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2017年廣東省計劃完成1700公里中小河流治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2-14  來源:南方日報  瀏覽次數:7
    核心提示:2017年,廣東省計劃在完成1700公里年度治理任務的基礎上,力爭前3年(2015—2017年)完成80%的總治理任務。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導讀:2017年,廣東省計劃在完成1700公里年度治理任務的基礎上,力爭前3年(2015—2017年)完成80%的總治理任務。

      廣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目標,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會議把加快推進中小河流和小流域治理納入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的范疇,提出要加快推進中小河流和小流域治理,提升防災減災能力。

      對此,廣東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許永錁表示,廣東省水利部門將進一步加快中小河流的治理力度,2017年計劃在完成1700公里年度治理任務的基礎上,力爭前3年(2015—2017年)完成80%的總治理任務。深入推進落實“河長制”,建設具有嶺南特色的綠色生態水網,率先在山區五市(河源、梅州、清遠、韶關、云浮,下同)中小河流治理中試點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河湖管理能力。

      實施民生水利建設 提升防災減災能力

      許永錁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把水利作為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內容,擺在八大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的首要位置,把加強基礎設施薄弱環節、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列入供給側改革補短板的重點內容。水利在惠民生、補短板方面大有作為。為了更好地補齊水利短板,惠及民生,我省實施了山區中小河流治理和村村通自來水等多項民生水利建設。

      其中,省委、省政府于2014年作出在廣東省山區五市實施中小河流治理的重大決策部署,計劃從2015年起至2020年,投入159億元,對五市集水面積在5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進行治理,使主要鄉鎮、重要村莊等防洪標準達到10年—20年一遇,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防洪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近兩年來,廣東省山區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已逾5000公里,治理后的河流防洪能力得到較好提升,在防御2016年28場暴雨洪水和9個臺風中,全省實現全年防臺風無人員因災死亡,山區五市因洪澇災害死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的年平均值,與項目未實施前5年的年平均值相比,分別下降88%和61%,發揮重大防災減災作用。

      小流域防洪能力偏低也是廣東省現階段的水利短板之一,為此,廣東省不斷加大對小流域的治理力度。目前,正在實施的88宗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概算總投資達21.61億元。截至2016年底,已開工78宗,已完工28宗,累計完成投資14.58億元,占概算總投資的67.5%。

      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也惠及大批群眾。2016年,全省15個地級市94個縣(市、區)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全面鋪開。全年完成投資49.46億元,超出年度計劃4.27億元,按期并超額完成省“十件民生實事”確定的任務。94個縣(市、區)共新增覆蓋農村自來水人口168萬人,提升農村自來水普及率2.4%,達到了85.8%,改善816萬農村居民飲用水條件。

      推進落實“河長制” 探索河道管理二維碼

      許永錁表示,全省水利部門將貫徹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今年全面完成1700公里的中小河流治理和48宗小流域綜合治理任務。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快中小河流的治理力度。”2017年計劃在完成1700公里年度治理任務的基礎上,力爭前三年(2015-2017年)完成80%的總治理任務。目前,2017年度項目142個治理河段共有82個提前進場施工,開工率達57.75%。同時,將適時啟動中小河流治理二期工程建設,把山區五市中小河流治理的經驗推廣至全省。

      “為加強中小河流建后管理,長久發揮效益。我們將按照中央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有關部署要求,大力推進河長制。”許永錁說,首先在山區五市中小河流治理中利用“互聯網+”技術深入推進落實“河長制”,探索啟用河道管理二維碼、APP等,讓群眾參與河道管理與監督。

      在小流域綜合治理方面, 2017年將計劃新增開工項目9宗,同時抓好已開工項目建設,努力完成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工作任務。

      許永錁說,省水利廳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實施“一周一例會、一月一督導、一月一廳務會議、一月一簡報”的工作措施,專題研究治理工作,加強督導檢查,壓實工作責任,強力推進中小河流治理和小流域綜合治理。同時加強部門聯系,建立聯合辦公、并聯審查、集中審批,社會參與、上下聯動、協同管理等高效審批及工作機制,形成最大工作合力,有效推進工程建設。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關鍵詞: 治理任務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陵市| 乳山市| 芒康县| 鹤壁市| 台南市| 澎湖县| 泰州市| 合川市| 遵化市| 新泰市| 碌曲县| 三门县| 泰州市| 灵丘县| 镇江市| 宣化县| 隆子县| 凭祥市| 蒲城县| 民县| 永康市| 沙雅县| 古丈县| 瑞昌市| 宁强县| 青浦区| 衡水市| 大宁县| 宜丰县| 科技| 涪陵区| 湟源县| 亳州市| 洪湖市| 从江县| 宝鸡市| 青河县| 民丰县| 江川县| 青海省|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