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辦“湖畔大學”,真是個“危險的信號”嗎?
馬云辦“湖畔大學”,真是個“危險的信號”嗎?
馬云終于要退了。
這一回真要退了!
雖然,徹底退下,時間未定,但是畢竟,他宣布說,他確實要退了。
馬云倘若退了,打算干什么呢?
當老師,搞教育——馬云曾多次說。
到哪里當老師搞教育呢?
毫無疑問, 他的首選,應該是湖畔大學。
湖畔大學,位于杭州西湖之畔。雖然號稱由馬云、柳傳志、馮侖、郭廣昌、史玉柱、沈國軍、錢穎一等9名企業家和著名學者等共同發起創辦。但是,明眼人一看都曉得,這學校實際是由馬云一手操辦,其余8人,不過是當個配角,捧捧場子而已。
沒錯,湖畔大學是馬云的理想,是他人生事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為此殫精竭慮,夙興夜寐,操心不少。
馬云辦“湖畔大學”,真是個“危險的信號”嗎?
馬云辦“湖畔大學”,真是個“危險的信號”嗎?
然而,就是這么一所被馬云和中國企業家們寄予厚望的大學,在辦學初起時、過程中乃至到現在,都伴隨著種種疑慮和非議。
最為攻心也最為要命的一種議論是,馬云辦湖畔大學犯了一個大忌,傳遞了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
“大忌”,“信號”,而又“極其危險”,話已經說得相當直白,聽起來真有點“極其危險”了!
前些日子,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等單位開辦的一個名為“思想火炬”的公眾號,發表了一篇題為《湖畔大學:極其危險的信號》的文章(如下圖):
馬云辦“湖畔大學”,真是個“危險的信號”嗎?
文章首先分析了湖畔大學自2015年開辦以來的招生情況。
——第一屆36人(2015年),主要是互聯網創業精英,有王利芬這樣的業界名人,也有汪小菲這樣的富二代。
——第二屆39人(2016年),既有杭州外婆家吳國平、西貝賈國龍這樣的餐飲老板,也有58同城姚勁波、科大訊飛胡郁這樣的領軍人物,其中有8家上市公司,12家年營收5億以上的企業。
——第三屆44人(2017年),招生范圍進一步擴大,包括保險金融、投資、食品、通訊、教育、互聯網、新能源、智能制造等12個社會重要領域企業,幾乎囊括了國家經濟的方方面面。
文章特別強調,招第三屆時,符合初審條件有1080人,學校重點走訪了300多家企業,最后錄取44人,錄取率僅4.07%,而世界競爭最激烈的美國斯坦福大學錄取率為4.4%。
因此,湖畔大學教務長曾鳴曾自豪地宣稱,湖畔大學是“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就一定是好事嗎?恐怕未必!
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個“第一”不好當哪。
文章接著分析了湖畔大學那套特殊的“保薦人”制度。
湖畔大學要求,報名者必須有三位保薦人(其中至少一位指定保薦人)。保薦人制度,嫁接于中國傳統曲藝圈的收徒制度。說白了,就是混圈子,要想進入這個圈子,就必須有合格的保薦人,這就形成了一層一層牢固的師承關系。
按照馬云設想,“未來中國500強中,應該至少有200強出自湖畔大學!”200強老板,當然還會各有3位即總共600位保薦人!這就意味著,湖畔大學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傳道解惑學校,而是一個圈子,是一個中國頂級商人的圈子!
中國頂級商人的圈子——是的,這就是要害之所在,忌諱之所在,也是這所大學“極其危險”之所在了!
為什么?因為,中國歷史上,曾經有教訓。湖畔大學與創建于北宋年間的東林書院,有著諸多相似之處。當初,東林書院也是個標榜“讀書、講學、愛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學術組織,但是,隨著書院人員的不斷增多、勢力的不斷壯大,隨著其影響力的與日俱增,東林書院最終發展為赫赫有名的“東林黨”,并成為對抗朝庭的一股強大力量。
由“講學”而“結黨”,這能不引起人們的警惕和擔憂么?
文章認為,毫無疑問,湖畔大學時下只是一個講學的地方,但是,建立這個大學的精英們,以及其后入學的學員們,都掌握著巨大社會財富和社會權力資源,如果說過去的資本巨頭還是以各自利益為戰的話,湖畔大學的產生,則標志著一個危險的政治信號——資本巨頭們有著合流的趨勢。
文章得出結論——這是資本巨頭們對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局的新應對,也是這些精英前臺人物不甘于被操控的命運而要想“獨立自主”而建立的新組織。
在形成新的政治生態系統后,他們必然有著更大利益訴求。
如此一分析,湖畔大學的動靜,似乎真的鬧得有點大了!
看了“思想火炬”這篇文章,老詹似乎嗅到一絲不祥的味道,不由渾身打一個寒顫!
照“思想火炬”的說法,湖畔大學自打開辦伊始就犯了一個大忌,弄成了一個獨立于政府和當局之外的一種特殊勢力,形成了“新的政治生態系統”。在國家安定詳和、風平浪靜之時,或許不會出什么岔子,一旦有個溝溝坎坎、風吹草動,湖畔大學這股在中國不可小視的精英力量,到底會站在何種立場,會提出什么樣的利益訴求?那可就有些說不清楚了!
真是這樣嗎?
我認為不是這樣。“思想火炬”的分析和擔心,雖然表面看來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認為,這種分析和擔心,未免有些夸大其辭,草木皆兵,甚至,頗有點上綱上線、必欲置人于死地的味道!
倘若湖畔大學剛剛開辦3年,就被一些敏感人士嗅出身上有股子異味,從而被戴上由“辦學”而“結黨”這么一頂大帽子,那么,誰還敢在中國開辦這樣的學校呢?
如果因為成員身份特殊就往歪里想,邪里整,那么,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正和島之類的民間團體和組織,在當今中國還能有生存空間嗎?
馬云辦“湖畔大學”,真是個“危險的信號”嗎?
馬云辦“湖畔大學”,真是個“危險的信號”嗎?
我倒以為,咱們國家好不容易出現了像馬云、柳傳志、馮侖、郭廣昌、史玉柱等這樣一批熱心公益、著眼未來的企業家,打算通過辦學來提高企業家素質,進而提高整個中國企業的經營水平,提高整個中國的產業發展水平,與世界一流企業比一高低,決一高下,這難道不是值得大力鼓勵和積極提倡的好事,反而是引人遐想可以隨便上綱上線的壞事嗎?
是的,俺也明白,網絡時代,眾聲喧嘩,湖畔大學辦得那么特立獨行,弄出了那么大動靜,難免會有人評價,有人議論,甚至會有人置疑與反對。但是,只要大學自身堅持正確的辦學方針,隨時隨地注意把握好大方向,我相信,這所學校是不會因為有點小風小浪就擱淺甚至翻船的。
如果湖畔大學竟因此而翻了船,那就不僅僅是湖畔大學和中國企業家的悲哀了。
我相信是不會的。
決不會的。
愿湖畔大學謹言慎行,好自為之,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