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2年7月畢業于中南礦冶學院礦產普查及勘探專業,獲學士學位。
1982年7月-1985年9月在核工業部 606地質大隊工作,任助理工程師,從事鈾礦的找礦勘探工作。
1985年-1989年在北京鋼鐵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在研究生學習期間獲第一屆中英友好獎學金,赴英國伯明翰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礦物學和成巖流體的研究。
1992年7月畢業于英國伯明翰大學并獲博士學位。
1992年至今在北京科技大學工作,現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首席專家、尾礦聯盟副秘書長;中國硅酸鹽學會常務理事兼工藝巖石學分會理事長;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科教委委員。
1996年被評為北京市高校優秀骨干教師,1998年被評為北京市高校青年學科帶頭人,2003年獲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
研究領域:
礦物材料和固體廢棄物資源化。
主要業績:
1、名稱: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典型有色金屬礦山有機選冶藥劑消減過程的同位素環境生物地球化學特征研究”;項目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立項時間:2015.09.01;項目參加者。
2、名稱:環保公益項目“稀散多金屬采選冶廢物減量化、資源化與污染控制及環境管理研究”;項目來源:環境保護部;立項時間:2015.07.23;項目參加者。
3、名稱: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鋼鐵冶金渣和脫硫石膏協同固鉛的礦物學機理研究”;項目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立項時間:2014.11.02;課題負責人。
4、名稱:國家“863”計劃“典型尾礦資源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及裝備研究與示范”;項目來源:科技部;立項時間:2012.01.01;項目負責人。
5、名稱: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高磷鮞狀赤鐵礦深度還原高效利用基礎研究”;項目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立項時間:2011.09.02;課題負責人。
6、名稱: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鎳銅冶煉渣資源化經濟利用技術研究-二次礦渣綜合利用技術研究”;項目來源:科技部;立項時間:2010.03.06;課題負責人。倪文性別 男出生年月 1961年10月
技術職稱 教授 行政職務 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所在學院 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 招生專業 礦物加工工程
聯系電話 010-62334308 E-mail niwen@ces.ustb.edu.cn
研究方向 1、保溫材料、耐火材料、建筑材料
2、礦物材料、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
3、環境材料
4、廢水治理
畢業院校信息:
1992年畢業于英國伯明翰大學礦物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倪文教授1982年7月畢業于中南礦冶學院礦產普查及勘探專業獲學士學位。1985年-1989年在北京鋼鐵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從師于我國著名包體專家何知禮教授,所學專業為礦產普查及勘探專業。在研究生學習期間獲第一屆中英友好獎學金,赴英國伯明翰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92年7月獲英國伯明翰大學礦物學博士學位。1992年-現在,在北京科技大學任教,F任兼職有:中國硅酸鹽學會工藝巖石學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工藝礦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973項目,資源環境組通訊及會議評審專家;北京市優秀青年骨干教師(1996),青年學科帶頭人(1998);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獲得者。
倪文教授長期從事與礦物學相關的材料學研究工作,著有《礦物材料學導論》一書。近5年負責各類項目17項,其中國家級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5項,兩項產品被評為國家級新產品。
倪文教授近10年來共發表論文150余篇,英文專著一部,編著一部。一些論文多次被國內外科學家引用。
倪文教授近年來共主持過二十多項科研項目的研究,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
1.硅酸鈣納米孔超級絕熱材料的基礎研究;
2.硅酸鈣復合納米孔超級絕熱材料的開發及中試;
3.利用尾礦提鐵制備微晶玻璃;
4.利用鎳冶煉渣生產鐵鎳合金及高檔微晶玻璃建材制品;
5.跨世紀杰出人才基金;
6.凝石成巖流體技術開發;
7.凝石混凝土和凝石制品性能優化;
8.煤系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
9.氣凝膠隔熱材料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