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六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固廢大會、工業污泥大會、滲濾液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大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人物 » 正文

    郝曉地 北京建筑大學特聘全職講席教授(二級教授),從事污水處理教學與科研工作。2001年10月獲得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博士(PhD)學位(導師:Mark van Loosdrech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9-26  來源:郝曉地 北京建筑大學特聘全職講席教授(二級教授),從事污水處  瀏覽次數:107
    核心提示:郝曉地 北京建筑大學特聘全職講席教授(二級教授),從事污水處理教學與科研工作。2001年10月獲得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博士(PhD)學位(導師:Mark van Loosdrecht教授)。先后在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荷蘭應用科學研究院(TNO)、法國農業環境工程研究院(CEMAGREF)、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美國奧本(Auburn)大學、日本歧阜(Gifu)大學等大學和研究機構從事長/短期合作研究7年。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六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固廢大會、工業污泥大會、滲濾液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大會)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六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固廢大會、工業污泥大會、滲濾液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大會)














    郝曉地

    職位:學科負責人

    職稱:教授

    郵箱:haoxiaodi@bucea.edu.cn

    個人簡介 (Biography)

    男,1960年4月生。北京建筑大學特聘全職講席教授(二級教授),從事污水處理教學與科研工作。2001年10月獲得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博士(PhD)學位(導師:Mark van Loosdrecht教授)。先后在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荷蘭應用科學研究院(TNO)、法國農業環境工程研究院(CEMAGREF)、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美國奧本(Auburn)大學、日本歧阜(Gifu)大學等大學和研究機構從事長/短期合作研究7年。

    主要研究方向:1)可持續污水處理技術;2)污水處理運行模擬優化技術;3)污水處理磷回收技術;4)污水處理碳中和運行技術。

    2010年7月起擔任Nature Index(自然指數)82種臻選期刊之一——《Water Research》(水研究,SCI影響因子=7.913)Editor(區域主編)至今,成為全球華人唯一長期擔當該頂尖國際學術期刊的資深學者。

    在30多年學術生涯中,國際主編《Water Research》特刊“中國之水”(Water in China,2020)、出版編著《Water Infrastructure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China and the World》(IWA/國際水協出版公司,2010);國內出版專著《可持續污水—廢物處理技術》(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磷危機概觀與磷回收技術》(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污水處理碳中和運行技術》(科學出版社,2014)、《藍色經濟下的水技術策略》(科學出版社,2020);發表國際學術論文90篇、國內核心期刊刊論文170篇。

    因上述學術成就,被北京市教育工委授予“首都教育先鋒科技創新個人”稱號(2009)、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自然科學)一等獎(201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第四屆“北京市留學人員創新創業特別貢獻獎”(2011年)。同時,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2014年)。

    學術研究成果與技術應用依附于所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863)計劃項目(1項)、“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2項)、以及多項地方與企業技術研發項目。

    基于“北京未來城市設計高精尖中心”項目支持,策劃并成立了“中—荷未來污水處理技術研發中心”,充分利用北京建筑大學地緣優勢、荷蘭代爾伏特理工大學智力引進、首創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需求,創建了一種“學術國際化、技術社會化”的嶄新產學研模式。

    培養碩士畢業生中,其中6位優秀者被推薦至香港科技大學、愛爾蘭都柏林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美國奧本大學攻讀全額獎學金博士學位。

    在今后博士培養中,將與荷蘭代爾伏特理工大學(Mark van Loosdrecht教授、荷蘭皇家科學院/工程院、美國國家工程院、中國工程院4院士)、首創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針對國內技術需求與儲備,培養目標為荷蘭代爾伏特理工大學與北京建筑大學雙博士學位(2+2學制)。

    教育背景 (Education Background)

    1978年10月—1982年07月:

    太原工學院(現:太原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工學學士。

    1984年09月—1987年08月:

    哈爾濱建筑工程學院(現: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系環境工程專業,工學碩士(導師:張自杰  教授)。

    1999年08月—2001年10月: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生物化學工程學院Kluyver生物技術實驗室,博士(PhD,導師:M. C. M. van Loosdrecht教授、J. J. Heijnen 教授)。

    工作經歷 (Work Experience)

    國內工作經歷

    1982年08月—1984年08月:

    山西省食品公司基建科,助理工程師。

    1987年10月—1997年12月:

    山西經濟管理學院環境管理系,講師、副教授、教授

    1997年12月—1999年07月:

    山西財經大學科研處副處長,生態經濟與環境技術應用研究所所長、教授。

    2001年12月—    現在:

    北京建筑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可持續環境生物技術研發中心,教授。

     

    國外/香港工作經歷

    1992年04月—1993年04月: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土木工程學院衛生工程實驗室,訪問學者/合作研究。

    1993年05月—1994年11月:

    荷蘭應用科學研究院(TNO)環境科學研究所,荷蘭皇家科學研究院(KNAW)客座研究員/合作研究。

    1995年07月—1996年06月:

    法國農業與環境工程研究院(CEMAGREF)雷恩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外籍專家)/合作研究。

    1998年12月—1999年06月:

    香港理工大學土木與結構工程系,客座研究員/合作研究。

    1999年08月—2001年10月: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生物化學工程學院Kluyver生物技術實驗室,荷蘭皇家科學研究院(KNAW)客座研究員/合作研究并攻讀博士學位。

    2002年10月—2002年10月: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生物化學工程學院Kluyver生物技術實驗室,客座研究員/合作研究。

    2002年10月—2002年10月:

    法國農業與環境工程研究院(CEMAGREF)雷恩研究中心,外籍專家/講學。

    2011年10月—2012年05月:

    美國奧本(Auburn)大學Samuel Ginn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客座教授/合作研究。

    2020年01月—2020年03月:

    日本歧阜(Gifu)大學環境流域中心,客座教授(文部省特別教授)/合作研究。

    研究方向 (Research Area)

    1)可持續污水處理技術;

    2)污水處理運行模擬優化技術;

    3)污水處理磷回收技術;

    4)污水處理碳中和運行技術;

    5)藍色水處理技術。

    社會兼職 (Academic Employment)

    ——2010年7月起擔任Nature Index(自然指數)82種臻選期刊之一——《Water Research》(水研究,SCI影響因子=7.913)Editor(區域主編)至今。

    ——同時擔任國內《中國給水排水》、《環境工程》、《環境污染與防治》等雜志編委。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江市| 临猗县| 都匀市| 二手房| 比如县| 南通市| 株洲县| 叙永县| 长泰县| 桦甸市| 虹口区| 崇文区| 行唐县| 丹阳市| 乐平市| 涿鹿县| 于田县| 湟中县| 兴文县| 德化县| 白朗县| 古丈县| 东丰县| 揭西县| 民县| 辽阳县| 许昌县| 黄骅市| 西华县| 白玉县| 牙克石市| 安化县| 大荔县| 山东| 崇明县| 定襄县| 集贤县| 曲水县| 都江堰市| 青铜峡市|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