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開局之年“環保好聲音”——
文一波:環保企業要平臺化、垂直化發展 積極擁抱“互聯網+”
新華網北京1月18日電(張世祥)剛剛過去的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首次提出“綠色化”,位列“新五化”之一,并且將其定性為“政治任務”,由此可見,國家已經從頂層設計開始,高度重視生態環境的建設。與此同時,《新環保法》、《水十條》等相關法律法規落地實施,PPP模式熱潮開啟……2015年可謂環保產業進程的“加速年”。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環境產業經過“十二五”期間的加速發展后,“十三五”時期無疑是關鍵的攻堅階段。
為了行業健康理性發展,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2016年伊始,新華網能源環保頻道,策劃此次“十三五”開局之年環保“好聲音”邀您一起談”,旨在傾聽行業聲音,尋找行業“最強音”。
桑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文一波對新華網表示,“十二五”期間,環保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待解。
文一波分析稱,“十二五”期間,環保投資額規模劃達到3.4 萬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增長了62%,占GDP的比重仍不到2%,投入水平遠低于發達國家。從結果看,盡管我國環保投資逐年增長,污染物減排效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減排速度遠低于投資增速。其次,產業集中度仍低,大型環保企業數量市場占用率低于5%。注冊資金為5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占比超過七成,規模50人以下的占比為92%,九成企業收入不足千萬。再次,環保市場不規范,價格扭曲、低質低價等惡性競爭現象依然普遍,甚至問題越來突出,難以形成拼技術、拼質量、拼服務的良性競爭態勢。另外,環保細分領域發展不均衡。市政水務、生活垃圾處理等市場已較成熟,并趨于飽和,而黑臭水體治理、土壤修復等領域尚待發展;作為全國重點推廣的PPP模式,“落地難”問題仍然十分突出,環保企業進退為難;同時,產業結構不夠合理、區域發展不均衡,地方保護主義現象仍比較突出;“玻璃門”、“彈簧門”現象依然存在,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看得見、進不去的情況仍時有發生。最后,社會化服務程度仍比較低。
面對已然開局的“十三五”,文一波認為,環保產業產業市場總量將達歷史高點。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計劃及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將得到進一步落實,新一輪大規模環保投資即將展開。預計 “十三五”期間,環保總投資將超過17萬億元,創歷史新高,產業年增速有望達到20%以上。其次,環保企業將面臨更大監管、監督壓力。“新環保法”不僅加大對官員的問責力度,也對排污治污企業做了嚴格要求。在主管部門的嚴格監管下,低成本、低技術路線的環保企業將會被淘汰。再次,PPP、第三方治理成為主流商業模式。近年來,中央政府在不遺余力的推進社會資本進入環保領域。隨著模式的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的健全,制度設計的優化,PPP模式、第三方治理模式將成為“十三五”時期環保產業主流商業模式。第四,環保產業向全領域拓展。目前,政府向污染宣戰的決心達到歷史頂點,未來更多污染物將列入減排指標,大規模集中治理污染成為常態,加速環境治理市場需求的深度釋放,帶來一系列新的市場熱點,環保業務將向全領域拓展。與此同時,土壤修復發展迎來突破。
土壤修復市場經過多年醞釀,有望在“十三五“時期獲得突破性發展,隨著新一輪更強勁的政策如土十條的出臺和實施,將進一步打開市場空間。另外,海綿城市和地下管廊建設加速發展。過去幾年,海綿城市和地下管廊一直在逐步推進,相關建設理念在城市總體規劃得以體現,配套政策如考核指標、財政補貼辦法、建設指導細則均已出臺。“十三五”期間,海綿城市和地下管廊將加速發展,試點城市經驗將在成熟的時機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成為更廣闊的“藍海”市場。
文一波還認為,“水十條”落地,黑臭水體治理成為重頭戲。“水十條”發布后,黑臭水體治理被提上日程,從各級政府制定的治理目標來看,“十三五”期間,黑臭水體治理將成環保行業的重頭戲。其次,再生資源回收蓬勃發展。近年來,資源廢棄量快速增長,再生資源回收市場需求旺盛。據預測,2020年國內再生資源的可回收量將達到3億噸。“十三五”期間,隨著嫁接互聯網等創新型回收模式的成功應用,將帶動該產業的蓬勃發展。然后,并購潮持續并加大。隨著中國環保產業自身發展成熟,以及政策、資本等外部因素力量的推動,環保產業的并購潮必將延續,并購金額將進一步刷新,環保企業數量將逐步減少,市場集中度將大幅提高。借助并購手段,未來5年,將誕生一家或多家中國本土的千億規模的環保企業,市場格局將發生重大變革,呈現強者恒強局面。再次“互聯網+”將對傳統環保行業產生深刻影響。對于環保產業,大數據、“互聯網+”等智能技術已經成為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且應用范圍將越來越廣。未來,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與環保產業結合將越來緊密,“互聯網+”將對傳統環保行業未來必將產生深刻影響。最后,更多中國環保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經過連續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環保企業在水處理、固廢處理、大氣治理等方面已積累了豐富的建設和運營管理經驗,擁有了門類齊全、成熟可靠的技術裝備,已具備了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在未來的幾年中,越來越多的中國環保企業將加速走向國際市場。
企業始終是市場的主體,面對已經開局的“十三五”,環保企業該如何結合時局謀變?文一波認為,環保企業應該向平臺化、垂直化方向發展。未來能夠生存的環保企業,一類是大環保平臺公司,另一類是在某一細分領域形成核心競爭力的垂直化企業。環保企業需要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制定適合自身發展的戰略,形成核心競爭力。另外,環保企業也要積極擁抱“互聯網+”。當下,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已經到來。環保企業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將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與產業結合。要向實現全價值鏈的數字化轉型:消除信息孤島,實現設計智能化、制造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和服務智能化。要深入挖掘數據價值,實現顛覆性創新。發揮“互聯網+”在資源配置中的優化、集成作用,實現技術、商業模式、品牌傳播等方面的創新。
公司簡介:桑德集團是中國著名的大型專業性環保、新能源企業。業務覆蓋水務、固廢處理、環衛、再生資源、新能源等領域。在水務、固廢領域擁有集投資、研發、咨詢、設計、設備制造、建設、運營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桑德集團擁有22年環境領域實踐經驗,投資和控股了桑德國際(HK00967)、啟迪桑德(SZ000826)、湖南桑頓新能源等數十家企業。在中國投資建設、運營自來水、污水處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廠、餐廚垃圾處理廠、工業廢棄物處理廠百余個,運營和在建的鄉鎮污水處理廠超過600個,第三方專業化運營的環境設施超過100個。承擔國內外各種環境系統建設項目近千個。
桑德集團是國家重點骨干環保企業,國家重大專項研究課題的承擔企業,全聯環境商會會長單位,中國民營環保企業的標桿,2015北京最具影響力十大企業。
新春寄語:祝新華網在2016年發出傳媒最強音!
文一波:環保企業要平臺化、垂直化發展
我要評論
-
-
打印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