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人物 » 正文

    聶震寧,江蘇南京人,中共黨員,全國政協委員。198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歷任漓江出版社編輯部主任、副總編輯、社長、總編輯、副編審,廣西新聞出版局副局長,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編審,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5-28  瀏覽次數:267
    核心提示:聶震寧,江蘇南京人,中共黨員,全國政協委員。198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歷任漓江出版社編輯部主任、副總編輯、社長、總編輯、副編審,廣西新聞出版局副局長,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編審,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黨組副書記。現任韜奮基金會理事長、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出版學院院長、北京出版產業與文化研究基地負責人。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照片

    聶震寧 

    聶震寧,江蘇南京人,中共黨員,全國政協委員。198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歷任漓江出版社編輯部主任、副總編輯、社長、總編輯、副編審,廣西新聞出版局副局長,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編審,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黨組副書記。現任韜奮基金會理事長、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出版學院院長、北京出版產業與文化研究基地負責人。(來源:活動家)
     

    精品書:         從我國出版界當前實際出發,所謂精品書,就是有著一流的內容、一流的編輯、一流的校對、一流的印裝、一流的推廣、一流的評價的標志性圖書

    中華書局(陸費逵)對商務印書館的跟進: 跟進也是一種競爭策略,不是跟風和跟潮,更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在前人基礎上的創新與超越。陸費逵:競爭做出精品書
    √準確選擇競爭目標,實施差異性創新
     
     


     


    聶震寧,1951年生于江蘇,先后畢業于魯迅文學院文學創作專業、北京大學中文系。1969年2月參加工作,曾任宜山縣文化局創作員,河池地區行署文化局創作員;漓江出版社副總編輯、總編輯、社長;《漓江》雜志主編;1995年7月,任廣西新聞出版局、版權局副局長,廣西出版總社副社長;1999年3月,任人民文學社社長、黨委書記;2005年1月,任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副總裁;2007年4月,任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黨組副書記;中國出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成立后,任新公司董事長。


    聶震寧,江蘇南京人,中共黨員,全國政協委員。198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歷任漓江出版社編輯部主任、副總編輯、社長、總編輯、副編審,廣西新聞出版局副局長,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編審,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黨組副書記。現任韜奮基金會理事長、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出版學院院長、北京出版產業與文化研究基地負責人。
     
     
    中文名
    聶震寧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江蘇
    出生日期
    1951年1月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代表作品
    《暗河》

     

     

    個人簡介

    先后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本科、中央黨校法學理論研究生班。歷任廣西宜山縣(今宜州市)文化局干部,《金城》文學編輯,漓江出版社編輯室主任、副總編輯、總編輯、社長,廣西新聞出版局副局長,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黨委書記,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副總裁,中國出版集團總裁、黨組副書記。現任全國政協委員、韜奮基金會理事長、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出版學院院長、北京出版產業與文化研究基地負責人。
    是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1]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獲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頒發的第四屆全國百佳出版工作者稱號、中國作家協會頒發的首屆莊重文文學獎等。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個人履歷

    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名學者,出生于江蘇,成長于廣西,求學于北京。近年來他是以出版人而知名的。曾任漓江出版社的總編輯、社長,廣西新聞出版局副局長,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黨組副書記,現任韜奮基金會理事長、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北京印刷學院新聞出版學院院長、北京出版產業與文化研究基地負責人。
    編輯的書籍多次獲得過全國性的獎勵,撰寫的出版研究隨筆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在八十年代他曾是一位有成就的青年作家,發表過大量的中短篇小說,出版過小說集《去溫泉之路》、《暗河》等,并以短篇小說《長樂》和《繡球里有一顆檳榔》、中篇小說《暗河》和《巖畫與河》等作品贏得過讀者和榮譽。特別是《長樂》,至今仍是當代小說選本的常選作品。他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首屆作家班,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首屆莊重文文學獎獲得者,1986年起擔任廣西作家協會副主席至今。
    九十年代以來,聶震寧雖投身繁冗之編務,仍間有性情文字問世,如中短篇小說《死信》、《灑話》、《夢話》等,亦獲得過好評。
    1994年他在出版界以整體化經營方式取代編輯承包經營方式,在國內出版界較早推行策劃編制和生產流程崗位有限責任制,致力于出版社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具有一定的開創性,在實踐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他的不斷深化、不斷完善的經營管理理念和不斷強化的現代出版家的綜合素質,使得他在進入人民文學出版社后,先后在圖書的“編、印、發”等各環節的改革,在業界和讀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2010年11月18日,北京印刷學院聘請時任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的聶震寧擔任該校新聞出版學院院長。
     

    會議提案

    在2012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原總裁聶震寧提交《關于大幅度提高稿酬所得稅起征點的建議》的提案。
    聶委員在提案中說,30年來我國個人工資報酬所得稅起征點一再上調,而稿酬所得稅起征點目前仍為31年前的800元。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盡快開展調研,大幅度提高稿酬所得稅起征點。 [2] 
     

    個人著作

    《我的出版思維》(出版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我們的出版文化觀——聶震寧演講訪談錄)
    《去溫泉之路》(小說集)
    《暗 河》(小說集)
    《長樂》(小說集)
    《西出陽關》(散文集﹒與人合集)
    《廣西當代作家叢書·聶震寧卷》
     

    成果榮譽

    曾策劃并擔任責任編輯的《文科知識百萬個為什么》(大型套書),獲第五屆中國圖書獎一等獎,《聊齋志異評賞大成》獲第二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他策劃并任責任編輯的“古典文學名著評點系列”,因約請當代著名作家評點古典文學名著,重開傳統評點之風,在出版界和文學批評界頗有影響。
     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編輯服務(免費)參與修正。 
    參考資料
    • 1.  俞正聲成中共7常委中唯一入選全國政協委員者  .鳳凰網.2013-02-02[引用日期2013-02-02]
    • 2.  稿酬征稅點已31年未調整 委員建議大幅提高 

     
    助力閱讀好時代:讀聶震寧《閱讀的藝術》
    華夏經緯網   2020-05-27
     
     
     
     

     

    《閱讀的藝術》

    聶震寧 著

    作家出版社

      “世間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清代嘉慶年間禮部尚書姚文田自題的這副書房對聯,可謂道盡讀書的作用、價值和意義。作者聶震寧化用其下聯并赫然印在新著《閱讀的藝術》(作家出版社)的封面上,可見他著述此書的目的和用心。在人類的歷史上,人們不分種族、不分語言、不分國別,對讀書的重要性所達成的普遍共識,跨越了意識形態的藩籬和時空的阻隔,是一個古老的且常說常新的話題。但是,獨立、具體地把閱讀作為一種藝術學科門類的存在來進行學術討論、研究和著述,卻是一個十分新鮮的命題,不僅有意思,而且有意義。因此,可以說作者以先覺者的姿態,用《閱讀的藝術》為我們敲開了閱讀藝術殿堂的大門。

     

      《閱讀的藝術》分為《閱讀的哲思》《閱讀的方法》《閱讀的隨想》《閱讀的筆記》四個部分,理論聯系實際,虛實結合,意蘊相生,環環相扣,層層遞進。作者以其嚴謹的態度、辯證的邏輯、鮮活的語言、大膽的思考,在向我們設計問題的同時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方案。從我個人閱讀的感受來說,這四個部分分別向我們提出了四個問題,即:閱讀是什么,閱讀靠什么、閱讀為什么,閱讀干什么。顯然,解決了上述閱讀的四個“什么”,《閱讀的藝術》就能夠指導我們如何實現“藝術地閱讀”,從而在他的啟發下,讓我們對藝術這個概念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藝術是名詞,也是動詞;藝術是宏觀概念,也是具體現象;藝術是過程,也是結果;藝術是科學技術,也是方式方法;藝術是抽象的,也是具象的;藝術是陽春白雪,也是下里巴人。

     

      究竟何謂藝術?誠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言:“用最普通的話來說,大體就是對某些事怎么看和怎么做,也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通常講的:把事情看得清楚一點,把事情做得漂亮一點。”這一段話看似大白話,卻以樸素的語言道出了藝術的真諦。

     

      作者閱書無數,是一個在出版戰線摸爬滾打、久經沙場的老將。在《閱讀的藝術》中,他冷眼旁觀、靜默觀察、激濁揚清,敢于講真話。比如,在《閱讀的好時代和壞時代》一文中,他對出版界和讀書界并沒有一味地唱贊歌,任何一個時代都可能是一個閱讀的好時代和壞時代。他直言不諱地寫道:“閱讀首先要有可讀之書,然而,現在是好書常有,心儀之書卻不常有。好書都躲藏在海量的書籍里面。讓讀者如何找尋?出版人、出版社、書店都說所出之書均為好書,媒體總是要按照出版人的一些希望來幫助宣傳,按照作者的需要幫助宣傳,這當然不是不可以。可是,社會對如過江之鯽的圖書并沒有足夠的專業評價,我們的行業內部缺乏權威可信的推薦,這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盡管出版業空前繁榮,但對于閱讀來說也是空前的麻煩。書出得越多,對讀者來說反而越是無所適從,因為太多時候我們找不到適合的好書,找不到應該讀的書,找不到我們信得過的書。”

     

      作為一名普通的讀書人,作者是一位“讀真書、真讀書、深讀書”的好讀者。在《閱讀的藝術》中,他不僅分享了自己的閱讀經驗、體會、樂趣,而且還總結提升了閱讀的方法和目的。比如,無論是對于一個生命的個體,還是對于一個國家、民族,他提倡閱讀應該成為一種習慣,閱讀是一種生活。在這個基礎上,他又大力提倡讀書要做到“動口”“動手”“動心”這“三體聯動”,從而才能享有“讀以致知”“讀以致用”“讀以修為”“讀以致樂”的“四大目的”。

     

      “閱讀是技術,更是藝術!”為了推廣國家全民閱讀計劃,作者邊干邊讀、邊讀邊寫、邊寫邊悟,先后著述《舍不得讀完的書》《閱讀力》《書是香的》《改變:從閱讀開始》等四本佳作,持續助力這個閱讀的好時代,精衛填海,久久為功,令人感佩。“翻開書就看,合上書就忘?那是因為你沒有發現閱讀的門道,沒有獲取閱讀的力量!”《閱讀的藝術》是作者第五部閱讀學研究方面的專著,裝幀設計也十分精美典雅,尤其是他精選的近70幅插圖,出自法國著名版畫家、雕刻家古斯塔夫·多雷之手,充實飽滿,質感強烈,在閱讀的同時真切增添了另一種藝術的享受。

     

      “閱讀,不怕從零開始,只怕從未開始。”在這篇不算評論文字的最后,我重復借用作者的名言,感謝他為這個閱讀的好時代、為廣大讀者做了一件“天下第一等好事”,也希望通過《閱讀的藝術》引導更多的人熱愛、堅持做這“天下第一等的好事”,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讓閱讀成為一種藝術。(丁曉平)

    來源: 解放軍報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宁县| 儋州市| 临江市| 中阳县| 汾阳市| 黄冈市| 宣武区| 宁海县| 宜兰市| 张北县| 宿迁市| 济源市| 松潘县| 南部县| 隆安县| 万年县| 金坛市| 肥乡县| 香格里拉县| 库伦旗| 秦皇岛市| 洮南市| 峨边| 中牟县| 乌审旗| 平果县| 徐汇区| 敦煌市| 潍坊市| 搜索| 治县。| 宁强县| 天台县| 博罗县| 玉门市| 临漳县| 沈阳市| 永丰县| 海宁市| 响水县| 金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