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洗澡消毒”能變廢為寶 “產品化”是根本出路
2017-08-07 07:38:47 來源: 經濟參考報
我國污水處理率已超過90%,但處理污水后產生污泥的處理率不高,全國范圍內“重水輕泥”的現象嚴重,尤其是污泥產品出路問題一直限制著污泥好氧發酵行業的發展。記者近期采訪發現,我國正在加速推進污泥處置產品化,為污泥的資源化利用創造條件。業界認為。只有污泥處理處置“產品化”,并最終推向市場,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污泥的出路。
“重水輕泥”
污泥處理成行業短板
污水處理一直是環境治理熱點,近年來,全國污水處理率已超過90%。但在污水處理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污泥,其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質,但因處理技術的欠缺,污泥成為亟待解決的行業難題。全國范圍內“重水輕泥”現象嚴重,對于處理污水后產生污泥的處理率不高,在不少地方,污泥通常被運送到市郊進行簡單填埋處理。
根據我國“十二五”期間制定的規劃,全國規劃建設城鎮污泥處理處置規模每年518萬噸。但是,在五項任務“管網、污水處理廠新建、村鎮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污泥處理處置和再生水”中,只有污泥處理處置的任務未完成,污泥處理處置之路任重而道遠。
“當前污泥處理的主要手段有填埋、焚燒、資源化處理利用。”湖北襄陽國新天匯能源有限公司的工程師介紹,目前在一些歐洲國家,污泥處理的厭氧、干化焚燒等相關技術應用非常成熟,但是成本較高。在國內,一些地方的污泥處理仍然采用填埋的方式,缺乏正規處理途徑。
據環保人士分析,污泥是我國目前城鎮最主要的固體污染源之一,含大量病毒、病原體、微生物和重金屬等復雜有害成分。若污泥處理不當,如隨意填埋或堆放,將嚴重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周邊環境衛生和污染空氣,滋生病蟲害,帶來非常惡劣的環境二次污染問題。不少被污泥垃圾“包圍”的村莊成了“癌癥村”或村民被迫搬離。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污泥處理的資源化利用成本過高是行業主要制約因素。據了解,僅僅是污泥輸送階段,就成為限制污泥好氧發酵大規模連續運行的關鍵環節。因為在整個污泥處置過程中,污泥運輸是整個好氧發酵工藝中人員配置最多、勞動強度最大、自動化程度最低的環節。
推動“產品化”
污泥處理才有出路
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會長楊向平說,污泥處置只有“產品化”,并最終推向市場,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污泥的出路。他提議將我國之前污泥處置“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提升為“五化”,即再加上“產品化”。
記者在占地30畝的國新天匯能源有限公司襄陽污泥處理廠看到了一種污泥處理方式,據悉,這一處理方式在國際上的無害化處置技術中環保標準和技術水平都處于領先地位。具體做法就是,污泥和餐廚垃圾在集中收運后,經過低能耗170℃的高溫熱水解“洗洗澡”,進行消毒除臭。然后再進行高濃度的中溫厭氧消化,這一過程就像是“煉仙丹”,需20天,在這一過程中,總固體約30%至40%的污泥會被“消化吃掉”。
至于剩下的“硬骨頭”沼渣,會經余熱干燥后“變身”成為有機污泥顆粒,利用余熱和太陽能干化所消耗的能量僅為傳統熱干化方式的1/4,大大降低了干化成本。
這些有機污泥顆粒最終呈均勻黃豆大小,每天產生的60噸有機污泥顆粒得到土地再利用,用于土壤改良、園林綠化。而產生的沼氣也“跑不了”,經提純、壓縮后,生成綠色環保的CNG生物質燃氣,供市區出租車使用。
記者在現場嗅不到異常的氣味,也看不到多余殘留的渣土,污泥垃圾被處理得干干凈凈。工廠旁的樹林里,苗木吸收著有機沼肥,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在這里,通過能源回收、資源化利用,可實現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6萬—8萬噸,通過生物質燃氣利用,相當于每年節約標煤5500噸。
為了推動污泥處置產品化、破解污泥處置運輸瓶頸難題,北京中科博聯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運營總監唐洪波說,我國當前已探索基于物聯網和工業4.0的思路建設,集污泥智能化輸送、智能化發酵、智能化除臭、智能控制平臺和資源化于一體,實現了好氧發酵過程的智能控制和無人值守,可大幅度改善操作環境,降低人工成本,控制污泥設施的環境二次污染問題。
據介紹,這一項目應用了全球首創的自動進出料機器人,嵌入自動定位、遠程監控、人機交互等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無人值守、精準進出料、遠程智能化控制。自動進出料機器人填補了污泥智能輸送的空白,打通了污泥好氧發酵工程全自動化控制的瓶頸。
專業人士建議,污泥處理設備是污泥處理產品品質的重要保障,要采用工業化發展的模式,并注重設備的穩定化、可靠化、標準化。
污泥產業化
需多方發力創新模式
為緩解污泥產量和污泥處理能力滯后的矛盾,我國近年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規劃。目前,我國污泥處理的技術路線和產業政策正逐步得以明晰,產業化和市場化即將啟動。
專家表示,如今污泥處置越來越受到重視,污泥處置的技術、政策及運作方式在不久的未來將有所突破,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在政策推動下有望進入快速增長階段。
為了探索污泥產品出路問題,當前業界的一些污泥處置企業正在嘗試“工程總承包+托管運營”商業模式。就是要發揮專業企業的技術優勢,采用專業企業的工程技術,建設完成后并由專業企業進行托管運營,以此降低運營成本,為業主經營減輕困難和風險,避免出現工程運行不正常甚至閑置的“曬太陽”工程。
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副理事長陳同斌表示,建議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這一模式,提高工程的質量和運行效率,促進污泥處理處置行業健康發展。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章林偉則建議,污水處理系統還需要提高污水處理廠進水COD濃度,為污泥的資源化利用創造條件,最終實現“污泥從哪里來回哪里去”。
多位專家表示,污泥處理要始終把無害化和控制環境風險放在首位,采用先進、成熟的技術工藝,逐步推進實現全國各地污泥100%“五化”處理。

將本文轉發到朋友圈和3個以上專業群,贈送
中國給水排水2015-2017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1本)+中國給水排水雜志2本,數量有限,先轉發先得。轉發后再微信平臺留下公司名稱,地址,聯系人,手機等信息即可。
2018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請提前報名,限800人)
時間:2018年4月
地點:保定 雄安新區
組織機構
主管單位: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主辦單位:
《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有限公司
艾爾旺新能源環境有限公司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施維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威立雅水務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國美(天津)水技術工程有限公司
蘇伊士新創建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管理辦公室
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污泥安全處置與資源化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污泥處理處置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中國水協
中國給水排水戰略聯盟
中國污泥處理處置戰略聯盟
中國給水排水品牌委員會
全國排水委員會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戰略合作微信平臺:
(微信名稱:water8848微信號:cnwater8848 )
(微信名稱:中國給水排水 微信號:cnww1985 )
支持媒體:中國建設報、中國水業網( www.guoyuyd.com )、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網站(www.watergasheat.com)、亞洲環保雜志 、中國水網、水世界-中國城鎮水網、水處理技術雜志、供水技術雜志 等
為貫徹落實國家在經濟發展中對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新要求,醞釀多年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頒布。該計劃強調水質、水量和水生態的一體化管理,預計到2017年中國水處理投資可達2萬億元。 隨著水行業企業迎來發展黃金時代,2017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八屆)也將進入發展新階段。
近年來,隨著我國污水處理能力的快速提高,污泥量也同步大幅增加。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設市城市、縣(以下簡稱城鎮,不含其它建制鎮)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4063座,污水處理能力達1.78億立方米/日,年產生含水量80%的污泥5000多萬噸。“水十條”規定,地級及以上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應于2020年底前達到90%以上。而根據調研結果顯示,我國污水處理廠所產生的污泥,有80%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污泥隨意堆放及所造成的污染與再污染問題已經凸顯出來,并且引起了社會的關注。社會的關注促使國家不得不對污泥的處理處置重視起來,國家的重視又促使了污泥處理處置市場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住建部明確要求:各地要按照“綠色、環保、循環、低碳”的污泥處置技術路線,督促落實城市人民政府規劃建設的主體責任,合理選擇工藝,加快設施建設。各級排水主管部門要依法加強監督檢查,督促污泥處理處置單位嚴格按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要求,對污泥去向、用途、用量等進行跟蹤、記錄和報告;對非法污泥堆放點要一律予以取締,不滿足防護要求的污泥臨時堆放點要限期完成達標改造;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轉移、傾倒、處置污泥的,要嚴格依法處罰。要打通污泥無害化產物的出路,“以資源化帶動產業化”,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和運營。對于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發展有重要指導意義。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水平,了解國內外污泥處理處置的現狀、前景與發展趨勢,切實達到污泥無害化、減量化、穩定化、資源化的要求,避免由此引起的二次污染,《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聯合艾爾旺新能源環境有限公司、上海施維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威立雅水務工程(北京)有限公司、國美(天津)水技術工程有限公司、蘇伊士新創建有限公司、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中國水協 等單位決定舉辦“2018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九屆)”。屆時將邀請有關單位領導和專家到會作主題報告,針對污泥處理處置的標準實施、成熟工藝及設備運行經驗、污泥處置政策等問題進行解答和研討交流,同時為相關單位搭建推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與綜合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平臺。
本次會議將邀請住房與城鄉建設部領導;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領導;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領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行業內和國內的知名專家、學者;會議同時將邀請全國排水行業設計、科研、運營單位、建設單位的領導、知名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國內外知名企業參會并作學術交流。
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于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別在秦皇島、青島、大連、上海、長沙、宜興、天津、北京舉辦了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污泥處理處置高級研討會,此次是第九屆,在大家的關心和支持下,它已成為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規模最大的污泥處理處置行業會議。
一、大會運作原則和目標
本屆大會按照專業化、高規格、高水平的要求,突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特色。
邀請污泥處理處置各個研究方向的知名專家學者和主流單位代表,辦成中國規模和影響力最大、最專業的行業盛會。
二、大會形式
本屆大會以會議研討交流為主(約40多個專家報告)和現場參觀典型工程 為輔助的形式。
三、大會征稿主題:
1、各地城鎮污泥處理處置的概況及規劃(工程信息和工程實例介紹);
2、城鎮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標準解讀及政策探討;
3、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的設計經驗;
4、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研究與工藝選擇;
5、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管理經驗探討;
6、污泥生物堆肥與土地利用技術及工程實例;
7、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干化技術研究與應用;
8、流化床污泥焚燒爐技術及應用;
9、熱電廠、水泥廠等工業領域摻燒城市污泥的應用實例;
10、污泥厭氧發酵/工業化生物制氣技術與裝備;
11、污泥中溫厭氧消化技術與裝備;
12、污泥固化穩定化技術與裝備;
13、國內外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及工程實例,設計經驗,調試、運行管理經驗等;
14、高效污泥脫水技術與裝備;
15、污泥輸送技術與設備;
16、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調研報告和市場分析;
17、自來水廠污泥的處理及處置;
18、工業污泥處理及處置/工業園區污水污泥處理處置;
19、國家“十三五”城鎮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規劃的總體思路及投資熱點;
20、污泥干餾,污泥碳化,污泥減量化、資源化利用技術及工程案例;
21、剩余污泥源頭減量生化技術、設備與工程案例;
22、污泥重金屬穩定技術、設備與工程案例;
23、其他相關主題(如除臭、滲濾液處理等)。
四、參會人員
1、政府管理部門:建設廳、城建局、各地建委、水務局、環保局(廳)、排水處、海綿辦、開發區管理部門、各地方河湖長單位等。
2、行業協會: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中國低碳產業聯合會、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各地學會、協會等
3、設計單位: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院、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院、中國市政工程西南南設計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廣州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等。
4、高校(研究院): 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同濟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學院、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
5、各地水務、污泥投資建設運營單位:天津創業環保集團、北控水務集團、北京城市排水集團、北京首創、北京碧水源、啟迪桑德、天津水務集團、成都市興蓉環境、安徽國禎環保、深圳市水務(集團)、上海城投水務、重慶水務集團、東莞市水務投資、廣州市水務投資集團、南京水務集團、杭州市水務集團、武漢市水務集團、沈陽水務集團、廈門水務集團、珠海水務集團、山東水務發展集團、青島水務集團、濟南水務集團、上海巴安水務、中環保水務投資、昆明滇池水務、云南水務、中國水務集團、中國水務投資、粵海水務、威立雅水務、蘇伊士環境集團、中法水務投資、中國光大水務、貴州水務、海口市水務、華衍水務、天津華博水務、中環水務集團、成都排水、首創愛華市政環境、重慶康達環保等。
6、污水、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和設備工程公司等。
五、企業贊助方案
1、聯合主辦單位:15-20萬元。
2、協辦單位:6萬元。
3、大會上發言(20分鐘):文章發表2-3篇,1-2個參會代表,發資料,現場易拉寶1個等共計2萬元。
3、會場外集中展示區展示桌(2萬元每個,含1-2人參會費)。
4、其他贊助方式(如禮品、晚宴、抽獎獎品等),按實際發生金額支付。
5、會議論文集廣告:封底16000元;封二12000元;封三10000元;前彩插首末頁:13000元/頁;前彩色插頁:8000元/頁。
有意贊助或在會上進行交流、宣傳的水務、工程公司、設備廠家等可與編輯部聯系(022-27835639,13752275003 王領全)。
六、參會和住宿
會務費:
普通參會人員(設計院、水務公司、政府部門)為2300元/人(含會務、資料、場地、用餐、參觀考察等費用);2018年2月28日前返回參會回執并匯款的普通參會人員為2000元/人;設備工程技術企業參會人員為2900元/人;2017年2月28日前返回參會回執并匯款的設備廠家參會人員為2600元/人。
注:需要現場或者提前領到發票的參會代表,請提前將會務費匯款到雜志社
(收款單位:《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有限公司;開戶行:建行天津河西支行;
賬號:1200 1635 4000 5251 9625)。
(酒店房間緊張,請提前回執、預訂房間并付款。請提前聯系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的 金晟 會計18622273726,022-27836823 辦理預定房間手續,請將預定住房費用匯款至:金晟 6217 9002 0000 4602 885 中國銀行天津分行;匯款時請注明入住參會代表姓名及單位名稱)
組委會聯系方式
聯系人 : 王領全 孫磊 任瑩瑩 彭秀華 金晟(會計)18622273726
電話:022-27835639 27835592 13752275003
E-mail:wanglingquan88@163.com cnwater@vip.163.com
傳真:022-27835592 郵編:300070
地址:天津市和平區新興路52號都市花園大廈21層
2018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高級研討會 邀請函調整板20171208.doc
2018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九屆) 參會回執(復印有效)
請參會人員認真填寫回執后,傳真和E-mail傳回,以便提前安排住宿。
傳真:022-27835592 E-mail:wanglingquan88@163.com; cnwater@vip.163.com
單位 |
|
郵 編 |
|
|||||||
地址 |
|
|||||||||
姓名 |
性別 |
部門 |
職務 |
電話 |
手機 |
E-mail |
是否 住宿 |
房間類型和數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匯款 方式 |
可提前匯會務費 收款單位:《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有限公司 開戶行:建行天津河西支行 賬號:1200 1635 4000 5251 9625
|
|||||||||
發票 信息 |
請逐項填寫發票信息,以便給您開具發票 普票:發票抬頭 ;稅號 專票:發票抬頭 ;稅號 開戶行及賬號 ;詳細地址和電話
|
|||||||||


2018年《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主辦的會議信息
1、中國給水排水2018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九屆)-(請提前報名,限800人)
2、2018年《中國給水排水》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交流會(智慧水務)(第六屆)
3、《中國給水排水》第八屆城市雨污水(黑臭水體,海綿城市)管理國際研討會
4、中國給水排水2018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高級研討會(第二屆)-(請提前報名,限800人)
5、2018年《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第十五屆年會
《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
|
戰略合作微信平臺:
(微信名稱:water8848微信號:cnwater8848 )
(微信名稱:中國給水排水 微信號:cnww1985 )
將本文轉發到朋友圈和3個以上專業群,贈送
中國給水排水2015-2017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1本),數量有限,先轉發先得。轉發后再微信平臺留下公司名稱,地址,聯系人,手機等信息即可。
![]() |
【主任委員單位】
|
![]() |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 | ![]() |
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
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副主任委員單位】
|
![]() |
上海威派格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
天津倚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
蘇伊士新創建有限公司 |
![]() |
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 |
【委員單位】
|
【聯系我們】
|
||
聯系人: 王領全 孫磊 聯系電話:022-27835639 27835592 13752275003 E-mail: cnwater@vip.163.com wanglingquan88@163.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