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建華,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江學者、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垃圾焚燒技術與裝備”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國家973項目“可燃固體廢棄物高效清潔能源化利用機理研究”首席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復雜組分固體燃料熱轉化機理及清潔利用)項目負責人,“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負責人,浙江省首批科技創新團隊(固體廢物無害化資源化利用)負責人,浙江省特級專家,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層次人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1982年畢業于浙江大學,獲學士學位,1985年獲浙江大學工程熱物理碩士學位后留校任教,1990年畢業于浙江大學,獲博士學位(在職攻讀),1995年晉升為教授,1996年任博導,曾赴加拿大Nova Scotia工業大學高訪合作研究1年(1992-1993年),曾赴日本東京大學機械系(1998年)作短期高訪研究工作。歷任國家教委潔凈燃燒技術開放研究實驗室(現能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熱能工程研究所副所長兼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能源工程系主任、浙江大學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浙江大學能源工程設計研究院院長、浙江大學副教務長、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浙江省科協常委、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等職,現任浙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浙江大學科協主席、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學會理事長、中國動力工程學會理事、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理事。
嚴建華教授長期致力于可燃廢棄物的高效清潔能源化利用研究,圍繞固體燃料的高效清潔能源化利用、污染控制、燃燒檢測和診斷及優化運行,承擔了一批國家級縱向和企業橫向合作項目,建立了廢棄物中不同組分的熱轉化動力學數據庫,研發的循環流化床焚燒發電技術和污泥攪動型間接熱干化焚燒集成技術,解決了高水分、低熱值生活垃圾和污泥清潔焚燒的國際性難題,實現了二惡英排放優于最嚴格的歐盟標準,打破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技術成果獲得了成功的產業化,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被國際廢棄物能源化理事會主席、美國工程院院士N.J. Themelis教授列為固體廢棄物熱處置四大主流技術之一。建立了國內首家列入聯合國環境保護署實驗室目錄的二惡英分析實驗室。2項核心專利獲中國專利優秀獎,發表SCI論文356篇,EI論文57篇,SCI他引2890余次,授權發明專利67項,出版中英文專著8本,主編國家/行業標準、導則和指南5項,作國際會議特邀報告9次。所培養的博士生有兩位分別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和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
嚴建華教授作為團隊共同帶頭人,獲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作為第一完成人和共同負責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2006、2014、2017年)、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2018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14年)、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2年)、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2年,2015年)、中國高校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02年)、浙江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998年)。作為核心骨干,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1997年、2006年)、教育部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一等獎(2015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997年)。
圖為嚴建華教授(右一)向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賈慶林主席、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志匯報浙江大學開發的廢棄物無害化能源化技術和產業化應用情況,國家領導人贊譽浙江大學開發的生活垃圾循環流化床焚燒發電技術為“浙大流派、中國經驗”,該項成果獲得了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已經在全國各地推廣應用了50余座垃圾發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