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政府采購公共服務下的環境服務業形勢 放眼國際政府采購公共服務模式已成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8-08  瀏覽次數:97
    核心提示:政府采購公共服務下的環境服務業形勢 放眼國際政府采購公共服務模式已成熟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2013年7月31日,國務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部署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在會議確定的六個重點任務中,與環境產業相關的領域的任務有三個:一是加強市政地下管網建設和改造。完善城鎮供水設施,提升城市防澇能力。二是加強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六是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提升城市綠地蓄洪排澇、補充地下水等功能。

    政策引起社會各界熱議以及專家解讀,各方關注點不同,角度亦不同。筆者認為,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定調了未來中國政府改革的決心,結合目前環境產業發展的形勢,以“合同環境服務”為發展突破口環境服務業,在政策的帶動下,將迎來發展的“春天”。

    一、回望2002 市場化政策開啟產業快速發展之路

    原建設部于2002年12月發布了《關于加快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進程的意見》,提出:“加快推進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進程,引入競爭機制,建立政府特許經營制度”,同時明確提出:“允許跨地區、跨行業參與市政公用企業經營。采取公開向社會招標的形式選擇市政公用事業的經營單位,由政府授權特許經營”。在當時并沒有引起過多關注的一個政策,卻開啟了市政公用事業的改革大門。

    在此政策的推動下,以水務、固廢處理為核心的市政公用行業得以快速發展,供水、污水處理及回用、污泥處理處置、垃圾焚燒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完善,PPP/BOT/TOT等商業模式創新快速發展與推廣。以市政污水處理行業為例,截止到2011年年底,全國3138座城鎮污水處理廠接近52%的項目進行了市場化運作,其中近44%的項目引入了社會投資人,約8%的項目引入了專業化企業進行運營,污水處理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的市場化過程,形成了以BOT/TOT/委托運營為主流的政府采購污水處理服務的商業模式。

    可以說,經過十余年的發展, 政府在采購環境公共服務領域已形成了成熟的商業模式,有了一定的經驗,并且形成了一批優秀的、負責任的環境服務提供商。接下來的十年,中國的環境產業將進入升級與轉型的快速發展期。

    二、放眼國際政府采購公共服務模式已成熟

    政府采購的含義很廣,即各級政府為了開展日常政務活動或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的需要,按照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利用國家財政性資金和政府借款,從市場上為政府部門或所屬公共部門購買商品、工程及服務的行為,都屬于政府采購的范疇。國際社會上,政府采購公共服務早已推行,且有了成功的經驗供國內社會借鑒。

    美國模式:合同外包模式

    美國政府公共服務外包的主要形式——合同外包,開始于20世紀60年代,合同外包的出現使私人公司成為政府公共服務的直接給付單位。自20世紀80年代起,美國政府開始廣泛嘗試采用合同外包的形式采購政府公共服務。

    美國在政府采購中不用中介機構,即不存在委托招標代理機構處理投標、評標的情況,美國的行政機關都是直接實施自己的采購活動,在本部門缺少專家的情況下,有時聘用外面的專家、顧問幫助準備招標文件、提供咨詢服務,這些專家、顧問不對采購項目負責,只對聘用部門負責。

    英國模式:公開競爭招標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政府采購制度的國家之一。早在1782年,英國就建立了政府采購制度,設立了國家文具公用局(Stationary Office)這一專門機構,以公開招標的形式采購辦公用品。經過兩個多世紀的發展演變,英國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政府采購體系和運作規則。自1980年開始推行公共服務采購的改革,實施強制性競爭招標政策,要求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在進行包括娛樂場館的經營、城市的清潔衛生、公共交通工具的維修等公共服務項目的承包時,一律要進行公開競爭招標。

    根據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幾次大范圍的調查,英國各地方的政府開支分別節省了15%-40%不等。

    三、放眼中國 政府采購公共服務推動產業服務模式轉型

    2002年后,在當時新政策的帶動下,中國的環境保護進入到了基礎設施快速建設階段,產業發展也進入到了工程建設階段。到了2008年,產業投資快速增長,一批優秀企業已經成長形成,產業發展也進入到了升能讓與轉型的過渡期。而這次政府高層在采購公共服務上的定調,讓環境產業的升級與轉型進一步明朗化,產業將進入到綜合環境服務業時代,商業模式創新與轉型的時機正在成熟,合同環境服務將成為環境服務業快速發展的突破口。

    在新時代背景下,環境公共服務的范圍將進一步擴大,管網運營與維護、土地修復、水體修復、河湖修復、生態修復等更多環境領域市場需求將被進一步釋放,并進入到合同環境服務范圍之內。公共服務的采購方也將轉型與擴大,從單一的城市政府向跨區域、跨流域轉變。產業格局將隨之改變。

    需要強調的是,政府采購環境公共服務并不代表政府責任的同步轉移,只是政府提供環境公共服務的方式、方法發生了改變,由環境服務的直接提供者變成了環境公共服務政策的制定者、購買者和監督者。這一程,特別需要政府盡快轉變職能角色。 

    附讀:何謂合同環境服務:

    合同環境服務是市場化環境服務商業模式的總稱,其實質是以環保成效來支付環保項目全部成本的業務方式。合同環境服務既是一種項目融資方式,也是一種引入市場機制提高服務效率的市場模式。

    政府采購公共服務下的環境服務業形勢
    時間:2013-08-08     來源:中國水網研究院作者:肖瓊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梧州市| 临洮县| 措美县| 西畴县| 临夏市| 绍兴县| 保山市| 富锦市| 鄢陵县| 米易县| 玛沁县| 化德县| 都昌县| 博爱县| 临高县| 从江县| 芷江| 迭部县| 美姑县| 株洲市| 蒙自县| 商丘市| 通州市| 闸北区| 寻甸| 镇康县| 塔河县| 油尖旺区| 中山市| 东丰县| 晴隆县| 秦皇岛市| 永川市| 津南区| 常州市| 竹山县| 西林县| 白玉县| 柞水县| 陇西县| 纳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