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訊 12月3日從上海政府網獲悉,從上海建工集團市政總院獲悉,今年上海市政總院承擔修編的國家標準《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已完成,市政總院在武漢等地設計建設的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得到國家發改委的肯定。目前,上海已在張楊路、安亭新鎮、世博園區等地建成了一定規模的地下綜合管廊,松江新城、臨港新城和桃浦智慧科技城的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正在研究論證中。
地下綜合管廊是將多種市政管線集中在一個公用隧道,并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新一代城市基礎建設模式。通過綜合管廊,無論是檢修,還是另接新線,都不用對已有道路路面“開膛破肚”;只需通過統一的出入口拉線即可,“拉鏈路”的尷尬不會再上演。國務院最近三年連續發文,支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研究建設,并確立一批試點城市和試點工程。
上海在地下綜合管廊設計建設中具有獨特優勢。位于張楊路的國內第一條現代化綜合管廊、位于安亭新鎮的國內第一條網絡化綜合管廊、位于世博園區的國內第一條預制拼裝綜合管廊,都出于上海建工集團市政總院之手。通過多年研究和工程示范,上海研究團隊主導建立了全國綜合管廊標準體系。今年,市政總院承擔修編的國家標準《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已經全面完成。
今年全國共有69座城市啟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總計約1000公里。地下綜合管廊成本高,技術難度大、對現有的地質、空間條件要求也很高。在城市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特別是在各類新城區、新道路的建設中,如果能提前建設地下綜合管廊,可有效避免未來地下管線規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以至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問題;也能解決影響交通出行、浪費資源的“拉鏈路”問題。
國家標準《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已經全面完成
小文字
2015-12-03 來源:中國證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