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第五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濕垃圾處置設備環保達標問題需重視 上海濕垃圾處置技術多元化,但很多設備在廢水達標、臭氣處理方面有欠缺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2-04  瀏覽次數:96
    核心提示:濕垃圾處置設備環保達標問題需重視 上海濕垃圾處置技術多元化,但很多設備在廢水達標、臭氣處理方面有欠缺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排水管網大會(水環境綜合治理)邀請函(污水千人大會同期會議)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濕垃圾處置設備環保達標問題需重視

    上海濕垃圾處置技術多元化,但很多設備在廢水達標、臭氣處理方面有欠缺

     作者:丁波 蔡新華來源:中國環境報

      中國環境報見習記者 丁波 記者 蔡新華 上海報道 上海實施垃圾分類一年多,濕垃圾處置現狀如何,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記者從日前舉辦的長三角生態綠色發展專題論壇濕垃圾處理技術研討會上獲悉,上海垃圾分類的達標率已經達到95%,濕垃圾的產生量已經達到每天9428噸,約占垃圾總量1/3;預計到“十四五”末期,上海市濕垃圾總量將控制在每天9000噸,集中處理量約每天6050噸,還剩有1/3需要通過一些就地就近小型設施來予以處理解決。

      據了解,目前濕垃圾處理集中處置技術主要有厭氧生化處理和好氧堆肥處理兩種方式;分散處置技術趨于多元化,有資源型生物處理機技術、減量型生物處理機技術、物理減量型技術、微生物厭氧發酵產沼技術、水熱氧化劑制腐殖酸肥料技術以及生物處理技術等多種方式。

      濕垃圾處置小型設施在上海乃至長三角有很大市場。 但行業形成規模的背后,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突破解決。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科技信息處處長錢杰對行業現狀分析指出,濕垃圾處理能力與效率亟待提升。國內每天每噸濕垃圾的產沼量只能達到70m3-80m3,產出的沼本身不能滿足自身運營,需要另外貼電進去,還未能做到產沼發電。

      產沼腐蝕度欠缺也是存在問題的重要方面。不少大型、小型設備,產生的沼渣還要自然堆肥放上一個月左右,進行二次堆放以后才能夠達到要求。需要建立相應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體系。此外,隨著環保監管越來越嚴,很多設備在廢水達標、臭氣合格等方面還有欠缺,注重完善工藝的同時環保達標也成為重點問題。

      “濕垃圾處置資源化利用的產品出路仍未解決。”錢杰拿現在的主流技術——厭氧產沼技術舉例說,現在最多產生的沼渣量大約5%-20%,沼渣的資

      源化做成有機肥,最終的出路也是低價值的。

      在研討會現場,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的金放鳴教授介紹的水熱資源化濕垃圾技術備受關注,這種技術模擬地球碳循環過程,在特定的高溫高壓環境中,加速濕垃圾中的生物質有機物分解,將其轉化為腐殖酸、甲酸、乙酸、乳酸等高附加值產品。蔬菜類、肉類、魚類、脂肪類等垃圾都能處理。餐廚垃圾進入濕垃圾處理新裝置,固態與液態腐殖酸肥料出來,不產生任何廢渣,也沒有臭味。

      “水熱資源化技術具有占地少、速度快、無三廢、產品經濟價值高等優勢。”金放鳴介紹道,裝置日處理100噸的裝備占地只有60平方米,一小時內就能完成處理。產生的“廢水”含有大量有機質和其他營養物質,是高品質的液肥,可直接用于農作物施肥或水產養殖;固體“廢渣”是腐殖酸原粉,經過加工后可以用于土壤污染修復、沙化地修復等。

      研討會現場,江蘇、浙江、安徽等地相關領域專家對濕垃圾處置相關問題和水熱資源化濕垃圾技術展開了討論。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凯里市| 娱乐| 会宁县| 兖州市| 九寨沟县| 洪洞县| 新平| 象州县| 吉林省| 康乐县| 郧西县| 天气| 凌云县| 和静县| 永吉县| 沅江市| 虹口区| 肥东县| 奉节县| 前郭尔| 新巴尔虎右旗| 成都市| 吴川市| 灵宝市| 微山县| 通榆县| 彰化市| 唐山市| 略阳县| 甘泉县| 广丰县| 天祝| 利津县| 法库县| 南阳市| 织金县| 石楼县| 漠河县| 宝兴县| 六盘水市| 内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