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汕頭市澄海區創新農村污水治理方式 3D-RBC生物轉盤技術引領村鎮污水處理市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8-08  瀏覽次數:143
    核心提示: 汕頭市澄海區創新農村污水治理方式
    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汕頭市澄海區創新農村污水治理方式
     
    2014-07-02 16:40:43      中國發展網
     
     
     
     

      中國發展網 鄞柱平 記者羅勉報道 近年來,汕頭市澄海區積極探索創新污水治理方式,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為突破口,投入專項資金1000多萬,因地制宜,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有效改善農村宜居環境,提升群眾生活質量。目前,全區已建成14個氧化塘、4個人工濕地,污水連片整治有了新成效。全區已創建省級生態示范鎮2個、省級生態示范村10個,市級生態示范村40個、區級生態文明村12個。

      一是生物氧化處理,變“污”為“清”。主要采用兩種不同的氧化塘污水處理技術。一是“阿科蔓”生物酶處理技術,將待處理的污水經充氧后以一定流速流經填料,與生物膜接觸,生物膜與懸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達到污水凈化的作用。蓮下鎮窖西村、蓮華鎮西浦村分別投入80多萬元、100多萬元對原占地9畝和2畝的臭水塘進行全面改造,建設生物處理氧化塘,使池塘的水質得到了根本的改善;同時還在池塘周邊配套運動場、步行磚、石椅,進一步美化優化村居生活環境。目前,上華鎮東林美村、溪南鎮東社村、云英村、仙市村等村均采用該種技術。二是人工浮島處理技術。蓮上鎮涂城村利用專項資金,采用有氧生物和水中微生物曝氣培養相結合的技術,著力改造鄉村廢池塘,使臭水塘的水變清、變凈,為村民創建了一個鄉村美麗景觀。

      二是人工濕地處理,變“廢”為“寶”。將全村污水集中到一條管網,利用落差由高向底處流入沉砂池,待沉砂池的水滿后,自動流入人工濕地,經過一級、二級處理后的污水回用于農田的灌溉。蓮華鎮碧砂村在全市率先建成人工濕地,運作效果良好,并在全區推廣。東里鎮西洋村投入約70萬元建成人工濕地,占地3.5畝,將全村污水引入人工濕地進行處理,既促使植物良好生長,又達到美化環境的良好效果。上華鎮東林頭村投入資金50萬元建成一個900平方米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并在濕地上種植植物,進一步美化凈化村容村貌。

      三是連片整治處理,變“零”為“整”。針對布局緊湊、居住相對集中,卻沒有條件建設污水處理廠或是管網建設不能納入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廣大農村,按照“突出重點、點面結合、整鄉連線”的整治思路,采取連片整治模式,統一對生活污水進行集中整治、收集和處理,既節省資金又成效明顯,是解決當前農村污水處理“性價比”最好的方法之一。目前,全區正大力推進隆都前美店市片、溪南南砂片、東里西洋片區、上華華東路連片段等農村連片整治前期工作,將有效解決農村突出環境問題,力爭做到治理一片、見效一片、示范一片。
     

    關 鍵 詞:
               
    所屬分類:
    排序方式:
         
     «   1   2   »   共21條/2頁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南阳市| 甘泉县| 沧州市| 南华县| 宿州市| 南岸区| 昔阳县| 鹰潭市| 彝良县| 石泉县| 沁水县| 高淳县| 穆棱市| 潜山县| 新余市| 漳州市| 沾化县| 衡阳市| 竹溪县| 许昌市| 日照市| 青浦区| 镇赉县| 疏附县| 峨眉山市| 丰顺县| 永丰县| 寻甸| 威海市| 神木县| 祁门县| 新晃| 湘潭市| 卓尼县| 交口县| 苏州市| 崇阳县| 新兴县| 始兴县| 江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