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污泥的最后一公里 能把砂石地變成高產田? 廣西南寧市埌東污水處理廠、江南污水處理廠及南寧市下轄5縣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12萬噸污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1-19  瀏覽次數:111
    核心提示:污泥的最后一公里 能把砂石地變成高產田? 廣西南寧市埌東污水處理廠、江南污水處理廠及南寧市下轄5縣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12萬噸污泥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2016年以來,廣西南寧市埌東污水處理廠、江南污水處理廠及南寧市下轄5縣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12萬噸污泥,大部分被轉化成了土地改良用營養土。圖為處理后的污泥成了營養土。

    500多畝砂石地,通過施入雙定鎮污水處理廠污泥改造的營養土,成為產量比附近普通土地翻一倍的種植示范基地。目前,南寧等4市共有5塊污泥產物土地利用生產基地,面積達2000多畝。圖為改良后的耕地。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鎮化推進,我國城鎮污水產生量不斷增加,相應地城鎮污水處理廠產生的副產品——污泥的產生量也越來越多。污水處理廠的主要任務是處理污水,消解污染,污泥處理目前只是進行初步處理。但是,只有把污泥變成社會歡迎的產品,才真正實現了資源化循環利用。而污泥變為產品,目前令業界頭疼的問題是“污泥的最后一公里”。

    記者近日獲悉,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解決了“污泥的最后一公里”問題,把污泥無害化處理成營養土,施入砂石地后,經過3年~4年,砂石地改良為耕地,可種果蔬。

    “污泥的最后一公里”為何難走通?

    據了解,污泥的成分復雜,有機物含量和含水率高、易腐敗、有惡臭,富集寄生蟲卵,容易造成污染源擴散、傳播疾病、污染水源、土壤和空氣,威脅人體健康和環境安全。因此,業內有“治水不治泥,污染大轉移”的說法。

    如果只重視污水處理,卻忽視了污泥處理處置或處理處置不當而造成環境污染,將提高治理成本和技術難度,污染治理范圍也將擴大,污染減排的實際效果將大大縮水。

    據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理事長楊向平博士介紹,目前國際上有4種常用的污泥處理方式,分別是厭氧消化、好氧堆肥、焚燒、干化。而這4種方式在我國都成不了主流處理方式,難以大面積推廣。

    究其原因,專家認為,一是政府各相關部門之間缺少共識和協調,政府層面缺乏政策支持,管理體系也不完善。污水經過污水處理廠處理后,還有將近50%的COD存留在污泥中。但污泥高濃縮、體量小,1萬噸的污水只會出5噸~10噸的污泥,出泥率是萬分之五到千分之一,相對于污水來說,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污染,污泥污染的嚴重性不易被人們察覺。一般把污泥運到偏遠的地方填埋。


    污泥的最后一公里 能把砂石地變成高產田?

     來源:中國環境報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区| 油尖旺区| 新干县| 迭部县| 涞源县| 普兰县| 柳河县| 赫章县| 大港区| 昌邑市| 称多县| 芮城县| 黄浦区| 蛟河市| 舒兰市| 仁化县| 南召县| 武汉市| 上高县| 唐山市| 碌曲县| 宜都市| 南汇区| 阿拉善盟| 浮山县| 观塘区| 怀化市| 吉林市| 佛冈县| 临猗县| 个旧市| 五原县| 富平县| 正阳县| 怀仁县| 老河口市| 正定县| 大同县| 郁南县| 东莞市|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