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yè)資訊 » 水業(yè)新聞 » 正文

    讓每棵樹都變成一個“海綿體” 建設海綿城市需要城建、園林、水務、規(guī)劃等各個部門齊心協力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5-12-06  瀏覽次數:96
    核心提示:建設海綿城市需要城建、園林、水務、規(guī)劃等各個部門齊心協力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原標題:讓每棵樹都變成一個“海綿體”

    武漢如何變身“海綿城市” 專家與市民來了場“頭腦風暴”

    讓每棵樹都變成一個“海綿體”

    本報見習記者 張希為

    每逢暴雨就要“看海”,這是長期困擾武漢人的心病。今年,武漢正式入選國家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不過許多人對這個概念還不太了解。昨天,武漢市國土資源和規(guī)劃局舉辦了主題為“海綿城市”的主題沙龍,相關單位負責人、專家學者集體到場,和熱心市民一起探討“海綿”怎么建的問題。

    一棵樹就是一個立體“海綿”

    當問及“什么是海綿城市”?到場的市民都說不上來。武漢市水務局排水處副處長劉青解釋,通俗地說,就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下雨時能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并加以利用。

    許多市民還是不太理解,城市怎么可能像海綿一樣吸水?劉青解釋,就是發(fā)揮城市綠地、道路、水系等對雨水吸納、蓄滲和緩解的作用,讓城市下雨時吸水,干旱時放水。比如城市綠地就是很重要的海綿體,還有使得雨水能夠及時下滲,能“喝水”的馬路,也就是“海綿馬路”。

    “比如說,一棵樹就是一個立體的海綿。”武漢市園林建筑規(guī)劃設計院總工程師季冬蘭給大家打了個比方,“樹葉可以用來擋雨,樹根吸收雨水,大樹就是自然界原有的海綿。” 她認為,建設海綿城市要處理好“灰色”和“綠色”的關系,既要注重基礎設施建設,也要注重綠色生態(tài)建設。

    既要建海綿體又要修路

    武漢是全國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城市,根據《武漢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武漢將開展青山和四新示范區(qū)試點工作,計劃3年投資162.9億元,到2017年,兩大示范區(qū)內澇防治標準提高到20年一遇。


    這短短3年內,試點內的居住小區(qū)、公共建筑、公園綠地和道路將海綿性改造,不少市民擔心會對生活造成影響。有市民認為,現在好多地方在修路,接下來還要建海綿體,再次開挖會加劇交通擁堵。也有人認為,現在進行的城市改造,正是建設海綿城市的絕好時機,可以“一次性”把海綿體建成。

    武漢市規(guī)劃研究院市政研究所副總工陳雄志認為,要減少建設海綿城市給市民生活的影響,一是要做好統(tǒng)籌工作,二是做好設計規(guī)劃。他建議,政府可以做好統(tǒng)籌,把多個工程集中到一起辦,例如將海綿城市建設與管線改造、雨污分流、棚戶區(qū)改造等結合起來。另外,海綿城市的設計規(guī)劃與施工都要精細。

    專家們表示,建設海綿城市需要城建、園林、水務、規(guī)劃等各個部門齊心協力,也需要市民的支持與認可。

    市民,向您報告

    讓每棵樹都變成一個“海綿體”


    來源:武漢晚報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yè)網/>
</div>
<div   id= 
     
    [ 行業(yè)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yè)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吉县| 台南市| 泰兴市| 黄梅县| 抚州市| 渭源县| 桦甸市| 治县。| 清镇市| 陇南市| 延边| 莎车县| 娄烦县| 五寨县| 运城市| 额济纳旗| 图片| 河东区| 蛟河市| 门头沟区| 铜川市| 玉屏| 兴山县| 阿拉尔市| 兰坪| 荔波县| 汝城县| 庆元县| 河西区| 红安县| 东丽区| 雅安市| 阿拉善左旗| 玉环县| 博罗县| 久治县| 古浪县| 黄骅市| 翁牛特旗| 广丰县| 新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