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莉,女,漢族。民主同盟盟員。管理學博士,經濟學副教授。財政部財政科研所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指導導師:賈康教授。現任財政部公私合作專業委員會委員和副秘書長。研究方向水利投融資、租賃及稅收政策、財政稅收審計、資源配置優化、安養院模式研究。主要著作《新避稅和反避稅實務》和《稅收籌劃》《WTO規則與對策》等,在《江蘇社會科學》《改革與開放》《理論探討》等CSSCI,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主編或參編《稅法》、《避稅與反避稅實務》、《企業納稅籌劃》等5 部。參加和完成財政部、科技部、海口財政局、重慶兩江新區的課題若干。并為地稅轉業干部、地方財政機關、大型國有企業講授稅法法規、績效審計、稅收籌劃、稅收基礎理論等課程。從制度設計,產業規劃等非物質經濟要素這些“軟要素”“軟實力”的視角探尋中國的綠色“GDP” 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
滿莉 管理學博士、中國PPP研究院副院長
中國PPP研究院副院長滿莉博士認為“PPP(公私合營模式)”已經到了“火山口”,中國未來8-10年PPP將是一個常態。中國建筑國際(03311)企業傳訊部主席周志軻稱,PPP模式對公司來講,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率,投資回收更有保障,而且社會資本的參與也使基建市場更加市場化,這是基建行業改革的重要一步。北京聯盟 滿莉通過三個關鍵詞闡述了目前PPP模式的三個重要啟示,分別是,“借力”、“杠桿”和“選擇”。北京聯盟其中“借力”表現在政府端的公信力、控制力和影響力與社會資本端的創新力、對市場的敏銳度和資本運行的風險控制力,這兩個端的相互借力,合力形成的partnership,最終體現在控債和提效上就是PPP的主要動力。北京聯盟“杠桿”表現在PPP模式將廣泛使用各種金融杠桿,例如融資租賃工具。使用PPP有效擴大政府對盤活存量的政策影響力,使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進來。北京聯盟“選擇”表現在選擇對的項目,選擇匹配的、靠譜的合作伙伴,且一定要有前瞻性,現在PPP強調的是全生命周期,在前期頂層規劃設計的時候,就需要投入。北京聯盟
周志軻認為PPP模式更多是一種合作關系,傳統的BT/BOT是一種商務模式,這三種模式不是可比較或對立的,多數PPP是建立在BT/BOT模式之上的一種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關系。新BOT式PPP模式中公司和政府按比例投資,較傳統BOT模式全項目的準備期,2016年會看到PPP項目開工明顯加快。
-
09:56發送完畢
-
昨天 00:01發送完畢
-
星期日 00:01發送完畢
-
星期六 00:01發送完畢
-
星期五 00:01發送完畢
-
星期四 00:01發送完畢
-
05月27日發送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