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政策法規 » 正文

    《長春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已起草完畢,現面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和建議,請將修改意見及建議于2022年10月3日前反饋至長春市司法局709室(青年路6399號)或傳送至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1-30  來源: 《長春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管理辦法》(征求意見  瀏覽次數:94
    核心提示: 《長春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已起草完畢,現面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和建議,請將修改意見及建議于2022年10月3日前反饋至長春市司法局709室(青年路6399號)或傳送至郵箱ccsfjlfc@sina.com。   長春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管理辦法   (征求意見稿)   第一條 為加強對長春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工作規范化管理,預防和減少污泥二次污染,促進污泥的資源化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鎮排水與污水處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長春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已起草完畢,現面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和建議,請將修改意見及建議于2022年103日前反饋至長春市司法局709室(青年路6399號)或傳送至郵箱ccsfjlfc@sina.com。

      長春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管理辦法

      征求意見稿

      第一條 為加強對長春市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工作規范化管理,預防和減少污泥二次污染,促進污泥的資源化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和《“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等法律法規及行業規劃,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過程產生的污泥,包括污泥的產生、收集、運輸、貯存、處理、處置及監督管理。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污泥是指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過程產生的固態或者半固態物質,不包括柵渣、浮渣和沉砂。

      本辦法所稱污泥產生單位是指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單位是指對污泥進行穩定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的單位,一般包括濃縮(調理)、脫水、厭氧消化、好氧消化、石灰穩定、堆肥和干化等;污泥處置單位是指污泥的接收及消化單位,包括土地利用(園林綠化、土地改良、污泥農用等)、填埋、建筑材料利用和焚燒等;污泥運輸單位是指依法從事污泥運輸的單位。

       市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對市本級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進行監督管理,對縣(市)區、開發區進行行業指導。

      縣(市)區、開發區建設主管部門按照管理職責,承擔本轄區內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的監督管理工作,接受市建設主管部門的指導。

      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污泥處理處置過程中的環境監管和風險防控。

      發展和改革、規劃和自然資源、財政、農業農村、林業和園林、交通等其他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做好污泥處理處置的相關工作。

       污泥的處理處置應當遵循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原則,在實現污泥穩定化、無害化處理處置前提下,積極穩步推進資源化利用。根據污泥最終安全處理處置要求和污泥特性,鼓勵采取特許經營、購買服務等多種形式,鼓勵符合國家要求、技術可行的多種方式處理處置污泥,提高污泥處理處置能力,實施污泥處理處置全過程管理。加強對有毒有害物質的源頭控制,保障污泥泥質符合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泥質控制指標要求。

       污泥產生單位應當將污泥交由有處理處置能力的單位處理處置,并向建設、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告。

       污泥產生單位和處理處置單位應當建立污泥管理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和管理要求,落實污泥管理責任制,設置專門的污泥監控部門或者專職人員,確保污泥安全、妥善處理處置,禁止污泥處理處置單位超處理處置能力接收污泥。

       新建污泥處理處置單位應當將其經營范圍、處理處置規模、處理處置工藝及污泥去向等信息向建設、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備。現有污泥處理處置單位以上信息發生變化的,也應當報備變化情況。

       污泥產生單位和處理處置單位應當對污泥的安全處理處置負責。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應當按照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泥質標準進行合理處理,不能自行利用或者處理處置的,應當委托具備相應能力的單位處理處置。

      污泥處理處置單位應當按照相關標準對污泥進行合理利用或者處理處置。

      污泥產生單位和處理處置單位應當對產生的污泥以及處理處置后的產品去向、用途、用量等進行跟蹤、記錄,并向建設、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告。

       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新建、改建和擴建時,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應當與污水處理設施同時規劃、同時建設、同時投入運行

      第十 污泥產生單位及處理處置單位應當加強污泥處理處置過程中的環境風險防范,制定與污泥處理處置有關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并定期進行應急演練,處理處置不當造成環境污染的,應當進行修復和治理,并承擔相應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 污泥產生單位應當提前協調其他污泥處理處置單位作為污泥應急出路的備用單位,避免因原有污泥處理處置單位出現檢修、事故等情況時,污泥無法及時處理處置。

      第十 污泥產生單位、運輸單位、處理處置單位,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不得有以下情形發生:

      (一)未使用專用容器、包裝物貯存污泥或者將污泥裸露存放至外環境中;

      (二)將未經處理的污泥作為生活垃圾處理,或者交給污泥處置單位以外的單位和個人處理;

      隨意拋灑、傾倒污泥

      (四)在非污泥集中處理處置地點拋棄、填埋污泥;

      (五)其他未盡情形導致污泥量發生改變。

      發生污泥流失、泄漏、擴散時,污泥產生單位、污泥運輸單位、污泥處理處置單位應當立即采取緊急處理措施,并及時向建設、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報告。

      第十 污泥產生單位、運輸單位和處理處置單位,應當采取有效的職業衛生防護措施,為從事污泥收集、運輸、貯存、處理、處置的工作人員和管理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

       污泥產生單位設置污泥臨時貯存點、在廠內收儲廠外污泥或者將本廠污泥外送用于其他污水處理設施培養活性污泥的,應當采取措施確保不產生環境危害,并加強全過程管理。

      污泥處理處置單位應當具備一定的污泥臨時貯存能力并采取措施確保污泥貯存不產生環境危害

      十六 污泥產生單位及處理處置單位在轉移污泥時當如實填寫污泥轉移聯單,每月向污泥產生地、處理處置地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提交污泥轉移聯單。無轉移聯單的,污泥運輸單位和處理處置單位不得接收污泥。

      十七 污泥運輸單位的運輸車輛應當防水、防滲漏、防遺撒,并安裝衛星定位系統合法裝載,采取密閉措施,嚴禁超限超載運輸,運送工具應當具有明顯標識。污泥運輸單位運送污泥的時間應當避開上下班高峰期,運輸路線應當避開人群密集區及環境敏感區,嚴禁車輛停放在人群密集區,盡可能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運輸單位應當對運輸過程進行全過程監控和管理,禁止隨意停靠和中轉,禁止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污泥。

      十八 運輸污泥的專用車輛,應當在污泥處理處置場所內及時進行清潔,妥善處理清潔產生的污染物,防止二次污染,禁止在指定場所外清洗污泥運輸車輛。

      十九 污泥產生單位和處理處置單位應當按國家有關規范設置計量設施,在污泥產生單位轉移污泥之前及污泥處理處置單位接收污泥之后均應當逐車過磅計量登記,按日匯總,以監控其計量、車輛進出廠情況,監控資料保存時間為5年。同時,污泥產生單位有權對污泥運輸車輛裝運情況進行檢查并可派人員跟車到污泥處理處置單位查看污泥計量情況。

      第二十條 從事污泥處理處置活動的單位,依照國家規定,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污泥處理處置項目必須依法編制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并經相關主管部門審批,選擇的處置工藝符合相關要求,污染防治能力滿足生產需要,污泥處理處置單位需取得排污許可手續;

      (二)配備符合環境保護和衛生要求的污泥貯存、處置設施或者設備;

      (三)從事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負責人和關鍵崗位人員需經專業培訓,配備(委托)負責污泥處理處置效果監測、評價工作的機構和人員;

      (四)符合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國家標準要求的其他條件。

      第二十 污泥處理處置單位必須建立健全污泥及污泥處理處置產品的檢測報告及檢驗制度。對進廠污泥及處理處置后的產品均要進行檢測,不得接收未經檢測或者經檢測分析不達標的污泥,檢測不達標污泥由污泥產生單位負責處理處置。

      第二十 建設、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對污泥產生、貯存、轉移、處理、處置、管理臺賬以及泥質達標情況的全過程進行監督管理,其中應當將污泥的貯存、處理、處置、管理臺賬和泥質達標等情況作為對污泥處理處置單位的重要監督管理內容,發現隱患的應當責令立即消除,嚴厲打擊非法傾倒和違法處理處置污泥等行為。

      第二十 污泥產生單位、運輸單位、處理單位、處置單位對有關部門的檢查、監測、調查取證,應當予以配合,不得拒絕和阻礙,不

      得提供虛假材料。

      第二十 建設、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定期對污泥產生單位、理處置單位進行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污泥轉運記錄、轉移聯單、污泥產生量、運輸量及處理處置量、污泥檢測、處理處置后的產品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產品去向等。

      第二十 污泥產生單位、處理處置單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污染物環境防治法》及《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的規定,應當予以處罰的,按照相關規定處理

      第二十 污泥處理處置的終端產品又投入環境使用的(土地利用),在投放前,應當充分征求屬地自然資源部門意見,核實投放地塊土地類型;生態環境部門對土地使用權人(利用單位)開展土壤和地下水監測情況進行監督管理;農業農村部門對有機肥料禁止選用污泥作為原料進行監督管理;林業和園林部門對其用于種植的合理性進行監督管理。

      二十七 辦法實施期間,如遇國家、省級政策性調整,以調整后的國家、省級政策為準。

      二十八 辦法頒布之日起施行。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脱县| 微山县| 昌江| 津南区| 峨眉山市| 方正县| 文昌市| 西城区| 建湖县| 深圳市| 玉溪市| 乡城县| 贺兰县| 兰州市| 玉树县| 西吉县| 从江县| 东方市| 高安市| 宝清县| 河曲县| 阿克| 南丹县| 洛宁县| 闸北区| 红河县| 玉环县| 白沙| 邓州市| 新源县| 永新县| 呼图壁县| 龙口市| 玉树县| 遵化市| 宣城市| 鄂州市| 茶陵县| 娄底市| 监利县| 城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