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六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固廢大會、工業污泥大會、滲濾液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大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人物 » 正文

    陳勇--- 中國工程院 院士 主攻國際清潔能源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院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3-22  瀏覽次數:648
    核心提示:陳勇--- 中國工程院 院士 主攻國際清潔能源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六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固廢大會、工業污泥大會、滲濾液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大會)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六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固廢大會、工業污泥大會、滲濾液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大會)
     
     
    姓    名:
    陳勇
    性    別:
    職    務:
    集成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職    稱:
    中國工程院院士、研究員
    通訊地址:
    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能源路2號
    郵政編碼:
    510640
    電子郵件:
    chenyong@ms.giec.ac.cn

     簡歷:
     

      陳勇,男,漢族,1957年6月出生,浙江寧波人。畢業于南京工業大學,于1993年獲日本名古屋大學化工系工學博士學位,專攻能源與環境方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原任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院長,當選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兼任中國能源學會常務理事、節能減排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固體廢棄物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潔凈能源重點實驗室、國家清潔煤利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太陽能技術促進轉讓中心特聘專家,國家科技部國際合作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兼職教授,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廣東省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自然科學研究職稱評審委員會主任,廣東省政府科技咨詢委員會委員,海南省政府科技顧問委員會委員,廣州市政府決策顧問,廣東省能源學會副理事長。歷任“十五”國家863能源領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主任。
    長期從事“城鎮礦山”(生活垃圾、農林廢棄物、市政污泥、畜禽糞便、建筑垃圾等)能源化與資源化清潔利用理論研究和工程技術開發。通過系列關鍵技術和集成技術創新,形成了多技術模塊化組合工藝,使以廢棄物為主體的“城鎮礦山”轉化為熱、電、燃氣、液體燃料、有機肥以及再生資源。在中科院重點、國家科技支撐、國際合作、廣東省科技攻關及企業委托等項目支持下,創建了“城鎮礦山”研發基地,逐步形成集關鍵技術、技術集成、工藝優化、工程咨詢為一體的工程科技平臺,為相關工程方案制定、工程設計和工程建設起到了支撐作用,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
    主持國際合作、國家攻關、國家支撐、科技奧運、973課題以及企業委托等項目50多項。發表論文254篇,獲發明專利23項、實用新型21項;主編著作5部,參編著作7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二等以上獎4項,獲得2012年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指導培養博士生18名。

     

     研究領域:
     
    “城鎮礦山”能源化與資源化清潔利用、能源戰略、潔凈煤技術
    陳勇

        陳勇,1957年6月13日出生于南京,男,漢族,浙江寧波人,能源與環境工程技術專家。中共黨員。1981年畢業于南京化工學院,1993年獲日本名古屋大學化工專業工學博士學位,1995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6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曾任“十五”國家863能源領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院長、廣東省科學院院長、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所長、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主任、廣東省科協副主席。現任中國科協常委,中科院廣州分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與環保領域首席科學家,常州大學城鄉礦山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兼任煤燃燒國家重點實驗室、能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長期從事有機固體廢物能源化與資源化利用技術、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研究與開發,以熱化學轉化、物理轉化、化學轉化、生化轉化系列技術及集成為手段,實現生活垃圾、畜禽糞便、農林廢物的能源化與資源化高值利用。在長期研究積累基礎上,提出了“城鄉礦山”和“城鄉礦山云”理念,建立了“農村代謝共生產業”新模式,創建了“副產物控制的清潔生產機制”和“基于能量流、物質流、環境流、經濟流的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4F-LCA)”。參與能源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咨詢研究。主編《固體廢棄物能源利用》、《中國至2050年能源發展路線圖》等著作7部,參編著作11部。2008、2011年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省部級科技獎勵4項。2012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2013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勇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院長)

     
    陳勇,浙江寧波人,1957年出生,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院長,原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所長,中國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兼職教授,國家“863”能源領域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科協副主席,廣東省學位委員會副主任。
     
    中文名
    陳勇
    出生地
    浙江寧波
    出生日期
    1957年6月
    職    業
    技術開發
    主要成就
    各種煤中的氮在熱分解過程中的行為
     
     

    簡介

    1957年6月生,浙江寧波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

    原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院長(保留正局級),原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所長,原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研究所(園)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兼職教授,國家“863”能源領域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科協副主席,廣東省學位委員會副主任;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勞動模范。
    1993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學獲得工學博士。1993長期從事環境與能源交叉學科方面的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開發了多組份粒子流化床半濕式燃煤煙氣脫硫新技術和污泥型煤技術;對城市生活垃圾從基礎物性、污染物生成機理、垃圾能源利用理論與技術、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等進行系統性研究,提出適合中國國情的垃圾綜合處理與利用的技術方案,并建成日處理垃圾200噸的綜合處理示范工程。發表論文138篇,出版專著1部,申請國家專利18件,鑒定成果12項。2002年,被評為第四屆全國優秀環境科技工作者。
     

    主要經歷

    1995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潔凈煤燃燒項目;1997年,入選國家人事部“萬千人才工程”;1998.4-2006.5,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所長;2001年-2012年,中科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院長;2003-2006.5,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主任;2009年-2012年,任廣東省副秘書長;全國十屆人大代表、廣州市人民政府決策顧問、湛江市人民政府科技決策高級顧問、中國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兼職教授廣東省能源學會副理事長
     

    研究成果

    各種煤中的氮在熱分解過程中的行為;流化床燃燒器的煤灰制多孔保溫材料的研制;循環流化床內城市固體廢物衍生燃料的燃燒特性;垃圾燃燒過程中加鈣脫氯機理研究;多組分粒子流化床半濕煙氣脫硫技術研究。[1] 

    我校()陳勇校友當選工程院院士 主攻國際清潔能源
     
       發布時間: 2014-03-11   
     

     

           本報訊       12月19日,據中國工程院網站消息,中國工程院2013年院士增選工作已順利結束,通過科學、嚴謹的評審程序,共選舉產生了51名新院士。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曾在我校工作15年的陳勇校友成功當選院士,他是繼張全興院士之后從我校走出的第二位院士。

           新科院士陳勇一直與我校保持密切聯系,近年來促成了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與常州大學簽訂全面合作協議。

           陳勇生于1957年6月,浙江寧波人,博士,研究員,第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陳勇出身高級知識分子家庭,文革中高中畢業;謴透呖己,考入南京化工學院。1981年以優異成績被分配到江蘇化工學院(我校前身)工作,邊任課邊努力學習,很快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深受學生愛戴和領導器重。

           學校推薦他參加省教委出國進修外語培訓考試,他以名列前茅的成績被公派出國深造。1985年,陳勇以訪問學者身份,到日本愛知工業大學從事能源工程研究,兩年后以優異成績取得碩士學位。1989年,進入日本著名國立大學名古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主攻環保與能源交叉領域的研究,專攻潔凈煤技術和垃圾潔凈燃燒技術,獲博士學位。

      在日本,陳勇憑借頑強的進取精神,在國際清潔能源領域功成名就。但他心系祖國,1995年中國科學院向國外公開招聘,陳勇順利通過“百人計劃”選拔。1996年,陳勇回國創辦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潔凈燃燒研究室。多年來,作為研究員、學科帶頭人,陳勇帶領團隊承擔了一大批國家、省以及國際合作方面的重大科研項目,取得大量創新性成果。

      對于常大,陳勇深懷感恩之情。我校發展規劃處處長浦建民告訴記者,他曾是陳勇的學生,一直與陳勇保持緊密聯系,此次當選院士,他和同事們都發短信表示祝賀。他說,陳勇大學一畢業就來到我校工作,從1981年一直工作到1996年,起初擔任實驗員和助教,是學校培養、造就了他,對此,陳勇深懷感恩,他基本上每年都回學校,促成了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與我校成立“聯合研究院”,在碳排放方面展開項目合作。

           尹芳華教授也是陳勇的學生,她告訴記者,陳勇對常大感情很深,對常大的工作很支持,曾回校給學生作過學術報告。近年學校籌備廣州校友會他也很積極,并表示愿意擔任校友會名譽會長。       包海霞錢月航楊曌)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山市| 静海县| 北票市| 苍梧县| 定边县| 福建省| 梅州市| 七台河市| 盐亭县| 铜陵市| 正阳县| 怀来县| 上栗县| 株洲市| 桃江县| 从江县| 扶沟县| 南昌市| 抚远县| 敖汉旗| 孙吴县| 萨迦县| 巫山县| 南靖县| 聂拉木县| 会昌县| 镇远县| 左权县| 平南县| 合水县| 德昌县| 裕民县| 祁阳县| 吴旗县| 克东县| 南木林县| 故城县| 海宁市| 旌德县| 漳平市| 达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