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3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四屆)邀請函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政策法規 » 正文

    九部門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 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科院、工程院、國家能源局共同研究制定了《科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8-20  來源:九部門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  瀏覽次數:96
    核心提示:九部門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 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科院、工程院、國家能源局共同研究制定了《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中國給水排水2023年中國污水中國給水排水2023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四屆)邀請函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七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中國給水排水2023年中國污水處理廠中國給水排水2023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四屆)邀請函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七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科技部等九部門關于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的通知
    國科發社〔2022〕157號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做好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依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結合碳達峰碳中和領域科技創新工作新形勢新情況,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科院、工程院、國家能源局共同研究制定了《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生態環境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
    中科院 工程院 國家能源局
    2022年6月24日

    (此件主動公開)


    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做好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依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結合碳達峰碳中和領域科技創新工作新形勢新情況,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科院、工程院、國家能源局共同研究制定了《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生態環境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

     

     

      中科院   工程院        國家能源局

     

     

      2022年6月24日






    九部門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

    中國給水排水 2022-08-20 14:46 發表于吉林
    圖片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圖片

     

    8月18日,科技部等九部門發布關于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的通知。

    通知提出,通過實施方案,到2025年實現重點行業和領域低碳關鍵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支撐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2020年下降18%,單位GDP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到2030年,進一步研究突破一批碳中和前沿和顛覆性技術,形成一批具有顯著影響力的低碳技術解決方案和綜合示范工程,建立更加完善的綠色低碳科技創新體系,有力支撐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單位GDP能源消耗持續大幅下降。

    通知指出,聚焦國家能源發展戰略任務,立足以煤為主的資源稟賦,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并降低碳排放,是我國低碳科技創新的重中之重。充分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各類創新主體作用,深入推進跨專業、跨領域深度協同、融合創新,構建適應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針對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迫切需求,加強基礎性、原創性、顛覆性技術研究,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能源并網消納、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以及煤制清潔燃料和大宗化學品等提供科技支撐到2030 年,大幅提升能源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帶動化石能源有序替代,推動能源綠色低碳安全高效轉型。

    圍繞城鄉建設和交通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目標,以脫碳減排和節能增效為重點,大力推進低碳零碳技術研發與示范應用。推進綠色低碳城鎮、鄉村、社區建設、運行等環節綠色低碳技術體系研究,加快突破建筑高效節能技術,建立新型建筑用能體系。開展建筑部件、外墻保溫、裝修的耐久性和外墻安全技術研究與集成應用示范,加強建筑拆除及回用關鍵技術研發,突破綠色低碳建材、光儲直柔、建筑電氣化、熱電協同、智能建造等關鍵技術,促進建筑節能減碳標準提升和全過程減碳。到2030年,建筑節能減碳各項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科技支撐實現新建建筑碳排放量大幅降低,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明顯提升。

    突破化石能源驅動載運裝備降碳、非化石能源替代和交通基礎設施能源自洽系統等關鍵技術,加快建設數字化交通基礎設施,推動交通系統能效管理與提升、交通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先進交通控制與管理、城市交通新業態與傳統業態融合發展等技術研發,促進交通領域綠色化、電氣化和智能化。力爭到2030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大幅下降;科技支撐單位周轉量能耗強度和鐵路綜合能耗強度持續下降。



    以促進成果轉移轉化為目標,開展一批典型低碳零碳技術應用示范,到 2030年建成50個不同類型重點低碳零碳技術應用示范工程,形成一批先進技術和標準引領的節能降碳技術綜合解決方案。在基礎條件好、有積極意愿的地方,開展多種低碳零碳技術跨行業跨領域耦合優化與綜合集成,開展管理政策協同創新。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建設,結合國家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和 國家綠色技術交易中心等平臺網絡,綜合提升低碳零碳技術成果轉化能力,推動低碳零碳技術轉移轉化。完善低碳零碳技術標準體系,加強前沿低碳零碳技術標準研究與制定,促進低碳零碳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


    以下為通知全文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阳市| 云南省| 津市市| 乐至县| 濉溪县| 依安县| 平果县| 乐东| 扎赉特旗| 洞口县| 比如县| 铜川市| 宁陕县| 容城县| 离岛区| 平乡县| 福海县| 于田县| 榕江县| 淮阳县| 江阴市| 堆龙德庆县| 临漳县| 西乡县| 南雄市| 青浦区| 泸水县| 嘉定区| 九龙城区| 上犹县| 孟连| 江西省| 泸水县| 太和县| 刚察县| 丰台区| 盖州市| 绥棱县| 仙桃市| 宝兴县| 宁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