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六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固廢大會、工業污泥大會、滲濾液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大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人物 » 正文

    周少奇----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生物技術研究所與固體廢物資源化研究所所長、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市政工程系主任 教授,博士生導師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8-18  瀏覽次數:319
    核心提示:周少奇 華南理工大學 環境生物技術研究所與固體廢物資源化研究所 所長、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市政工程系 主任 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六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固廢大會、工業污泥大會、滲濾液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大會)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六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固廢大會、工業污泥大會、滲濾液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大會)
    周少奇,男,1965 年 4 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年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2004年入選國家教育部首批“新世紀優秀人才”,現任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生物技術研究所與固體廢物資源化研究所所長等。
     
     
     
    中文名
    周少奇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5年4月
    畢業院校
    大連理工大學
    學    位
    工學博士
    現任職務
    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生物技術研究所與固體廢物資源化研究所所長

     

    1.  
     



    人物經歷





    1993年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先后在華南理工大學發酵工程學科和香港大學土木系環境工程學科作博士后;
    2002年11月—2003年1月為英國皇家學會訪問教授。
     

    主要貢獻

    現任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生物技術研究所與固體廢物資源化研究所所長、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市政工程系主任,兼任全國環境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教育協作組成員與秘書、全國高技術產業化協作組織深圳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生物力學與流變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生態科學》雜志常務編委、貴州大學客座教授、貴州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廣東省省情調查中心專家等 [1]  。
     

    獲獎記錄

    2004年入選國家教育部首批“新世紀優秀人才”,曾獲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廣東省“優秀博士后”、“全國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周少奇同志,男,漢族,1965年3月出生,湖南益陽人,1993年10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
    2020年6月,被授予2019年度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 [1] 
     
     
    中文名
    周少奇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5年3月
    出生地
    湖南益陽
    職    稱
    教授
    學    位
    博士

     

     

    個人履歷

    1983.09--1987.07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學習;
    1987.07--1990.02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研究所攻讀研究生;
    1990.02--1993.07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生物化工專業攻讀博士研究生;
    l993.10--1997.05華南理工大學輕工食品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環境工程博士后研究工作(其間:1995年11月為華南理工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
    1997.05--2001.05華南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系副主任;
    2001.05--2004.03 華南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系副主任、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室主任(其間:2001年11月為造紙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2002年08月在中共中央組織部掛職干部培訓班培訓;2002.09--2003.10貴州省環境保護局局長助理(中組部選派);2003年10月中共中央組織部掛職干部學習班學習;2003.10--2008.08全國工程碩士環境工程領域教育協作組秘書長);
    2004.03--2004.07 華南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系副主任、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室主任、固體廢物資源化與環境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
     

    擔任職務

    2004.07--至今 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市政工程系主任、黨支部書記,固體廢物與環境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其間:2004.07-至今 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2008.06——至今 華南理工大學科技發展指導委員會委員;2009.01--2009.07 加拿大Waterloo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師從加拿大皇家學會Moo-young院士、perry chou教授;2010.09--至今 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2011.11--至今 亞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城鄉環境工程子實驗實主任);
    2013.03 任貴州科學院副院長(試用期一年)。
     

    參選院士

    2013年4月被貴州省遴選為201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
    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中國科協提名 [2] 
     

    榮譽獎勵

    2019年11月,2019年何梁何利獎揭曉,周少奇獲區域創新獎。 [3] 
    2020年6月,被授予2019年度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 [1]
     

    周少奇

      

    導師姓名:周少奇

    別:

    稱:教授

    招生專業:083000環境科學與工程(學術型博士、學術型碩士)、085274能源與環保領域(工程博士)、085229環境工程(專業學位碩士)

    聯系電話:13535279381

    電子郵箱2975742087@qq.com

    導師簡介:

    教育背景:

    1983.09-1987.07大連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本科生

    1987.09-1990.02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研究所,碩士生

    1990.02-1993.07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生物化工,博士生

    工作經歷:

    199310-199510華南理工大學輕工食品學院發酵工程博士后;19965-19975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環境工程博士后;200211-20031月,英國皇家學會(Middlesex大學)訪問教授;20091-20097月,加拿大Waterloo大學高級研究學者;199510-19982月任華南理工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19983-20047月任華南理工大學造紙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副主任(其間:20029-200310月,掛任貴州省環境保護局局長助理); 20047月起任華南理工大學市政工程系主任;2008年起任華南理工大學亞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城鄉環境與工程子實驗室主任;20131月至今,任貴州科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2016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繞月探測工程科學應用專家委員會專家、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貴州省核心專家、貴州省百人領軍人才等。

    研究方向:

    1. 污水(城市污水、化肥廢水、含油廢水、農藥廢水等)生物處理理論與新技術;

    2. 水體(湖泊、河流)富營養化控制;

    3. 垃圾滲濾液處理新技術;

    4. 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

    5. 污水同步脫氮除磷新技術;

    6. 微生物燃料電池等。

    承擔項目:

    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財政部環保部水環境治理專項、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科研基金項目、重點攻關項目及科技示范項目40多項。

    學術成果:

            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20多篇(SCIEI收錄130多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5項;曾獲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教育部首批新世紀優秀人才,廣東省優秀博士后全國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廣東省丁穎科技獎,華南理工大學改革開放30百名杰出教工等榮譽稱號。

     

    周少奇

    簡介:

        男,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3年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1993-1995年在華南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科作博士后;1996-1997 年在香港大學土木系環境工程學科作博士后;2000年為先上崗教授,2002.7 被評聘為博士生導師;2002.11-2003.1為英國皇家學會訪問教授;2002-2003年度經中組部選派,掛任貴州省環境保護局局長助理;2004年入選國家教育部首批“新世紀優秀人才”,曾獲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廣東省“優秀博士后”、“全國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現任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生物技術研究所與固體廢物資源化研究所所長、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市政工程系主任,兼任全國環境工程領域工程碩士教育協作組秘書、《生態科學》雜志常務編委、貴州大學客座教授、貴州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廣東省省情調查中心專家等。
        1995年以來,主持參加國家、省部級及廣州市科研基金項目、重點攻關項目及科技示范項目20余項,先后主講生物工程、環境工程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課程13門。至目前,已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和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10多篇,出版學術著作(含合作編著)6部。已有多項研究成果分獲國家專利優秀獎、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科技獎勵。
        近年來,主要在有機廢水生物處理“電子計量學”、環境微生物分子生物學、城市污水、垃圾廢水、煉油廢水、城市污泥及固體廢物處理資源化、土壤污染生物修復、人工濕地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
        周教授重視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2002年應英國皇家學會邀請進行人工濕地方面的學術研究、2004年應邀赴日本訪問講學;曾赴英國、法國、意大利、比利時、新加坡、泰國、香港地區等訪問考察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與美、英、日、法、加拿大、荷蘭、新加坡、及香港地區等國(地)學者有較廣泛的學術聯系。
        主要研究方向與興趣:
        (1) 污水處理新技術與資源化
        (2) 有機廢水生物處理電子計量學
        (3) 環境微生物分子生物學
        (4) 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
        (5) 土壤環境學與生物修復技術
        (6) 生物制能(氫能、酒精、甲烷)理論與技術


    2019年度貴州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日舉行,周少奇、陳肖虎獲省最高科學技術獎!

    9月2日,記者從貴州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度貴州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將于9月3日在貴陽舉行。今年科技獎勵大會共評出五大類、111項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其中,授予周少奇、陳肖虎省最高科學技術獎,評出省自然科學獎32項、技術發明獎2項、科技進步獎73項、科學技術合作獎2人

    作為2019年度最高科技獎的獲得者,貴州科學院的周少奇教授,率先提出污水生物脫氮除磷的原創理論,突破城市及農村污水、河道湖泊污染治理等關鍵技術,實現了從基礎理論到產業化應用的全鏈條創新,為貴州環保技術進步和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另一位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貴州大學的陳肖虎教授,長期耕耘于教學科研一線,首創磷礦伴生碘資源回收工藝,解決了原料濃度低導致氧化反應時間長的工業“瓶頸”難題,使缺碘的貴州,成為了我國化工醫藥行業重要的原料碘供應大省。

    獲獎項目中,獲得省自然科學獎占比近30%,涌現出一批在基礎理論和前沿技術研究方面的先進成果,貴州原始創新能力顯著提高。54項成果來自大扶貧、大數據和大生態領域,占比超50%,彰顯了科技聚焦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的作用;46項獲獎成果緊扣貴州十大工業產業,重點解決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顯示出創新成果助力產業轉型升級;36項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態環境建設,對“科技讓生活更美好”做出了詮釋;獲獎人員45歲以下的占到59.6%,中青年科技人員已成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2019年度獎勵的科技成果,是對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改善民生福祉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生動描繪,通過一系列集中反映貴州科技創新工作聚焦同步小康、重大科技需求、國民經濟主戰場的科技創新成果,助推貴州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文/張凌 賴盈盈圖/曠光彪編輯 劉娟編審 楊儀 施昱凌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中县| 五大连池市| 中江县| 平罗县| 亚东县| 泰顺县| 疏附县| 彭泽县| 中牟县| 祁东县| 双流县| 江川县| 迁安市| 峨边| 嵩明县| 筠连县| 汝城县| 龙门县| 庆云县| 弋阳县| 汾西县| 宾川县| 南雄市| 抚远县| 楚雄市| 新蔡县| 高平市| 吴川市| 定州市| 凌云县| 绥滨县| 兴山县| 瑞丽市| 涿鹿县| 石狮市| 丰城市| 河源市| 汶川县| 昌都县| 呈贡县| 荣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