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城鎮(zhèn)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六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固廢大會、工業(yè)污泥大會、滲濾液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yè)廢水處理大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水業(yè)人物 » 正文

    尹大強----同濟大學環(huán)境學院 教授、副院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02-18  瀏覽次數(shù):2382
    核心提示:尹大強,同濟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首批教育部優(yōu)秀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首批江蘇省“青藍工程”青年學術帶頭人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城鎮(zhèn)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六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固廢大會、工業(yè)污泥大會、滲濾液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yè)廢水處理大會)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城鎮(zhèn)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六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固廢大會、工業(yè)污泥大會、滲濾液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yè)廢水處理大會)
    尹大強

    尹大強,同濟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首批教育部優(yōu)秀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首批江蘇省“青藍工程”青年學術帶頭人,首批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A類),上海市領軍人才。現(xiàn)擔任長江水環(huán)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水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主題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學部環(huán)境化學學科評審專家;兼任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副主編、《生態(tài)毒理學報》副主編和J. Environmental Science編委等國內外學術職務。研究方向:環(huán)境化學品與健康風險,主持完成了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科技專項項目、973課題、863課題、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和重點基金子課題以及國際合作、上海市重點基金等,已發(fā)表論文250余篇,其中SCI收錄150篇,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3項,出版《環(huán)境生物學》等教材5部,獲得省部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1998年榮獲首屆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青年科技獎,2012年榮獲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第九屆“優(yōu)秀環(huán)境科技工作者”獎。


    職  務: 教授

    博士/碩士導師: 博士生、碩士生導師

    辦公室電話:021-65982688

    電子郵箱: yindq@tongji.edu.cn

    所在系所(部門):環(huán)境科學系

    主要研究方向:

    [1] 環(huán)境化學污染物生態(tài)毒理效應和生態(tài)風險

    [2] 飲用水高風險污染物篩選和健康風險評價

    [3] 水生態(tài)修復原理與方法

    主講課程

    本科《環(huán)境毒理學》、《環(huán)境生物學》;碩士研究生《分子生態(tài)毒理學》、博士研究生《生態(tài)風險評價》

    校內外學術及行政兼職

    ★ 同濟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長江水環(huán)境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 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科技專項飲用水主題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學部第十三屆評審專家;科技部P3實驗室生物安全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

    ★ 教育部優(yōu)秀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2000)、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002)、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A類,2003)。

    ★ 中國化學會環(huán)境化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水環(huán)境分會常務理事、長江流域環(huán)境保護專委會(第二屆)副主任委員、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專業(yè)委員會(第一屆)。

    ★《生態(tài)毒理學報》副主編、《植物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學報》、《環(huán)境化學》等編委。

     

    教育經(jīng)歷

    1979.09-1983.07 本科 南京大學 生物學專業(yè)

    1985.09-1988.07 碩士 南京大學 環(huán)境科學專業(yè)

    2000.09-2002.12 博士 南京大學 環(huán)境科學專業(yè)

     

    工作經(jīng)歷

    1983.08-1988.09 南京大學環(huán)境科學系 助教

    1988. 10-1993.09 南京大學環(huán)境科學系 講師

    1993.10-2001.09 南京大學環(huán)境科學系 副教授

    1994.08-1995.09 美國杜克大學 高級訪問學者

    1998.02-1999.02 英國國家水研究中心 合作研究員

    2001.10-2006.09 南京大學環(huán)境 學院 教授、副院長

    2006.10至今 同濟大學環(huán)境學院 教授、副院長

    教學情況

    本科《環(huán)境毒理學》、《環(huán)境生物學》;研究生《分子生態(tài)毒理學》,博士生《生態(tài)風險評價》

     

    科研項目

    目前已主持國家科技部、環(huán)保部、教育部等科研項目19項,已完成17項。

    近5年來的主要科研項目如下:

    [1] 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資助“三峽庫區(qū)污染物-水-沉積物互相作用關系及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2010DFA91800)。起止時間: 2010.01 -2013.01;負責人。

    [2] 國家環(huán)保部水專項“長江下游地區(qū)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集成與工程示范”(2008ZX07421)。起止時間: 2008.01 -2011.12;負責人。

    [3] 國家環(huán)保部水專項“城市河湖水系污染控制與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技術研究及工程示范(2008ZX07316-004-01)。起止時間: 2008.01 -2011.12;負責人。

    [4] 國家自然科學金面上項目“環(huán)境暴露水平典型四環(huán)素類抗生素胚胎致畸效應與化學機制”(20777055)。起止時間: 2008.01 -2010.12;負責人。

    [5] 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 “基于基因調控網(wǎng)絡(GRN)的典型內分泌干擾物發(fā)育毒性機制研究”(20110072110021)。起止時間:2012.01 -2014.12;負責人。

    [6]上海市科委上海市重點基金“典型水環(huán)境PPCPs的環(huán)境過程和生物效應”(08JC141890)。起止時間:2008.10 -2010.09;負責人。

     

    代表學術論文

    目前已經(jīng)在國際主流學術期刊上發(fā)表SCI論文71篇,近幾年代表性論文如下:

    [1] Hu, X. L.; Chen, Q. Q.; Jiang, L.; Yu, Z. Y.; Jiang, D. L.; Yin, D. Q. *, Combined effects of titanium dioxide and humic acid on the bioaccumulation of cadmium in Zebrafis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1, 159, (5), 1151-1158.

    [2] Jiang, L.; Hu, X. L.; Yin, D. Q. *; Zhang, H. C.; Yu, Z. Y., Occurrence,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antibiotics in the Huangpu River, Shanghai, China. Chemosphere 2011, 82, 822-828.

    [3] Chen, H.; Xu, Z.Y.; Wan, H.Q. ; Zheng, J. Z.; Yin, D. Q.*; Zheng, S. R., Aqueous bromate reduction by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ver Pd/Al2O3 catalysts. 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2010, 96, (3-4), 307-313.

    [4] Yin, D.Q.; Zhu, H.K.; Hu, P.; Zhao, Q.S., Genotoxic effect of 2,4,6-trichlorophenol on p53 gene in zebrafish liver.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2009, 28, (3), 603-608.

    [5] Jiao, S.J.; Zheng, S. R.; Yin, D.Q. *; Wang, L. H; Chen, L.Y., Aqueous photolysis of tetracycline and toxicity of photolytic products to luminescent bacteria. Chemosphere 2008, 73, (3), 377-382.

    [6]Yin, D.Q; Gu, Y.; Li, Y.; Wang, X.L.; Zhao, Q.S, Pentachlorophenol treatment in vivo elevates point mutation rate in zebrafish p53 gene. Mutation Research-Genetic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utagenesis 2006, 609, (1), 92-101.

     

    獲獎及專利

    [1] “典型污染物環(huán)境化學行為、毒性效應與早期預警方法”,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1年,國務院頒發(fā)),排名第三

    [2] “典型污染物毒性效應機制與早期預警方法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2009年)

    [3] “湖泊富營養(yǎng)化過程與藍藻水華暴發(fā)機理研究”, 環(huán)境保護部科學技術一等獎(2009年)

    [4] “小城鎮(zhèn)環(huán)境保護關鍵技術研究及設備開發(fā)”,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年)

    [5] “稀土元素環(huán)境化學行為及其對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04年)

    [6] “環(huán)境生物學系列課程改革與教材建設”,江蘇省高校教學成果一等獎(2000年)

    [7]首屆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青年科技獎(1998年)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yè)網(wǎng)/>
</div>
<div   id= 
     
    [ 行業(yè)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yè)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梨树县| 随州市| 阿拉尔市| 长沙市| 咸宁市| 日土县| 舞钢市| 津南区| 姚安县| 临夏市| 长丰县| 德阳市| 星座| 长子县| 赣州市| 莱芜市| 江安县| 即墨市| 新龙县| 田东县| 盐边县| 资溪县| 崇明县| 丰都县| 文成县| 阿尔山市| 武强县| 民和| 柳州市| 临猗县| 定日县| 沅陵县| 调兵山市| 鲁甸县| 辛集市| 拜泉县| 景德镇市| 汶川县| 岚皋县| 孝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