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 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二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環保部:要發揮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的協同效應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建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5-25  瀏覽次數:93
    核心提示:環保部:要發揮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的協同效應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建議》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 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二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22日上午,環境保護部在京舉行了以“生物多樣性促進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2015年國際生物多樣性紀念大會。生物多樣性是生態環境質量優劣的重要標志,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會上表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要以生態文明理念為指引,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更好地發揮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的協同效應。

    陳吉寧強調,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建議》為進一步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要著力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管,加大問責監督和懲治力度,堅決整治破壞生物多樣性的違法行為。

    隨著環境生態破壞,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生物多樣性受威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國除海洋魚類外的4357種脊椎動物中,已有4種滅絕,受威脅物種共計932種,約占評估物種總數的21.4%;哺乳類中有6個物種屬于滅絕等級;34450種高等植物中,已有27種滅絕,受威脅物種共計3767種,約占評估物種總數的11%。此外,我國特有植物17700種,受威脅率已高達65.4%。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資源過度利用、棲息地破壞、外來物種入侵、生境喪失與退化,環境污染以及氣候變化等因素導致的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目前,我國部分珍稀瀕危物種還未得到保護,遺傳資源流失現象依然存在,再加上生物多樣性保護體制機制不健全、法律法規不完善、資金投入不足等突出問題依然存在,這給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環保部:要發揮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的協同效應

    時間:2015-05-25  

    來源:人民網-環保頻道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丽江市| 文登市| 留坝县| 观塘区| 沁阳市| 朝阳区| 团风县| 财经| 宝兴县| 巴里| 禹州市| 壤塘县| 凉城县| 灵璧县| 余姚市| 化德县| 英山县| 西安市| 娱乐| 丰宁| 卢龙县| 汉沽区| 涿州市| 滦南县| 五家渠市| 台北县| 涿鹿县| 桃园市| 两当县| 武宣县| 胶州市| 平山县| 山东| 双牌县| 双城市| 南华县| 虞城县| 宁城县| 龙南县| 彭山县|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