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歷程
創業故事
提起良精集團,在閥門界可謂無人不曉,良精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和良好信譽,在業內贏得普遍贊譽。但是良精閥門能有今天的輝煌,我們不能忘記一個人——良精集團董事長余勝者。
可能很多人還不了解,余勝者除了擁有良精集團董事長和深藍制泵董事長的頭銜外,他還是浙江東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浙江省永嘉縣人大代表,兼任中國閥門協會常務理事、浙江省民營經濟研究會副理事長、永嘉泵閥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曾榮獲全國鄉鎮企業家、浙江省杰出青年民營企業家、溫州市勞模、溫州市首屆優秀創業企業家、溫州市優秀經理(廠長)、溫州市經貿企業優秀經理等。
這位擁有諸多頭銜的企業家,在我們眼里無疑是神秘的,我們想更深入的了解這位把一個小作坊發展成中國閥門行業龍頭企業的創始者,去體會他在光輝背后艱辛的發展之路。
余勝者出生于甌江之畔的一個農民家庭,從小耳儒目染了做為村支書的父親,在處理公共事物上,那種任勞任怨,認真負責的精神,這是他人生路上最早的一份寶貴財富。
1988年,余勝者從羅浮中學高中畢業后,就踏上了創業的初始之路,開始的幾年中,曾從事過服裝銷售和閥門經銷,在這些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的市場經驗,為以后的創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96年,余勝者開始籌集資金,引進設備,創辦了甌北特種閥門廠。在那個品牌意識淡薄的年代,余勝者率先于1997年,注冊了“良精商標”這個屬于自己公司的品牌名稱,把甌北特種閥門廠改為浙江良精閥門制造有限公司,并在大慶成立了第一家銷售分公司——大慶銷售分公司,開始全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營銷網絡。
萬事開頭難,還是在那個溫州產品和偽劣產品劃等號的年代,產品銷售更是難上加難,要想成功占領大慶市場,一定要驅除大慶人對溫州產品質量不信任的觀點,以誠信來打市場,,報著為溫州正名的抱負和勇氣,余勝者和業務員迎刃而上。最終,用真誠打動了對方,對方答應試用了一、兩個良精產品。
真誠終于贏得了回報,由于試用獲得成功,大慶油田給了50萬的單子,從此大慶和良精的合作一發不可收,1998年,為200多萬,1999年為500多萬,2000年超過一千多萬,在2002年大慶舉行的超億的閥門產品招標會上,良精集團閥門有限公司以總分第一的成績一舉戰勝國內外70多家閥門生產企業,取得優先供貨權。這是良精發展關鍵的一戰,從此以后,“良精”品牌成為優秀質量的象征。此后,良精閥門在全國閥門市場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新疆獨山子石化、華北油田、馬鞍山電廠等一大批企業和工程先后選用了良精閥門。
在余勝者和全體良精員工的努力下。良精從1998年開始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軌道。1998年,浙江良精閥門制造有限公司升格為浙江良精閥門集團有限公司,并順利啟動浙江省經貿委立項的600噸閥門技改項目;2000年,公司名稱再次晉升,聯合良精鑄造等幾個核心企業,成立良精集團閥門有限公司,走上了規模擴張的路子,提升了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
隨著良精的不斷擴大發展的同時,在2002年的余勝者做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收購了具有四十多年歷史并且曾經輝煌一時的國有企業——藍深泵業。
企業改制是不可避免的陣痛,在實際過程中,余勝者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但在當地政府的協助扶持下,都順利得以解決,尤其是理順企業與員工關系這一棘手問題。
藍深改制獲得了成功
余勝者是成功的,不僅造就了良精和深藍兩個響當當的品牌,而且還身兼數職,但是他并沒有因為成功就孤芳自傲,閉門造車了。他認為在激烈的競爭中,企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能同國際巨頭比拼,良精還得不斷的增強自身實力。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此。從2003年開始,余勝者陸續去德國和日本這這兩個代表著世界泵閥先進制造水平的國家進行考察取經。實地了解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的優勢和差距,他感覺國內閥門企業在產品制造水平逐漸向國際先進水平接近,但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科技創新方面,存在的差距就比較大。
面對這么多的問題,企業更應該把產品做精、做專,并且還要不斷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引進先進制造技術,生產出能滿足市場需求的高端產品。面對未來市場,良精將通過建立國際市場營銷網絡“走出去”和引進高端產品的制造技術“引進來”兩條腿走路。
余勝者說,在2006年全國十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地指出了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我們閥門行業也處在新一輪的大洗牌中。企業應該依靠科技創新,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提升產品的品牌附加值,只有這樣才能把企業做大做強。
后記:思想決定人生,如果當初沒有報著那股為溫州正名的勇氣與魄力,或許有的是另外一種生活。但是余勝者選擇了與良精共同發展,把良精做強做大。我們希望我們的龍頭企業能一路走好,在未來的路上,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