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關峰

博士、教授高工,博士生導師,廣州市政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廣州市政工程協會會長。2006年被評為廣州市、廣東省勞動模范,當選廣州市第八屆黨代會、廣東省第九屆黨代會代表。2007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還曾獲2008年度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首屆南方人才引進精英獎",第十一屆廣州十佳青年等榮譽稱號。曾參與或指導廣園路建設公司負責工程、廣州亞運城工程、新客站工程、污水系統查漏補缺項目、地鐵三號線、五號線、六號線等20多項工程的技術工作;組織向中國科協、廣東省科技廳等單位申報課題20余項;組織研發了全國首創的電力盾構隧道專用管片科研項目;組織11項工法制定,其中6項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科研方面,安關峰在國內外會議及《巖土工程學報》、《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等國家一級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60余篇,提出的觀點和技術論證在工程實踐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創造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價值,在業內贏得了普遍贊譽。
安關峰,廣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路橋工程師,中共黨員。廣州市政集團總工程師.1970年生,河北盧龍人。在廣園路建設公司負責工程建設管理中,他帶領職工完成了2005年度市政設施固定資產投資20多億元的工程量。調到污水治理公司工作后,他提出了一手抓項目策劃,一手抓貫徹執行力的項目管理思路,因地制宜實施截污改造,組織實施了多項污水治理工程建設項目,確保污水不排入珠江。他在《巖土工程學報》、《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等國家一級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40余篇,提出的觀點和技術論證在工程實踐中得到廣泛的應用。2006年被評為廣州市、廣東省勞動模范,當選廣州市第八屆黨代會、廣東省第九屆黨代會代表。2007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2008年度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第十一屆廣州十佳青年等榮譽稱號。
安關峰理事,1970年11月出生,路橋高級工程師,廣州市政污水處理總廠副總經理/副廠長。
個人簡歷:
1993.8-1994.8 在中國航天建筑設計院工作
2000.10-2003.7 在廣州市政集團市政機施公司工作 任副總工程師
2003.8-2004.8 在廣州市建設委員會工程督辦處工作
2004.8-2006.3 在廣州市政園林局廣園路建設公司工作 任副總經理
2006.3-2006.6 在廣州市中心區交通項目辦工作 任工程部部長
2006.7-今 在廣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責任公司/廣州市市政污水處理總廠工作,任副總經理/副廠長。
技術工作及科學技術成績:
自2000年9月博士畢業后到廣州市以來,我即要求直接到市政工程施工一線。在我負責的珠江新城下沉式廣場工程中,充分將理論與工程實踐相結合,為社會創造了140萬元價值的經濟效益,同時避免了重大的工程問題,受到社會的贊同。隨后在我負責的地鐵三號線花城大道站深基坑工程設計優化中結合理論分析與經驗判斷,提出并采用大間距疏樁支護措施,為地鐵業主節省近3600萬元的建設成本;邮┕て陂g任現場技術總負責。該工程榮獲2002年度廣東省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優良樣板工程。結合實踐撰寫了論文《深基坑疏樁支護應用分析》,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在2003年第23卷6期《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中文核心期刊上。2002年12月因業績突出,我以科技人員身份當選為廣州市第八屆黨代會代表。我技術負責的廣州市康王路隧道工程獲得2004年度中國市政金杯示范獎。在廣園路公司工作期間,直接負責城區42公里快捷路建設,工程包括新建立交9座(包括:廣園東立交、中山大道立交、黃埔大道立交、新港東立交、新滘南立交、新光快速路立交、廣州大道立交、東曉南立交、大金鐘立交),新建隧道7座(包括:中山大道隧道、黃埔大道隧道、花城大道隧道、新港東隧道、新滘南隧道、廣州大道隧道、東曉南隧道),工程建設中一手抓拆遷推進工作,一手解決工程技術難題,使各項工程順利推進,確保了快捷路工程于2006年4月28日順利全線貫通。努力的工作,同年,我獲得了廣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勞動模范、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勞動模范稱號。2006年6月,我調入廣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責任公司,立即投入到為2006.7.12珠江游泳服務的工程中,為確保珠江游泳貢獻了自己的力量與智慧。同年我再次以科技人員身份當選為廣州市第九屆黨代會代表與廣東省第十屆黨代會代表。2007年我榮獲全國總工會授予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七年來,結合工程實踐,我在國內《巖土工程學報》、《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巖土力學》等國內核心期刊以及國內外專業技術會議上發表論文40余篇,參與了30余項廣州深基坑審查工作,極大發揮了自己在巖土工程專業的特長。
工作單位:廣州市污水治理有限責任公
通訊地址:廣州市天河區臨江大道501號,郵編:510655
聯系方式:anguanfe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