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思路
“十四五”期間,縣域城市的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城鎮化發展質量還不高,面臨著城鎮化推進的資源環境代價較大;城鄉二元分割與城鎮規模結構失調;各地城鎮建設缺乏特色和個性;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滯后等問題。另一方面,城市建設需要有機更新、城市迭代,大量鄉村人口涌入城市、同時城市人群也出現反向“歸田”的意愿,城市、城鎮、鄉村發展迎來新的機遇。
為此,“十四五”期間,城市建設發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按照“補短板、抓提升、強管理”總體思路,以項目建設為重點,精細化管理為保障,統籌城鄉發展、改善民生、豐富城市元素、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通過城市雙修等工作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城市發展和管理模式轉型,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塑造整潔、美麗、精致的城市空間環境,著力將寧國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精美城市典范。
二、發展原則
第一,市民化與城鎮化同步;
第二,既要提高城市發展質量,還要提高鎮區發展質量;
第三,全面提升城鎮的可持續性,降低資源消耗,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統籌推進城鄉建設、城市管理、住房發展、房地產市場調控、建筑業改革等領域的重大戰略問題;
第四,合理布局城鎮化格局,形成新型城鄉關系。
三、重點工作
結合實際,擬出我市“十四五”住建系統重點建設計劃。主要分為城市功能提升、民生保障、環境整治提升等。
(一)開展城市創建。
1、積極啟動國家“智慧城市”等城市創建試點,在更高層次上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新時代幸福寧國。
(二)實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研究謀劃符合市情、具有可操作性的重大建設項目和重點發展任務,重點安排項目3項:
2、新建(改造)匯德路、建業路、山門路、寧陽路等主次干道,進一步改善城區道路通行條件,提高交通出行能力,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3、根據我市城市“十四五”總體發展,啟動實施高鐵新區、東部新城基礎設施建設。
4、加快推進黑臭水體治理,推進星河、小南河治理進度。加速推進小南河四期和星河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對接鐵路部門,啟動小南河迎賓路段鐵路桿線遷改工作,完成南門橋農貿市場內部排水改造工作,解決農貿市場內部污水垃圾污染河道問題;推進提標改造工作,啟動城北污水處理廠建設。對照提標改造時間節點要求,完成城北污水處理廠招標工作,啟動項目建設。
(三)實施民生保障工程。
5、圍繞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繼續加
6、完善公租房運營機制。開展好公租房管理政府購買服務試點工作,提高公租房保障和管理水平。
7、爭取完成60余個城市老舊小區整治,大力推進城市生態停車場及背街小巷改造民生項目,讓城市更靚麗。
(四)實施環境整治提升工程。計劃安排項目2項。 通過實施城市濕地公園、城市內河生態修復項目,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
完善環西津河、東津河綠道的連續性和整體性,結合我市特色山體水體自然環境實施城市精品線路打造。
(五)推
抓緊抓實人防指揮通信建設,完善人防專業隊伍認真履行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的使命任務。
運用信息化、智能化方法手段,加強人防工程維護管理,切實提高人防設施維護管理水平。狠抓人防工程質量監督檢查。
(六)推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按照促消費,調結構,擴投資,防風險的要求,繼續出臺促進房地產市場發展的相關政策,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實現城市規劃、出讓土地、房地產發展相互聯動,推動房地產業持續平穩發展。
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穩步推進房地產交易管理信息化。依托云計算、互聯網+、智能控制等
十四五”規劃城市建設發展思路
一、總體思路
“十四五”期間,縣域城市的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城鎮化發展質量還不高,面臨著城鎮化推進的資源環境代價較大;城鄉二元分割與城鎮規模結構失調;各地城鎮建設缺乏特色和個性;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滯后等問題。另一方面,城市建設需要有機更新、城市迭代,大量鄉村人口涌入城市、同時城市人群也出現反向“歸田”的意愿,城市、城鎮、鄉村發展迎來新的機遇。
為此,“十四五”期間,城市建設發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按照“補短板、抓提升、強管理”總體思路,以項目建設為重點,精細化管理為保障,統籌城鄉發展、改善民生、豐富城市元素、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通過城市雙修等工作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城市發展和管理模式轉型,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塑造整潔、美麗、精致的城市空間環境,著力將寧國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精美城市典范。
二、發展原則
第一,市民化與城鎮化同步;
第二,既要提高城市發展質量,還要提高鎮區發展質量;
第三,全面提升城鎮的可持續性,降低資源消耗,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統籌推進城鄉建設、城市管理、住房發展、房地產市場調控、建筑業改革等領域的重大戰略問題;
第四,合理布局城鎮化格局,形成新型城鄉關系。
三、重點工作
結合實際,擬出我市“十四五”住建系統重點建設計劃。主要分為城市功能提升、民生保障、環境整治提升等。
(一)開展城市創建。
1、積極啟動國家“智慧城市”等城市創建試點,在更高層次上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新時代幸福寧國。
(二)實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研究謀劃符合市情、具有可操作性的重大建設項目和重點發展任務,重點安排項目3項:
2、新建(改造)匯德路、建業路、山門路、寧陽路等主次干道,進一步改善城區道路通行條件,提高交通出行能力,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3、根據我市城市“十四五”總體發展,啟動實施高鐵新區、東部新城基礎設施建設。
4、加快推進黑臭水體治理,推進星河、小南河治理進度。加速推進小南河四期和星河黑臭水體治理工作,對接鐵路部門,啟動小南河迎賓路段鐵路桿線遷改工作,完成南門橋農貿市場內部排水改造工作,解決農貿市場內部污水垃圾污染河道問題;推進提標改造工作,啟動城北污水處理廠建設。對照提標改造時間節點要求,完成城北污水處理廠招標工作,啟動項目建設。
(三)實施民生保障工程。
5、圍繞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繼續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加快棚戶區、“城中村”和城市危房的改造步伐,每年繼續啟動實施一批棚戶區改造項目,加快建設河瀝新城。
6、完善公租房運營機制。開展好公租房管理政府購買服務試點工作,提高公租房保障和管理水平。
7、爭取完成60余個城市老舊小區整治,大力推進城市生態停車場及背街小巷改造民生項目,讓城市更靚麗。
(四)實施環境整治提升工程。計劃安排項目2項。 通過實施城市濕地公園、城市內河生態修復項目,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
完善環西津河、東津河綠道的連續性和整體性,結合我市特色山體水體自然環境實施城市精品線路打造。
(五)推進人防事業高質量發展。
抓緊抓實人防指揮通信建設,完善人防專業隊伍認真履行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的使命任務。
運用信息化、智能化方法手段,加強人防工程維護管理,切實提高人防設施維護管理水平。狠抓人防工程質量監督檢查。
(六)推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按照促消費,調結構,擴投資,防風險的要求,繼續出臺促進房地產市場發展的相關政策,落實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實現城市規劃、出讓土地、房地產發展相互聯動,推動房地產業持續平穩發展。
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穩步推進房地產交易管理信息化。依托云計算、互聯網+、智能控制等新興技術,推進房地產開發與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休閑娛樂等行業深度整合發展。鼓勵發展以住房租賃為主營業務的專業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