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七屆)通知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深耕環保 朝陽產業前景更美 德國、日本、荷蘭、芬蘭等環保技術領先國家建立清潔技術對接中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5-22  瀏覽次數:146
    核心提示:深耕環保 朝陽產業前景更美 德國、日本、荷蘭、芬蘭等環保技術領先國家建立清潔技術對接中心
    中國給水排水品牌委員會
     

     

     

    ■本報記者張峻付小惠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而把環境保護技術、裝備做成一個在國內數一數二的特色產業、品牌,則是宜興人不懈的追求和驕傲。

    從1976年第一臺新型pvc材質的純水離子交換柱開始,宜興環保在水處理設備上站穩了腳跟。如今,在中國環保產業的各個環節,“宜興元素”都不可或缺。經過多年發展,環保裝備涉及“水、聲、氣、固、儀”及配套產品等6大類,200多個系列,2000多個品種,其中環保水處理設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40%。目前,宜興擁有500多億環保產業規模總量,1500多家環保企業,3000多家配套企業,10多萬產業從業人員,被看作中國環保產業集聚度最高、應用能力最強、創新創業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爭做環保產業的“世界一流、中國第一”

    一個地區的發展,一項事業的成功,要有一流的理念來引領、一流的精神來支撐。擁有一流的理念,可以看得更高更遠;擁有一流的精神,可以走得更穩更遠。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的發展歷程就是宜興環保產業發展的生動縮影。從環保設備,到環保工程,再到環保服務;從生產作坊,到民營企業,再到生產基地,在環科園一次又一次的蛻變中,始終有一種信念、一股力量在支撐、推進,促使她不斷地變強,那就是——爭做環保產業的“世界一流、中國第一”!

    1992年,一個對宜興來說格外重要的年份。這一年,國務院批準成立“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這是當時唯一設在縣級市的高新區,也是唯一以產業特色命名的高新區。

    “環保產業是個偉大的事業,環科園將其當作‘終生的事業’踏踏實實地在做。我們的目標是要成為中國環保產業的風向標,成為全球最好的環保產業促進機構。”這是宜興市委常委、環科園管委會主任朱旭峰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正是基于這樣的定位,環科園確立了自己“環保資源整合者、新興產業集聚者、生態經濟創意者、低碳形態引領者”的角色定位,整合人才、技術、資金、信息等一切優質的環保資源,在環科園這片有著先天優勢基因的土壤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從最初的4平方公里,到“二次創業”規劃中的15平方公里,到與新街街道實施“園街一體”后的103平方公里,再到2012年與高塍鎮實施統籌發展后的區域面積212平方公里,空間上的不斷拓展拉開了環科新城的大骨架,給了環科園“大展拳腳”的機會。國際環保展示中心、科技孵化園、人才公寓、大學科技園、環保聯合學院等相繼建成;“國家節能降耗水處理裝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國家千人計劃環保產業研究院”等十大“國字號”平臺相繼落戶;與清華大學、哈工大等10多所高校組建的產學研合作機構相繼成立;與德國、日本、荷蘭、芬蘭等環保技術領先國家建立清潔技術對接中心;“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等大型央企紛紛前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這些平臺的建設與落地,使環科園立志打造的“環保航母”形態初俱、功能逐步彰顯。

    整合轉型形成核心競爭力

    1500多家制造企業,3000多家配套企業,數量多,但也存在“小而散”。這些企業都相對集中在水處理領域,處于產業鏈低端,內耗明顯,缺乏區域合力,無法形成真正的產業鏈。隨著周邊一些區域加大環保產業發展力度,近年來各大央企、上市公司全面進入節能產業領域,攻城掠地,“小而散”瓶頸凸顯。

    突破發展瓶頸期正是轉型的關鍵期。主動轉型,向產品集群化、分工細密化,就能贏得高附加值,獲得新生機,宜興環保產業集團由此應運而生。

    “小企業在全國范圍內不具備和央企、上市公司競爭的實力,但是如果大家組團出擊就不一樣了。通過產業集團這個平臺,承攬項目的能力一定會大大加強,小企業融資難的處境也會得到改善。”江蘇遠興環保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杭志遠說。目前,優秀企業參股工作正在推進,總額2.5億元的環保創投基金已獲批設立,集團也已取得工程承包一級資質。

    轉型升級快者贏、強者勝。根據形勢發展、市場變化,宜興提出了環保產業“五大轉型”要求:產業門類上,從單一的水處理為主,向“氣、聲、固、儀”和資源利用轉型;產品功能提供上,由單一的裝備制造,向系統集成和成套化設備轉型;污染治理流程上,由末端治理為主,向全過程治理和控制轉型;市場拓展上,由產銷型為主,向產銷型和技術型同步轉型;業態進展上,由環保制造業為主,向環保制造和環保服務業并舉轉型。出臺了一系列鼓勵企業轉型升級的政策,引導企業實施“強強聯合、資源共享、向外拓展”,在更高的發展平臺上形成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工程施工、運營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集群。

    走出去天高地闊

     

    2012年11月2日,北京,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與宜興環科園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本著“加強合作、優勢互補、相互促進、互利共贏”的原則,以支持環科園環保產業相關企業“走出去”為突破口,以提升園區國際化水平為目的開展合作,共同促進中國與東盟環保技術交流與產業合作。目前,宜興已有50多家環保企業“走出國門”,宜興環保在海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環保對于宜興,已不再局限于環保產品、技術、工程的狹義概念,而是拓展到了低碳建筑、節能材料、新能源等“大環保”的外延,拓展到生物、材料、信息等多領域技術的整合運用。

    一手牽著國際國內諸多頂尖研發機構,一手緊握東盟市場;一邊提升產業核心技術水平,一邊整合企業、技術、資金、人才等資源,宜興環科園在積蓄充沛能量后,進入了“1+1>2”的裂變發展期。下一步,環科園將依托既有的資源優勢、品牌資源,在條件成熟的地區建立“環境醫院”,與地方政府共同治理解決環境問題。目前,山東濰坊高密高新區、哈爾濱高新區都希望環科園去掛牌聯合建“環保分園”。環科園則設想在國內以大區域為軸心布局多個“分園”,帶領一批優質企業共同承擔區域總包、流域治理等大工程,成為環保問題系統方案的解決者。

    環保產業在國際上被公認為“朝陽產業”。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提出,要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對宜興,這無疑是千載難逢的戰略發展契機。敏銳、勤勞的宜興人看到并緊緊抓住這個機遇,乘勢而上。宜興環保產業的前景,必將風光無限!
     


     

    深耕環保 朝陽產業前景更美

     
    2015-05-15    來源:樂山日報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甘洛县| 榆社县| SHOW| 波密县| 洪雅县| 互助| 横山县| 千阳县| 张北县| 永春县| 漳浦县| 清丰县| 汉寿县| 宝丰县| 卫辉市| 霞浦县| 潜山县| 农安县| 靖边县| 海南省| 长泰县| 古浪县| 正阳县| 且末县| 洱源县| 黑龙江省| 桐柏县| 新乐市| 慈利县| 专栏| 阜宁县| 洛川县| 凤山市| 土默特右旗| 谢通门县| 巴林左旗| 象州县| 赤水市| 峨眉山市| 雷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