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梁 ---- 浙江大學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發布日期:2013-09-11 瀏覽次數:
382
核心提示:陳寶梁 ---- 浙江大學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寶梁(1973.11-),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06年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007年獲浙江省青少年英才一等獎、2010年入
陳寶梁教授
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1999年3月獲浙江大學環境化學碩士學位,并留校從事環境化學的科研和教學工作;2004年3月獲浙江大學環境科學博士學位,2004年12月晉升為副教授,2007年12月晉升為教授,2008年12月批準為博士生導師。2004年5月-2005年5月在美國麻省大學植物與土壤科學系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8月-2008年3月在美國愛荷華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環境界面行為與生物有效性、環境友好吸附材料設計及應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863重點項目子課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科技廳計劃項目、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啟動基金、全國百篇優博作者資助基金項目等10多項課題。在有機膨潤土制備及應用、土壤有機污染的化學-生物修復、植物角質層的結構與傳輸機制、生物炭的構效關系及污染修復作用等領域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績。在《Environ Sci Technol》、《Water Research》、《中國科學B》、《環境科學學報》、《土壤學報》等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72篇論文(41篇SCI),其中10篇發表在環境領域國際著名刊物Environ Sci Technol上;被SCI論文他引590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和二等獎1項(均第2完成人),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1項;參與編寫《有機膨潤土及其在污染控制中的應用》、《環境化學》等5本著作/教材。實驗室擁有安捷倫1200高效液相色譜(HPLC-FL/UV、HPLC-UV)、戴安1500離子色譜、氣相色譜、島津2550紫外分光光度計、BET-N2、FTIR、PCR、GC-MS、冷凍離心機、冷凍振蕩器、冷凍干躁器、電子天平(0.00001g、0.001g、0.1g)、pH計、潔凈臺、滅菌鍋、組培燈光系統、恒溫培養箱、旋轉蒸發儀、馬弗爐、氣氛爐、高溫高壓反應釜等儀器。
陳寶梁 1973年11月出生,環境科學博士,土壤環境化學博士后。1992年畢業于蒼南中學,1996年7月畢業于溫州師范學院化學系;1999年3月畢業于浙江大學環境科學系,并獲環境化學碩士學位,1999年4月在浙江大學環境科學系任教。2001年2月~2004年3月在浙江大學攻讀環境科學系環境科學博士學位;2004年5月獲美國麻省大學植物和土壤科學系土壤環境化學博士后。主要從事環境化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Environ Sci Technol》、《Environ Engineering Sci》、《環境科學學報》、《中國環境科學》、《土壤學報》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30多篇論文,其中SCI7篇(3篇EST);參與編寫《環境化學實驗》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1世紀的環境化學》和《環境化學進展》(科學出版社,待出版)書稿;三組論文分別獲得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二等獎。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