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招生專業: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制造(博士生),水利工程(水文學及水資源專業)、力學(流體力學專業)(碩士生),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生) 黃國如,男,1969年7月生,江蘇南京人,分別于1991年、1997年和2000年在河海大學獲得陸地水文、水文學及水資源專業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1年8月至1994年8月在南京市滁河工程管理處任助理工程師,2000年5月至2002年4月在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4月至2005年8月在河海大學水資源環境學院任副教授,期間于2004年4月至2004年10月在香港中文大學任副研究員,2005年8月至今在華南理工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水利水電工程系副主任。 教學情況:主講了《工程水文學》、《水文學》、《城市水務》等本科課程,《計算水力學》、《產匯流理論》、《現代水文模擬及預報》、《河網水流計算》等研究生課程。 科研情況:近年來主要從事流域水文模擬及水文預報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河道洪水演算、流域水文過程模擬、數字流域以及流域洪水預報及水庫調度系統的開發方面具有較為深厚的研究基礎。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3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8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各1項。最近幾年來,結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對珠江流域枯季徑流預測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主要探討如何在流域數字化平臺上構建枯水徑流的預測模型,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的研究成果。結合水利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對城市暴雨內澇形成機理以及預報技術進行了較為系統深入的研究,開發了基于GIS系統的城市內澇預警預報系統,該研究方向為本團隊近年來研究重點。主持了國家重大水專項課題的研究任務,對城市和農業非點源污染負荷定量核算方法進行了研究,通過城市和農田現場觀測實驗,對城市非點源污染初始沖刷效應進行研究,構建了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非點源污染負荷核算模型和基于HSPF模型的農業非點源污染模型,其中城市非點源污染研究為本團隊研究重點方向。 研究生培養:已招收工學博士生2人、碩士生24人,其中畢業碩士生15人,工程碩士研究生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