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大氣污染聯防聯控之后,京津冀地區再次推進環保一體化進程,建立水污染突發事件聯防聯控機制,并確定2015年為機制建立的開局之年。
北京市環保局發布消息稱,京津冀地區水資源嚴重缺乏,建立流域水污染聯防聯控信息共享平臺勢在必行。在充分總結和借鑒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經驗的基礎上,京津冀三地正式建立水污染突發事件聯防聯控機制,將按照“五個第一時間”,即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第一時間開展監測、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信息、第一時間組織開展調查要求,做到應急指揮一盤棋、應急監測一張圖、應急物資一體化、穩定社會一條心。同時將暢通信息聯絡,強化資源共享,完善規章制度,及時通報有關情況。強化地市間、區縣間基層環保部門聯系溝通。
根據計劃,2015年是聯防聯控機制建立的開局之年,北京市環保局作為首屆輪值協調組織單位,三地將研究制定2015年聯防聯控工作計劃,將京津冀聯防聯控機制逐步落到實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主任周宏春向大智慧通訊社介紹,聯防聯控是大氣及水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雖然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及環境污染程度各有不同,但作為完整的生態系統,區域間的大氣相互影響作用明顯,水污染突發事件影響范圍也往往涵蓋多個區域,因而建立區域聯防聯控協調機制是污染治理的必要措施。
2013年9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正式出臺,提出將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大氣污染較嚴重區域進行重點防治。同年10月,京、津、冀、晉、內蒙古、魯六省區正式啟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
京津冀建立水污染突發事件聯防聯控機制
時間:2014-11-10 15:46
來源: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