職位: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過勇
    職位:黨委副書記
    2009年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當選院士
     
    于起峰
    光測圖像技術專家
     
    王曦
    材料科學家
     
    王光謙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家
     
    王自強
    固體力學家
    第二屆清華大學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王光謙
    王光謙,1962年4月出生于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中國科學院院士,水力學與河流動力學專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1978年9月,考入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河流力學及治河工程系,之后進入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攻讀碩士、博士學位。1989年12月博士畢業,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7月起,在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擔任教師,歷任水沙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7月,任青海大學校長。2013年12月,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副主席。2021年10月,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正局級)。2022年7月,當選為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2022年12月,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王光謙主要從事水沙科學與江河治理研究工作。
     
    尤政
    尤政,1963年12月2日出生于江蘇省揚州,機械電子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尤政于1981年考入華中工學院,先后獲得工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0年至1992在清華大學光學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從事研究;1992年博士后出站后在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工作;1994年晉升教授;1998年至2000年擔任英國薩里大學空間中心訪問教授;2005年至2007年擔任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主任;2005年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2007年至2012年擔任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第三任院長;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5年擔任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21年,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尤政長期從事微米納米技術、智能微系統技術及其應用研究,在中國率先開展了微機電系統(MEMS)、微系統技術及其在高端裝備中的應用研究,以及微納航天器的技術創新與工程實踐。現任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副部長級)。
     
    李立峰
    李立峰,男,清華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光柵理論方面的著名專家。
     
    吳建平
    吳建平,男,漢族,中共黨員,1953年10月4日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原籍山東省菏澤市,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主任、網絡科學與網絡空間研究院院長、信息化技術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互聯網工程科技領域的主要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之一。1977年1月,吳建平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1977年1月至1993年12月,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講師;1997年7月,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1994年6月至2012年3月,任清華大學信息網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2月起,先后任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副主任,下一代互聯網核心網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主任,清華大學網絡科學與網絡空間研究院院長、信息化技術中心主任。吳建平長期從事計算機網絡技術研究、工程建設和人才培養。
    中文名
    王光謙
    外文名
    Wang Guangqian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29] 
    出生地
    河南省南陽市
    出生日期
    1962年4月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30]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目錄

    1. 1 人物經歷
    2. 2 主要成就
    3.  科研成就
    1.  人才培養
    2.  榮譽表彰
    3.  出版圖書
    4. 3 社會任職
    1. 4 個人生活
    2. 5 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播報
    王光謙
    王光謙(3張)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王光謙在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現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河流泥沙工程系治河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2年9月至1989年12月在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學習,先后獲碩士(1985年)、博士學位(1989年)。
    1990年2月至1992年6月在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
    1992年6月,在清華大學水利系工作,歷任副研究員、研究員、泥沙研究室主任、水沙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1994年4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30] 
    1995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及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
    1996年6月至1996年12月,在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做訪問教授。
    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任教育部特聘教授。
    2001年12月至2002年2月,在里賈納大學(University of Regina)做訪問教授。
    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3年7月至2022年4月,對口支援任青海大學校長。 [2]  [34] 
    2012年12月,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29] 
    2021年10月,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正局級,試用期一年) [29] 
    2022年7月,當選為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35] 
    2022年12月,任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 [37] 
    2023年3月,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40] 

    主要成就

     播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王光謙開展了水沙兩相流基本理論、流域水沙過程模擬及工程應用等方面研究。建立了水沙兩相流的動力學模型,得出泥沙顆粒濃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公式,揭示了泥沙顆粒運動與清水湍流的不同特性。建立了流域泥沙動力學模型,實現了河道與流域過程的耦合,將泥沙研究從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研究成果為解決黃河治理及長江三峽工程泥沙問題發揮了作用。承擔“復雜條件下壩堤潰決機理與風險調控理論”973項目,研究成果應用于汶川地震堰塞湖除險中。 [1] 
    • 學術論著
    根據2021年1月清華大學網站顯示,王光謙共發表論文130余篇,SCI收錄20余篇,EI收錄20多篇。 [3] 
    【1】 Wang GQ, Xia JQ. Channel widening during degradation of alluvial rivers. Int J Sediment Res. 2001, 16(2): 139-149
    【2】 Ni JR, Wang GQ, Borthwick AGL. Kinetic theory for particles in dilute and dense solid-liquid flows. J Hydr Engr, ASCE. 2000, 126(12): 893-903
    【3】 Fang HW, Wang GQ. Three-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suspended-sediment transport. J Hydr Engr, ASCE. 2000, 126(8): 578-592
    【4】 Han WL, Gao GM, Wang GQ, Hui YJ. Experimental study on fall velocity of non-uniform settlement in flowing water. Int J Sediment Res. 2000, 15(3): 299-306
    【5】 Ni JR, Wang SJ, Wang GQ. River patterns and spatial and temporal model. Int J Sediment Res. 2000, 15 (4): 357-370
    【6】 Liu JM#, Wang GQ, Wang SQ. Effect of coarsening of surface bed material on non-equilibrium sediment transport process during river degradation. Int J Sediment Res. 1999, 14(2)
    【7】 Ni JR, Wang GQ, Liao Q. A correction model for hyper-concentrated flow. Int J Sediment Res. 1999, 14 (4): 145-148
    【8】 Wang GQ, Fu XD.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particle concentration. Int J Sediment Res. 2001, 16(2): 284-295
    【9】 Junqiang XIA#, Guangqian Wang. A 2D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bed deformation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03, 18(2): 176-191
    【10】 Shao Songdong#, Edmod Lo Yat-Man and Wang Guangqian. Simulation of fan formation using a debris mass model. 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 2002, 40(4): 425-433 [3] 
    • 科研成果
    獲獎時間
    獲獎項目
    獎項名稱
    1995年
    關于固液兩相流理論及其應用成果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7年
    三峽工程壩區泥沙模型實驗研究成果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8年
    三峽工程大江截流口門區水流特性計算和戧堤坍塌穩定性分析成果
    國家電力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1999年
    三峽工程大江截流口門區水流特性計算和戧堤坍塌穩定性分析成果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0年
    關于固液兩相流理論及其應用
    中國高校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關于泥沙運動基本理論的成果
    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3] 
    2006年
    流域水量調控模型及在黃河水量調度中的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6] 

    人才培養

    • 團隊建設
    2002年,王光謙領導的課題組獲得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資助。該研究群體依托于清華大學水力學與河流動力學國家重點學科和水沙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既進行高水平的學術研究,又緊密結合重大工程解決生產問題;活躍在學科前沿,與中國國內外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聯系,有的成員已成為國際上較有影響的學者。研究群體成員通過開展學術交流,一起參與中國江河治理重大工程問題研究,形成泥沙學科的優勢群體。 [3] 
    • 教育建設
    王光謙建議持續推進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具體包括:進一步支持中西部高校一流學科和學位點建設;在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項目評選中,針對中西部高校單獨設置一定數量的申報名額,“擺凳子、去帽子”,創新用人機制,引導人才向中西部流動;盡快啟動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三期建設。 [32]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9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4] 
    2021年
    青海省杰出校長
    青海省人民政府 [27] 
    2023年
    青海省記大功獎勵
    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 [39] 

    出版圖書

    • 流域泥沙動力學模型
      作者名稱 王光謙
       
      作品時間 2009年03月

      《流域泥沙動力學模型》是2009年03月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光謙。《流域泥沙動力學模型》對從事水利、地理、環境、農業等專業工作的研究人員具有參考價值,也可作為相關專業的研究生教材。

     

    社會任職

     播報
    時間
    職務
    1998年-
    清華大學水沙科學與水利水電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0年-
    北京大學水沙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5] 
    1997年10月-2002年12月
    中國民主同盟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38]  [43]  [45] 
    1998年3月-2003年3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6] 
    2002年12月-2007年12月
    中國民主同盟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7] 
    2003年3月-2008年3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 [8-9]  
    2007年6月-2012年6月
    中國民主同盟北京市第十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07年12月-2012年12月
    中國民主同盟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10] 
    2008年3月-2013年3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11]  、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 [12] 
    2011年8月-2012年12月
    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掛職) [13] 
    2012年6月-2016年1月
    中國民主同盟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2年12月-2017年12月
    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14] 
    2013年3月-2018年3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15]  、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 [16] 
    2013年5月-
    水利部綜合事業局首席科學家 [33] 
    2016年7月-
    青海師范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17] 
    2017年12月-2022年12月
    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18] 
    2018年1月-2022年9月
    青海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36]  [44] 
    2018年2月-2019年3月
    青海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農牧委員會委員 [19-20]  
    2018年3月-2023年3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 [21-22]  
    2021年10月-
    黃河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42] 
    2022年12月-
    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副主席 [37-38]  
     
    國務院學位辦水利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材料與工程學部主任 [23] 

    個人生活

     播報
    王光謙
    王光謙(3張)
     
    王光謙在清華大學攻讀研究生期間的兩位室友均當選為兩院院士,其中胡春宏于201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倪晉仁于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三個人都出生于1962年,本科也都就讀于武漢水利電力學院(現武漢大學)。1982年本科畢業后,他們又同時來到清華大學水利系進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又住進了同一間宿舍——2號樓474寢室。碩士畢業后,三人都進入了夏震寰老師門下攻讀博士學位。倪晉仁曾經畫了“三只老虎”的畫貼在474房間的門上,題名為“三虎居”。三人每天下午都會在宿舍樓下踢足球,或是聚在一起下圍棋、打橋牌,“474三虎”還喜歡在宿舍里面給班里同學“編章回小說”。 [31] 

    人物評價

     播報
    王光謙在治河領域一次次創新,攻克一個又一個難題。但在一系列的榮譽面前,他總是很淡然。 [24]  在王光謙的帶領下,以前很多不敢上高原的人來到了青海;很多忌憚高海拔的人,對高原有了新的認識。各學科的領軍人物一批又一批來到青海,在包蟲病防治、新能源、生態保護、數字經濟等方面帶來了前沿理念和先進技術。 [28]  (《光明日報》評)
    王光謙學術水平高,工作經驗豐富,有較強的開拓創新精神和較高的教學科研管理能力,科研成果豐碩。2008年為汶川地震后堰塞湖疏導做出突出貢獻。 [25]  (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評)
    將科研團隊搬到青海大學,為青海大學乃至青海省科技創新注入了巨大能量和強大動力,王光謙功不可沒。 [28]  (青海大學黨委書記俞紅賢評)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棱县| 东丰县| 西贡区| 措勤县| 北碚区| 浏阳市| 五常市| 年辖:市辖区| 西贡区| 成武县| 蓬溪县| 镇沅| 金平| 且末县| 利辛县| 绥滨县| 遂川县| 九龙坡区| 广宁县| 内乡县| 徐州市| 临海市| 巴彦淖尔市| 阳江市| 多伦县| 静宁县| 钦州市| 灵丘县| 勐海县| 秭归县| 晋州市| 大悟县| 中卫市| 桦川县| 临沧市| 五原县| 栖霞市| 泗水县| 兴宁市| 台湾省| 和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