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六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固廢大會、工業污泥大會、滲濾液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大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人物 » 正文

    楊揚,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畢業于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自1982年開始從事環境保護工作,曾就職于武漢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11-29  來源: 楊揚,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瀏覽次數:113
    核心提示: 楊揚,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畢業于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自1982年開始從事環境保護工作,曾就職于武漢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2007年調至暨南大學工作,擔任暨南大學熱帶-亞熱帶水生態工程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六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固廢大會、工業污泥大會、滲濾液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大會)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六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固廢大會、工業污泥大會、滲濾液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大會)
     











    楊揚
     
     

          楊揚,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Email:  yangyang@scies.org 


          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畢業于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態與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自1982年開始從事環境保護工作,曾就職于武漢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2007年調至暨南大學工作,擔任暨南大學熱帶-亞熱帶水生態工程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多年來從事受損水體生態修復技術及理論;人工濕地構建、天然濕地恢復技術及理論;面源污染控制、雨水回用生態工程技術與理論;河流水環境修復技術與理論研究,特別在人工濕地植物碎石床生態系統凈化機理和技術創新、人工生態系統類群配置和原理、自然濕地生態系統恢復與構建技術、面源污染控制生態工程應用技術的開創性研究工作,形成了系統的技術體系和知識體系。負責承擔國家重大專項——水專項東江項目等多項國家、省及地方重大項目,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CN 1974936A、CN 2012643A),近年來發表論文30余篇。
       

        ―――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1)河道水質改善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
         ♦  主持完成國家863計鎮江水環境質量改善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及示范—通內江河道生態修復與面源控制技術研究及示范(2003AA601100-05)項目,在水環境治理及生態修復技術研究方面,開發了面源污染控制岸坡生態濾床構建技術、硬質護坡護岸生態型改建技術、水生態修復中的生態操縱技術等。
         ♦  完成云南省大理州洱海入湖河流-永安江流域生態修復與濕地重建設計研究,包括:重建與恢復上游
    5000畝東湖濕地、河岸灘涂濕地修復、河口水質凈化工程濕地等;建成100畝河水凈化濕地恢復示范工程。 
         ♦  重污染河流水質改善人工濕地研究。深圳黃麻布河污染控制人工濕地處理工程設計研究,已建成日處理1萬噸河流水質凈化工程,改善了鐵崗水庫水源水質;日處理4萬噸深圳茅州河人工濕地處理工程可研、設計。


          (2)面源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

           云南省科技廳省院省?萍己献黜椖“洱海湖濱地區農村面源污染綜合控制技術試驗示范”。在云南洱海流域2.77平方公里進行示范研究,將人工構筑濕地系統、生態農業工程、生態碎石槽工程、湖濱帶生態工程等加以集成,形成了從源頭控制到末端治理的控制非點源污染的流域生態工程體系,成功控制了湖濱地區農村非點源污染問題。該項目獲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二等獎(KJ2006-2-03-G01),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006LC006-3-R02)。

          (3)人工濕地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
           設計并建設了我國第一座處理能力達3100 m3/d的適用性深圳白泥坑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示范工程。該成果1996年獲國家環保科技進步二等獎、199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6-3-001-03)。以后在此領域不斷開拓進取,承擔了國家“八•五”、“九•五”及國家863相關課題的研究,這些研究包括對城鎮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高濃度有機廢水、污水深度處理、微污染和富營養化水體處理技術的機理及應用研究。

         (4)國際合作
         “寧波慈溪濕地項目-工程濕地研究”,為世界銀行、全球環境基金(GEF)贈款項目,通過國際招標選擇設計人。項目利用人工濕地技術對浙江省寧波市慈溪污水處理廠尾水進行深度處理,以保護杭州灣及東海海洋環境;同時開展48平方公里杭州灣灘涂濕地生態修復,構建形成“慈溪國際候鳥濕地”。這是迄今為止GEF全球最大的人工濕地項目。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洛隆县| 景德镇市| 乳源| 赤峰市| 岑溪市| 迭部县| 乌鲁木齐县| 长春市| 哈巴河县| 封开县| 吕梁市| 大邑县| 邳州市| 抚州市| 遂昌县| 赫章县| 沛县| 原平市| 嘉祥县| 定日县| 屏东县| 涞水县| 富阳市| 清镇市| 濮阳县| 建湖县| 张家口市| 蛟河市| 腾冲县| 遂平县| 商都县| 镇平县| 丹凤县| 崇阳县| 丹巴县| 阳泉市| 炎陵县| 弥勒县| 大关县| 徐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