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人物 » 正文

    張飲江-- 上海海洋大學 水域環境生態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教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1-27  瀏覽次數:1814
    核心提示:張飲江-- 上海海洋大學 水域環境生態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教授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張飲江 教授
     

     

    張飲江,男,教授,1961年出生。中國民主建國會上海市委委員,科教委副主任。1987年上海理工大學工學士,2001年上海水產大學農碩士。2000年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海洋公園進修,2002年日本福山大學訪問,2003年新加坡AVASWEE CHIOH AQUACULTURE HOLDING PTE.LTD合作研究,2004年新加坡TROPICAL MARINE SCIENCE INSTITUTE合作研究,2007年日本東北大學,2009年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2010年斯坦福大學等訪問學習。2007年入選國家“863”計劃資源環境技術領域專家。現任水域環境生態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環境與生態系副主任,園林學負責人等。(兼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環境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畜牧醫學會水產動物生態學分會理事、中國自然博物館協會水族館專業委員會、亞洲水產學會、中國水產學會資深、國際景觀生態學學會、中國高爾夫球協會場地管理委員會、中國生態學學會等會員、上海市農學會觀賞魚專業委員會主任等)。在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20多篇,出版論著8部,國家行業標準2部;獲國家專利28項,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發明二等獎1項,上海市建設工程“白玉蘭”獎,浦東科技進步獎,全國農業高等院校優秀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全國農業推廣優秀論文,美國景觀設計協會(ALSA)綜合景觀設計----最高杰出獎等,培養研究生30多名,指導學生獲國家、華東地區與上海市級獎15項。

     

    主要研究領域與方向

    研究領域:水域環境生態學、水環境科學與工程、濕地科學與水域景觀工程學、水產健康生態養殖環境調控。
      研究方向:水環境污染防治與受污染水體生態修復工程,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水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景觀水域規劃與設計,生態型河湖構建技術,城市水域水質調控與維護管理,城市水處理技術與設備,中水處理與回用系統,水生環境工程,水產生物生理生態學,集約化水產動物繁殖與養殖環境調控工程,循環水養殖技術與污染控制工程,水族館科學與系統工程,水產動物活體流通以及貝類凈化等研發工作。
     

     

    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
    近年來主持與參與國內外主要科研課題40余項:

    主要來源于中日合作,中新合作,國家“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部攻關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環保部重點項目,國家農業部重大項目,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專項,浙江省科委重大項目,江蘇省農委項目,重慶市農委項目,上海市農委重點攻關,上海市科委重大攻關,國家科委世博專項及有關企業等項目。

     

    近期發表的主要論文、論著
    1. 鹽城海岸帶景觀格局變化和重金屬空間分布相關分析 上海海洋大學 2013
    2.
    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論與工程實踐.
      農村環境科學學報,2013
    3.
    嬰兒游泳館水循環安全處理系統優化工藝.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12
    4.
    增藍劑抑制藻類生長效果及對斑馬魚的急性毒性. 中國環境科學,
    2012
    5.
    光倒刺鲃對水綿、輪葉黑藻、金魚藻攝食選擇性及對水質影響. 水生生物學報
    2012
    6.
    上海世博園后灘濕地底棲動物群落特征與水質評價. 環境科學學報,
    2012
    7.
    兩種挺水植物強化底泥抗蝕效能研究. 安全與環境學報,
    2012
    8.
    嬰兒游泳館水循環安全處理系統研究進展. 科技導報,
    2012
    9.
    富營養化水體原位控藻技術研究進展. 科技導報,
    2012
    10.
    上海世博園后灘濕地生態系統構建與水質調控效應. 濕地科學
    , 2012
    11.
    可調式沉水植被網床對泥沙型富營養化河道生態修復工程研究. 生態科學,
    2012
    12.
    水域生態景觀在風景園林教學中的價值及發展. 中外教育,
    2012
    13.Allelopathy and inhibitory effect of extracts from three terrestrial plants on Spirogyra growth EI 2012
    14.
    湖濱帶硬質駁岸特征與生態景觀構建模式探析.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2
    15.
    上海世博后灘濕地底泥生態修復效應研究. 安全與環境學報,2012
    16.
    增藍劑停留時間對水質和浮游生物的影響分析. 環境工程學報,
    2012
    17.
    沉水植物對水體凈化的研究進展. 科技導報,
    2012
    18.
    實驗室廢液分類及處理方法研究進展.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2
    19.
    膠洲灣環境分布狀況及季節變化. 海洋出版社,
    2012
    20.
    高校花卉學課程改革與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安徽農業科學,
    2012
    21.
    沉水植物對5種鎘濃度的生理響應. 安全與環境學報,
    2012
    22.
    鹽脅迫對苦草生理特征影響的研究. 生態科學,
    2012
    23.
    退化濱水景觀帶植物群落生態修復技術研究. 生態環境學報,
    2012
    24. Evaluation indexes and methods for water quality in ocean dumping areas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I 2012
    25.
    上海世博園后灘濕地枝角類群落結構的周年動態研究. 應用生態學報,
    2012
    26.
    矮壯素對苦草矮化特征及生理指標的影響. 生態學雜志,
    2012
    27.
    蝦、蟹、沉水植物與生態浮床組合種養模式的研究. 廣東農業科學,
    2012
    28.
    漁用臭氧殺菌裝置安全技術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行業標準
    SC/T-2012
    29.
    上海世博會后灘原生濕地保育與受損濕地生態修復. 現代園林,
    2012
    30. Effect of HCH on the jiaozhou Bay waters-The transfer laws of HCH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I 2012
    31.
    沉水植物對水體重金屬鎘離子去除效果的研究.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2
    32.
    上海世博園后灘濕地橈足類群落特征及其對環境因子的響應. 環境科學,
    2012
    33.
    人工灘涂湖泊滴水湖浮游藻類群落特征. 生態學雜志,
    2012
    34.
    三種沉水植物對不同濁度水體生態修復研究. 農業環境科學
    2011
    35.
    金魚對低溫、振動脅迫應激反應的試驗研究. 水產科技情報,
    2011
    36.
    陸域水產養殖廢水序批循環處理與再利用系統研究. 江蘇農業科學,
    2011
    37.
    不同密度伊樂藻對中華絨鰲蟹養殖水質及品質影響. 江蘇農業科學,
    2011
    38.
    陸域養殖水體污染控制中微生物群落變化分析.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
    2011
    39.
    上海世博園白蓮涇修復前浮游甲殼動物群落結構研究. 銀川大學學報,
    2011
    40.
    太湖直湖港陸域水產養殖區污染特征及輸出通量研究. 廣東農業科學,
    2011
    41.
    人工浮島在上海白蓮涇河道水質治理中的作用.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10
    42.
    貝類生態修復作用及固碳效果研究進展. 江蘇農業科學,
    2011
    43.
    天然植物辣木籽對水體凈化作用的研究.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
    2011
    44. Pb distribution and source in jiaozhou Bay
    East China
    2011
    45.
    陸生植物化感作用抑制有害藻類的應用研究.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11
    46.
    上海市農村典型河道水體富營養化調查與評價. 水生態學雜志,
    2011
    47.
    中華鱘養殖池背角無齒蚌和鰱鳙魚生態修復效果比較. 生態科學,
    2011
    48.
    上海世博園后灘公園濕地水質凈化系統設計. 中國給水排水,
    2011
    49.
    節約環保型綠地景觀特征及其構建途徑的探討. 中國科技縱橫,
    2011
    50. 4
    種沉水植物對富營養化水體氮磷的去除能力. 生態科學,
    2011
    51.
    沉水植物與浮床組合系統對養殖水體污染控制的研究.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11
    52.
    泵閘建設對白蓮涇河段水質的影響. 上海海洋大學,
    2011
    53.
    水中絲狀藻類有害水華的形成與對策. 南方水產科學,
    2011
    54. Effects of seaweed Gracilaria verrucosa on the growth of microalgae: a case study in the laboratory And in an enclosed sea of Hang zhou Bay ,China. Harmful Algae. SCI 2011
    55.
    上海黃浦江倪家浜浮游生物調查與水質評價. 水生態學雜志,
    2010
    56.
    人工浮島在上海白蓮涇河道水質治理中的作用.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10
    57. 3
    種方法檢測水體底泥有機質含量的比較. 安全與環境學報,
    2010
    58.
    上海世博園后灘水域生態修復與景觀設計. 園林,
    2010
    59.
    大型溞引導的沉水植被生態修復對滴水湖水質的凈化效果. 應用生態學報,
    2010
    60.
    框架式模塊化植物浮床構建與生態效應. 水產科技情報,
    2010
    61.
    滸苔和條滸苔生長及其氨氮吸收動力學特征研究. 上海海洋大學學報,
    2010
    62. 5
    種沉水植物對滴水湖引河水凈化與凈生產力模擬實驗.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10
    63. Bioremediation efficiency of Gracilaria verrucosa in an enclosue sea in the Hangzhou Bay, 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 SCI 2009
    64.
    海灣生態學. 海洋出版社,
    2009
    65.
    魚、貝、植物組合對上海白蓮涇生態修復效應研究.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09
    66.
    水生物實驗生態室及其水生態環境的構建.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09
    67.
    高爾夫球場水域富營養化控制及其水生態環境構建. 環境污染與防治,
    2009
    68.
    數學模型在生態學的應用及研究(4. 海洋出版社,
    2009
    69. SCSGJ-2.6
    型水草收割機的研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
    2008
    70.
    上海白蓮涇河段水質時空分布變化特征.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
    2008
    71.
    上海世博園水體底泥重金屬污染特征與評價.上海水產大學學報,
    2008
    72.
    真江蘺對氨氮去除效率與吸收動力學研究. 水產學報,
    2008
    73.
    溫度和鹽度對二種觀賞海藻微繁與生長的影響.現代漁業化
    , 2008
    74.
    上海觀賞水族市場的現狀與展望. 水產科技情報,
    2008
    75.
    村鎮河網水系不同類型護坡生態效應的研究. 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8
    76.
    從浮游藻類變化分析浮動綠島治理上海世博園白蓮涇的作用. 水產科技情報,
    2008
    77.
    胭脂魚部分血液學指標測定及其對蘇州河水的效應.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
    2008
    78.
    上海世博園區景觀水系生態要素的構建. 中國園林,
    2008
    79.
    上海世博園白蓮涇浮游藻類群落結構和物種多樣性的研究.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
    2008
    80.
    溫度和鹽度對兩種觀賞海藻微繁與生長的影響. 漁業現代化,
    2008
    81.
    對進一步發展上海地區觀賞魚產業的幾點建議. 環球寵物科技,
    2008
    82.
    數學模型在生態學的應用及研究(3. 海洋出版社,
    2009
    83.
    人工浮島對上海白蓮涇水體氮磷去除效果的研究. 漁業現代化,
    2007
    84.
    河道不同類型護岸的底棲動物群落特征及對水環境的影響. 水產科技情報
    , 2007
    85.
    上海世博園區水體底泥氮磷分布特征與評價. 環境科學與技術
    , 2007
    86.
    上海白蓮涇沿岸水生植物資源調查及挺水植物凈化水質研究. 水產科技情報
    , 2007
    87.
    上海世博園濕地底棲生物群落特征與環境分析. 濕地科學
    , 2007
    88.
    胭脂魚幼魚耗氧率及窒息點的研究. 淡水漁業,
    2007
    89.
    水產辭典. 參編 上海辭書出版社
    , ISBN-978-7-5326 2007
    90.
    水族箱安全技術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產行業標準
    SC/T-2007
    91.
    水產生物活體流通與加工儲藏技術.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7
    92.
    活雙殼貝類凈化人工環境優化設計與效應. 漁業現代化
    , 2007
    93.
    上海世博園區濕地植被特征與分析. 上海農業學報
    , 2007
    94.
    水產品活體保活設備的研究. 漁業現代化,
    2007
    95.
    水產健康養殖. 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
    , 2007
    96.
    閉合循環水工藝在褐點石斑魚苗培育中的應用研究. 漁業現代化,
    2007
    97.
    水產品活運環境與技術問答.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6
    98.
    日本鰻鱺離水保活技術研究. 水產科技情報,
    2005
    99.
    農業環境與能源工程. 全國十五規劃統編教材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5
    100.
    四種濾料去除氨氮的效果.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
    2005
    101.
    農業生物環境工程. 全國十五規劃統編教材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4
    102. Study on water pollution from aquaculture sewage and its control.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Efficient Applic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Marine Biological Resources. 2000
    103.
    毛蚶對單胞藻濾除率、選擇性和消化狀況.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
    2006
    104.
    羅氏沼蝦育苗循環水處理技術與模式. 水產學報,
    2004
    105.
    貝類凈化技術初步研究. 中國水產,
    2004
    106.
    臭氧—紫外組合法凈化貝類研究. 水產科學,
    2004
    107.
    海水凈化研究. 水產科技,
    2004
    108.
    水產品無水噴霧保活研究. 食品與生物技術,
    2004
    109.
    銅對魚類慢性毒性研究. 水生生物學報,
    2003.
    110.
    生物反應器治理漁業養殖污水的研究. 上海環境科學。
    2002
    111.
    二氧化氯在海洋館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 水產科技情報,
    2001
    112.
    《科學技術現在與未來》---藍色農業. 中國版本圖書,CIP76560

    113.
    雙殼貝類凈化技術(二). 中國水產
    , 2001.(12)
    114.
    雙殼貝類凈化技術(一). 中國水產
    , 2001.(11)
    115.
    水產品保活運輸技術. 漁業現代化,
    2001
    116.
    螺旋藻對中華絨螯蟹生長及體色的影響. 中國水產科學,
    2000
    117.
    螺旋藻對錦鯉生長和體色的影響. 水產學報,
    1999
    118.
    海鰻性腺形態和發育的研究. 水產學報,
    1999
    119.
    一種新抗凍劑DMF在魚類精液超低溫保存上的應用. 上海水產大學學報,
    1998
    120.
    三種魚類胚胎低溫保存及其降復溫速率研究. 水產學報,
    1998
    121.
    鰱魚攝食水華魚腥藻能量收支研究. 中國魚池生態學.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5
    122.
    溶氧對鰱、鳙魚攝食強度的影響. 中國魚池生態學.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5
    123.
    日本沼蝦能量收支和利用效率的研究. 水產學報,1994

     

    獲國家專利
    1. 水下可調式水質凈化技術裝置       第一發明人 ZL2004200825754
    2.
    松江鱸魚育苗生產技術          第三發明人
    ZL031414354
    3.
    模塊式生態濾流集成凈化水處理裝置    第一發明人
    ZL2005200419558
    4.
    水產品活體運輸保活裝置         第一發明人
    ZL2007.2.0068967.9
    5.
    組合式水生植物凈化裝置         第一發明人
    ZL200720075458.9
    6.
    水下組合式沉水植物凈化裝置       第一發明人
    ZL200720075459.3
    7.
    河網生態護坡植被快速復育技術   
         第一發明人 ZL 200720076342.2
    8.
    小型水草收割機             第五發明人
    ZL 2007.2.0069210.1
    9.
    水體魚草貝共生體系生態構建的方法    第一發明人
    ZL 2008102008131
    10.
    太陽能引導植物凈化水體技術方法    第一發明人
    ZL 2008122008353
    11
      太陽能引導植物凈化水體技術裝置    第一發明人 ZL 2008122008353
    12.
    掛養式高密度生態養蝦及水質凈化技術  第一發明人
    ZL 2008112008131
    13.
    掛養式高密度生態養蝦及水質凈化裝置
        第一發明人 ZL 2008112008131
    14.
    蟹類養殖安全保障急避植物浮臺
              第一發明人 ZL 200920212432.3
    15.
    可分解式水體底泥原狀取樣裝置
              第一發明人 ZL 200920213513.3
    16.
    微藻生物減碳凈化室內空氣的生態景觀屏
      第一發明人 ZL 200920213514.5
    17.
    一種水位可調式陸基圍隔裝置
                第一發明人 ZL 2010202129705
    18.
    利用植物系統凈化微污水和空氣的生態景觀屏 第一發明人
    ZL 2010202338212
    19.
    一種生態凈化滴瀑防汛景觀墻
                第一發明人 ZL 201120213514.5
    20.
    一種可調控居室生活環境水景生態浮臺
        第一發明人 ZL 20112026545.2
    21.
    拉滾式膨潤土防水毯快速鋪墊裝置
            第一發明人 ZL 20112026545.2
    22.
    用于污水凈化與觀賞作用的噴泉系統
          第一發明人 ZL 20112026545.2
    23.
    組裝式直立護坡下階梯床型植物浮
            第一發明人 ZL 201220029665.1
    24.
    一種船舶壓載水綜合處理裝置
                第一發明人 ZL 201220468286.2
    25.
    一種水體生態型清透劑及制備方法
            第一發明人 ZL 20113028546. 1
    26.
      養殖污水序批式循環處理再利用構建方法  第一發明人 ZL 20112036515. 6
    27.
    直立式護岸型湖濱帶生態構建方法
             第一發明人 ZL20112026545. 2

     

    主要科研、教改獎
    1. 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2008年)
    2.
    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2009年)

    3.
    上海市科技發明二等獎1項 (2011年)

    4.
    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2011年)

    5.
    上海海洋大學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 (2011年)

    6.
    上海海洋大學科技成果二等獎1項 (2009年)

    7.
    上海海洋大學科技成果三等獎1項 (2010年)

    8.
    上海市建設工程“白玉蘭”獎1項 (2010年)

    9.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
       (2006年)
    10.
    全國農業高等院校優秀教材1部 (2009年)
    11.
    全國農業推廣優秀論文1部 (2008)
    12.
    美國景觀設計協會(ALSA)綜合景觀設計----最高杰出獎1項 (2010年)

     

    聯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臨港新城滬城環路999號 上海海洋大學  水域環境生態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郵編:201306
    Tel
    61900430
       Fax61900430
    E-mail
    yjzhang@shou.edu.cn.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扎鲁特旗| 凉城县| 绥阳县| 舞钢市| 宁国市| 英吉沙县| 高青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上杭县| 吐鲁番市| 长治县| 扶余县| 瑞安市| 衡山县| 仪陇县| 麟游县| 宁武县| 新绛县| 古交市| 周至县| 会泽县| 麻江县| 驻马店市| 南安市| 门头沟区| 江城| 桃源县| 襄汾县| 思茅市| 齐齐哈尔市| 舒兰市| 聂荣县| 巢湖市| 定日县| 康平县| 佛山市| 志丹县| 清原| 财经| 牙克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