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國務院辦公廳:地方環境惡化 “一把手”終身追責 明年底前將組織“環保大檢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1-28  瀏覽次數:92
    核心提示:國務院辦公廳:地方環境惡化 “一把手”終身追責 明年底前將組織“環保大檢查”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下發文件,要求各部門,各地方政府加強環境監管執法。這是首次國辦就該問題下達通知。《通知》提出兩年內地方政府要徹底清理包括未批先建等在內的違建項目。地方政府有關負責人如任期內發生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環境質量明顯惡化,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等,將被終身追究責任。

    系新環保法配套實施文件

    明年起,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新《環保法》將實施,日前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這個文件,也被視為保障新環保法實施的配套文件。

    據了解,此前環保部也出臺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文件,但這是首次以國辦名義下發相關通知。

    環保部環監局副局長曹立平表示,通知針對法制法規不健全和監管執法缺位,執法和整改不到位,不作為和亂作為,職責不清、責任不明和地方保護,以及環境監管執法隊伍基礎差、能力弱的五大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具體要求。

    《通知》出現了一些具體的制度要求,如首次要求實現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無縫銜接,要求各地政府對實施網格化的環境監管,要求環境違法企業列入“黑名單”并納入社會信用體系等。

    明年底前將組織“環保大檢查”

    一些詞匯首次出現在這個和環保執法檢查有關的文件中,如《通知》要求積極推進“陽光執法”:對地方政府負責人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建立倒查機制。

    此次《通知》也對地方政府提出了4個明確的時間點,其中包括,明年底前,地方政府要組織一次包括檢查所有排污單位污染排放狀況在內的“環保大檢查”;在2016年底前,全面清理包括未批先建等在內的違法違規建設項目等。

    環保部下屬的中華環保聯合會督察訴訟部部長馬勇認為,此次《通知》覆蓋了環保執法的各個層面,不光有工作內容,具體措施,也有具體的時間表,且力度很大,這一文件對接下來的環保監管執法是很有力的約束。

    焦點

    職責 明年6月底前清理“土政策”

    此次文件要求之一是要明確各方職責任務。地方政府對本區域環境監管執法負領導責任,并要建立環保部門對環保工作統一監督管理的工作機制。明年6月底前,各地方政府要全面清理、廢除阻礙環境監管執法的“土政策”。

    《通知》也要求針對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重大工程項目健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環保部環監局副局長曹立平表示,這是對地方政府和環保部門在環境執法監管上列出了明確的“權力清單”,明晰了各方的責任。

    河北省某市一名環保局副局長說,地方“土政策”此前比較普遍,比如招商引資企業不讓環保部門介入等,但幾年前這些“土政策”已清理完了。

    環保部監察局局長鄒首民表示,地方“土政策”包括招商引資時給出一些環保相關的優惠條件,有的地方減半征收排污費,同時不能去進行環保檢查,或者簡化環評手續檢查等,之所以給地方清理“土政策”指定期限半年,是因為這一清理工作已開展了很多年,只在一些地方偶爾檢查發現,其并非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能夠在半年內全面清理完畢。

    追責 生態環境損害終身追究制

    此次文件對環保部門等各部門和地方政府都提出了強化責任追究的要求。對于地方政府有關領導和責任人而言,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建立倒查機制,對發生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任期內環境質量明顯惡化,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利用職權干預、阻礙環境監管執法的,將被依法依紀追責。

    審計機關在開展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時,要對地方政府主要領導干部執行環保法律法規和政策、落實環保目標責任制等情況進行審計。

    鄒首民解釋,這將保證落實地方政府和相關監管部門的領導責任,如果地方政府負責人決策不當,阻礙監管執法,任期內環境惡化,將被追責,除行政追責之外,違法違紀地還將被移送到監察機關處理。

    近期,河南鄭州市一名市民致信市長,抱怨鄭州市霧霾問題,引發網絡關注,該市市長馬懿公開回應,稱將扎扎實實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盡到政府應有的責任。”

    馬勇認為,審計機關此前對地方領導干部的環境責任考慮并沒有這么多,而此次提出環境審計是對地方政府的約束,如果地方政府負責人招商引資的時候肆意引入高耗能高污染企業,或造成群體性事件,對經濟本身也會帶來負面的影響,而環境審計會對地方官員起到強力約束作用。

    執法 鼓勵公民進行環境公益訴訟

    《通知》鼓勵社會組織、公民依法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等損害公眾環境權益的行為提起公益訴訟和民事訴訟。

    其提出“陽光執法”,要求地方推進執法信息公開,定期公布重點監管對象名錄、違法違規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名單和處理、整改情況等。

    這兩天,京津冀地區再度發生重污染過程,環保部昨日通報,京津冀區域中南部地區依然以重度至嚴重污染為主,部分城市重污染過程仍將持續。

    環境與公眾研究中心主任馬軍這兩天觀察到,雖然是重污染天,但京津冀的污染源信息公開上依然較為落后,普遍出現污染源信息更新緩慢,甚至停滯狀態。相比山東、浙江、江蘇等省密集的公布,他表示京津冀地區這方面做的工作令人遺憾。

    馬軍說,長期以來困擾中國環境保護的最大障礙就是執法不嚴,這次國辦提出《通知》,勇多種措施去強化環境執法,令人感到振奮,特別是提到公眾參與,陽光執法這些字眼是很重要的,其能夠發揮輿論的力量倒逼環保執法。

    但從京津冀地區這兩天的信息公開情況看,他表示,陽光執法和信息公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希望國辦發的文能夠促進解決這些問題,讓信息公開真正對環保執法形成壓力。

    鏈接

    環境執法明確七大“時間表”

    國辦下發的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中,明確了一系列環保檢查、監管、執法、稽查等方面的“時間表”。

    —2015年底前,地方各級政府要組織開展一次環境保護全面排查,重點檢查所有排污單位污染排放狀況,各類資源開發利用活動對生態環境影響情況等。

    —自2015年起,市級以上環保部門要對下級環境監管執法工作進行稽查。

    —2015年6月底前,地方各級政府要全面清理、廢止阻礙環境監管執法的“土政策”,并將清理情況向上一級政府報告。

    —各市縣政府要將本行政區域劃分為若干環境監管網格,逐一明確監管責任人,落實監管方案;監管網格劃分方案要于2015年底前報上一級政府備案。

    —全面清理違法違規建設項目,各地要于2016年底前完成清理整改任務。

    —2017年底前,現有環境監察執法人員要全部進行業務培訓和職業操守教育,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新進人員,堅持“凡進必考”,擇優錄取。

    —2017年底前,80%以上的環境監察機構要配備使用便攜式手持移動執法終端,規范執法行為。

     

    國務院辦公廳:地方環境惡化 “一把手”終身追責

    時間:2014-11-28  

    來源:新京報

    作者:金煜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里县| 贵州省| 陇西县| 宝应县| 进贤县| 光泽县| 巴林左旗| 尤溪县| 旬阳县| 高淳县| 桂林市| 青河县| 横山县| 武平县| 延寿县| 望奎县| 金湖县| 昌黎县| 山东省| 南皮县| 易门县| 远安县| 太仆寺旗| 侯马市| 周至县| 醴陵市| 清水河县| 垣曲县| 安岳县| 广平县| 大悟县| 温泉县| 安达市| 江门市| 玉溪市| 昭苏县| 皋兰县| 博客| 滦南县| 江阴市| 大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