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青海建成首座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示范工程 通過建立“水平潛流人工濕地+表流人工濕地”系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4-23  瀏覽次數:97
    核心提示:初春時節,來到湟水河南岸樂都污水處理廠,這里的變化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在湟水河邊原來的荒地上,建起了人工濕地,50公分高的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初春時節,來到湟水河南岸樂都污水處理廠,這里的變化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在湟水河邊原來的荒地上,建起了人工濕地,50公分高的蘆葦,郁郁蔥蔥,長勢喜人,睡蓮、香蒲已長出20公分的葉子,湟水河排放口水流十分清澈。據水質監測表明:酸堿值(ph)、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均達到地表水Ⅱ類—Ⅰ類標準。這是省環境科學研究設計院實施“湟水流域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應用及示范研究”項目取得的成果。

    該工程利用樂都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出水,通過建立“水平潛流人工濕地+表流人工濕地”系統,對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出水進行深度生物凈化,達到地表水規定標準。工程依托湟水流域樂都區污水處理廠開展青藏高原高寒地區人工濕地類型、人工濕地結構、人工濕地植物篩選、優化及人工濕地后期運行管理等適宜性研究,研發和優化適合我省省情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建設潛流人工濕地1680平方米、表流人工濕地4500平方米,日處理生活污水500立方米。

    工程自2012年8月28日開工建設,已基本完成高寒地區人工濕地示范單元結構設計、人工濕地植物篩選、優化及示范,高寒地區人工濕地污水處理關鍵技術參數的研究。目前,正在開展高寒地區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應用綜合效益對比分析研究和高寒地區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的研究制定。

    人工濕地主要采取水生植物的生態功能實現水的凈化。工程技術人員在潛流種植蘆葦、香蒲,在表流種植蘆葦、菖蒲、水蔥、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在陸地種植草坪、景觀樹木,防護綠籬等配套景觀植物,潛流植物成活率達94%,表流植物成活率達75%。經過去年冬季高原嚴寒的考驗,人工濕地系統安全越冬,栽植的水生植物根系發育成熟,根際微生態環境已完全形成。省環境科學院院長翟永洪介紹,“湟水流域人工濕地處理技術應用及示范研究”項目,在青藏高原尚屬首次,為解決我省乃至整個青藏高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和流域污水治理提供新的技術途徑,尤其對于湟水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具有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同時,將填補我國在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地區人工濕地技術研究和工程建設領域的空白,對青藏高原人工濕地污水處理技術應用和工程建設起到示范推動作用。
     

    青海建成首座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示范工程
    時間:2014-04-23 來源:青海日報作者:毛翠香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阳县| 米泉市| 禹城市| 无为县| 新郑市| 千阳县| 丹凤县| 岱山县| 合阳县| 孟连| 商都县| 灌云县| 邹城市| 名山县| 禄丰县| 延长县| 广汉市| 衡阳县| 虞城县| 汪清县| 华池县| 鸡泽县| 体育| 上思县| 惠东县| 突泉县| 田林县| 阜阳市| 湟中县| 上杭县| 临泽县| 繁昌县| 古浪县| 手游| 恩施市| 梅州市| 普安县| 伊吾县| 阿图什市| 依兰县| 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