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進一步加強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的通知
鄂建〔2018〕8號
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住建委,武漢市環保局、鄂州市水務局: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四個三重大生態工程”工作部署,進一步強化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消除工程質量安全隱患,杜絕“豆腐渣”工程,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健全完善鄉鎮生活污水治理質量安全管理監督體系
(一)嚴格落實責任主體質量安全管理責任。工程建設單位承擔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質量安全的首要責任,應積極、全面履行質量安全管理責任義務。施工總承包企業、EPC總承包企業以及設計施工聯合體、監理企業均應督促項目部建立現場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并確保有效運轉,確保投標承諾的管理人員到崗到場。要充分發揮監理作用,監理企業在每一個鄉鎮必須安排至少一名專職監理員,一名監理員不得同時負責兩個鄉鎮的監理工作。企業質安責任部門應定期對項目部質量安全管理情況進行檢查,在質量計劃或會議紀要中明確企業、項目部對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檢查的頻次、范圍和重點,企業、項目部在現場檢查后均應留置書面檢查和整改書面紀錄備查。鄉鎮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參建各方要定期對管網、廠區等各施工階段的建設質量進行聯合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匯總分析,提出解決方案,檢查分析情況與處理結果應形成文字記錄。
(二)強化監督管理責任。鄉鎮生活污水工程具有點多面廣、施工不可逆等特點,出現質量問題處理困難,返工代價巨大,要求所有鄉鎮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全部納入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范圍。各級住建部門和鄉鎮污水治理責任部門要針對項目實施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具體實施方案,明確主體責任、組織結構、人員組成、監督范圍,并細化檢查方法、頻次等內容。建立工程質量檢查月報制度。各縣(市、區)每月開展所屬鄉鎮全覆蓋檢查,市州按一定比例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性質嚴重的按規定予以處罰。各地不得以鄉鎮生活污水專班日常巡查工作代替質量安全專項檢查抽查。各市州于每月10日前將檢查抽查情況報送省廳污水專班,省廳將每月進行排名通報。
二、強化鄉鎮生活污水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措施
各地要充實和加強監督力量,強化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質量安全監管。一是規范監督程序。按照“程序清晰、職責明確、行為規范”的要求,細化質量監督內容,統一監督工作程序,規范質量監管行為,督促落實各方主體責任,實現監督管理工作常態化、標準化。各縣(市、區)負責鄉鎮污水質量安全監督機構均應制訂工程監督方案,進行監督交底。根據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特點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監督程序、要點開展監督巡查,日常監督巡查記錄及下達的整改通知單實行閉合管理,對深基坑、高大模板等重點部位、關鍵工序增加監督巡查頻次,督促組織地基與基礎、主體結構分部工程質量驗收并對驗收進行監督。二是創新監督手段。建立“專業監督、第三方監督、群眾監督”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各縣(市、區)應組織各鄉鎮選聘至少兩名群眾義務監督員,可在有責任心的退休老干部、老教師、老技工和熱心群眾中選聘,名單、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應錄入信息系統。各地在質量安全檢查中,應聽取群眾義務監督員的意見。第三方專業機構監管人員、群眾義務監督員在現場檢查和核實相關舉報時,對發現的問題拍照留存,及時提交當地住建主管部門。
三、嚴格執行設計和施工規范
省廳編制了《湖北省鄉鎮生活污水質量常見問題防治手冊》并組織開展了專家巡講,各地要研究本地地質、管網分布等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風險防控措施,將培訓內容落到實處。對省廳近期質量安全市場綜合大檢查中發現鄉鎮生活污水較多的問題,要舉一反三,迅速對照檢查整改到位。
(一)嚴格落實施工規范要求
1、嚴格檢查井施工工藝。磚砌檢查井嚴禁先砌井壁后再澆筑砼底板,實壁管與檢查井連接處要做好防滲漏處理。檢查井、爬梯應按設計大樣或引用圖集施工,確保井壁厚度和爬梯材質。檢查井內、外壁都要粉刷到位,且平整光滑,砌筑或粉刷完畢后,須待其強度達到設計規定的要求后,方可回填。監理工程師必須進駐施工現場,所有隱蔽工程均須進行隱蔽簽證,未經簽證的分部、分項工程,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嚴格控制管道安裝工藝。管道鋪設嚴禁帶水作業,不得邊開挖溝槽邊鋪管,禁止將管推進溝槽就位。管道鋪設時,管材插口應順水流方向,承口應逆水流方向安裝,安裝宜從下游往上游方向進行。與檢查井連接時,帶承口的短管放在檢查井的進水方向,帶插口的短管放在檢查井的出水方向。
3、嚴格進行管道閉水試驗。閉水試驗應在管道回填前進行,試驗管段應按不同管徑分井段進行,串連不得多于5個井段。閉水試驗前,應在試驗段管道灌水浸泡12小時后,觀察檢查井井身、管道及管道接口外露處有無滲漏。
4、嚴格控制回填質量及覆土厚度。除按規范要求均勻回填、分層壓實外,溝槽基坑內嚴禁在有雜物、建筑垃圾、積水未排除的情況下回填,嚴禁使用淤泥質土,用推土機一次性推入。為確保管道的安全和長期運行,覆土厚度應嚴格遵循規范要求,覆土厚度確有困難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應在管道外按設計要求采取保護措施。
(二)開展鄉鎮生活污水工程質量標桿示范建設。按照“質量標準樣板化、方案交底可視化、操作過程規范化”的要求,對污水管網大規模開展前,對管道基礎、管道接口連接等主要分項工程,井壁內外粉刷、覆土分層回填等關鍵工序做實物樣板,確定工藝,結合實物進行技術交底,實施標準化施工,并結合信息系統錄入,樹立本地質量標桿示范點。各縣(市、區)必須選擇一個鄉鎮建設不少于三個井段的管線樣板示范段,8月15日前完成,及時組織觀摩學習。樣板段范圍內的所有管線、管井均為示范內容,管線需分段展示溝槽、基礎、管線鋪設、回填等實物內容,在不同的管井分別展示線井搭建、內外粉刷等內容。有多種管網建設形式的需要相應建設樣板示范段。示范段展示期間,應做好安全應急管理。縣級樣板示范段的建設納入考核內容,須留存不同工序分段展示的照片及組織交流學習的影像資料備查和供持續觀摩學習。鼓勵以鄉鎮為單位建設樣板示范段。
(三)及時整理工程資料。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資料管理應貫穿項目實施的全過程,尤其要注重施工過程中日常記錄和質量檢驗檢測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工程資料須包括設計、施工、監理等各環節工作的紙質文檔、電子文檔、影像資料和圖片等。現場施工、監理應按規范表格填寫收集整理歸檔,資料應簽章齊全,與工程同步,主要保證資料及驗收資料應收集整理于施工現場項目部備查。還應按《關于加強全省鄉鎮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建設信息檔案管理的通知》(鄂建辦〔2018〕173號)進行平臺錄入。各地污水項目設計通過施工圖審查后,應及時在省鄉鎮生活污水治理信息管理系統(以下簡稱“信息系統”)中更新污水廠規模、管網長度及投資等基礎數據,基礎數據作為工序考核的重要依據。各地的工作動態應及時發送至信息系統。
四、嚴格執行存量管網功能檢測和使用前報告制度
“十二五”期間,由于地方配套資金不到位,多頭建設等原因,多地存在污水管網配套不完善,雨污未分流等現狀,而且存在管網不連續,工藝不全,施工質量較差的管、井等現象。近期調研檢查發現,部分地區擬采取改造部分既有管網,新增部分管道的方式減少鄉鎮生活污水工程總體投資。對既有管道,需要改造繼續使用的,各地鄉鎮生活污水治理責任部門應嚴格按照《湖北省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指南》要求,結合本地雨污分流的實際情況,對既有管網可能存在的淤塞、滲漏、破損等情況進行排查摸底和評估,并及時向當地政府報告,提出維修改造的方案并組織實施,治理好“跑、冒、滴、漏”問題后再投入使用。對分支走向不明、無法驗證質量或井體、接頭破損已存在明顯滲漏的既有管網,不得使用。應確保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管網系統的完整性及運行的有效性。
五、加強施工安全管理
參建各方要堅決擯除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標準低、要求松的麻痹思想,嚴格按照高溫、有限空間等作業規程施工,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及時整改落實。要高度重視溝槽、基坑和高大模板施工安全,嚴格按照規范和省廳文件要求進行溝槽和基坑支護、模板支撐設計和施工。嚴格執行《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實施《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有關問題的通知》(建辦質〔2018〕31號)。溝槽、基坑開挖前必須先調查現場實際情況,包括水位、周邊房屋、既有管網、溝渠、山體及地質災害情況等,編制施工方案和應急措施,按程序審批后實施。嚴格執行技術規范,開展模板支撐體系所使用鋼管、扣件等建筑周轉材料進場驗收和見證取樣復檢。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到崗履責,特種作業人員持有效證件上崗。
六、相關工作要求
請按以下要求,及時報送相關資料:
(一)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實施方案。各市州方案與各縣(市、區)匯總方案請于8月15日前分別報送廳污水專班和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
(二)樣板示范段信息。請各市州組織開展管網樣板示范段建設,工作情況與各縣(市、區)示范段起止管井編號匯總等信息請于8月15日前報送廳污水專班。
(三)月度質量安全檢查抽查情況。請各市州每月10日前報送廳污水專班,首次報送為8月10日前。
(四)存量管網功能評估情況。請各市州8月15日前報送廳污水專班。
聯系人:張巍,027-68873786,13986058608
郵箱:hbwszl@163.com
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18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