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如何解決城市內澇問題 ---- 常德市環衛處宣教中心 主任 劉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5-17  瀏覽次數:650
    核心提示:如何解決城市內澇問題 ---- 常德市環衛處宣教中心 主任 劉波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

      常德市環衛處宣教中心 主任  劉波

    除了在市環衛處任職,劉波同時還兼任市政府歐盟亞洲環境支持項目聯絡辦中方協調員。2004年9月,他曾力促市政府聯合德國漢諾威市政府、漢諾威水協、荷蘭烏特勒支市政府,向歐盟申請中歐環境對話項目,即《以常德市城區穿紫河為例——促進亞洲城市可持續發展》項目;該項目于2006年3月正式啟動;隨后,劉波參與項目協調工作,并曾多次赴德國、荷蘭實地學習考察水系治理;2011年3月,受九三學社中央邀請,劉波參與撰寫了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第297號提案《科學利用與管理城市水資源的對策建議》,遏制城市無限制硬化趨勢。各流域城市政府以2012年城市硬化面積為基準,從2013年起,每年減少城市硬化面積3%至5%。該提案得到水利部的高度重視并予以回復。

    今年,劉波依托自己學到的新理念新知識,出于一種責任感,對武漢的內澇、益陽的天坑、北京熱力管網路面塌陷等近年來各地爆發的城市異象進行了深入分析。他認為由于城市硬化面積無限制擴張、濕地被大量侵占等原因,導致城市生態系統日益脆弱,應對極端氣候條件的能力普遍降低,熱島效應、水質污染等現象加劇。而要解決這些問題,只能實施全流域的頂層管理,開展城市生態修復工作。為此,他在今年5月4日,以一個公民的名義致信長江、黃河、珠江、海河、淮河、松花江、遼河七大流域干流80座城市市長,希望他們能同意他起草的《中國流域城市市長宣言》,在各城市積極開展流域治理實踐活動,從2013年起每年減少3%至5%的城市硬化面積;以建立“海綿體城市”為切入點,積極實施城市生態修復;高度重視水資源戰略規劃;支持建立科學的流域管理行政體制,推動城鄉水資源領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劉波的這一舉動,首先受到了市域報紙、電視、網站等媒體及知名博客的關注,新華網十大博客“常德張新民”分別在5月7日、7月17日,發表了《常德市民“以一個公民的名義”致信80位市長呼吁城市生態修復》、《普通市民向80位流域市長建言為何無一回復》兩篇博文關注此事。在獲知信息后,許多市民紛紛通過電話、留言、跟帖等各種形式對劉波位卑不敢忘國憂的精神表示贊賞。近段,國內多座城市因暴雨造成嚴重內澇,輪番上演暴雨淹城的景象。《南方周末》、《齊魯晚報》、《河北青年報》等紙質媒體先后派記者來常采訪了劉波。7月12日,《南方周末》記者彭利國采寫的《一位基層官員想對80位市長說“要破解中國城市水患,有必要‘師夷長技’”》刊發之后,很快被湖北荊州、江蘇泰州、甘肅蘭州等多個城市的政府網站轉載刊登。

    7月25日,中國教育一臺《中國教育報道》欄目組,通過本報記者獲得了劉波的聯系方式。在當天18時30分的節目中,主持人就如何才能科學合理地完善城市公共應急措施,現場連線了“曾向中國七大流域80個城市市長致信建議開展流域治理”的劉波。劉波在對話中提出了三條建議:要把城市的雨水滲透率提高;要逐年減少城市的硬化面積,全面建立雨水收集系統,對所有市政道路系統、交通系統做生態修復;要從全流域來考慮城市生態修復,盡快組建以流域為主體的流域管理機制和法律結構。


    中國流域城市市長宣言(討論稿)

     (2013-04-10 15:15:33)
    轉載
    標簽: 

    中國

     

    流域城市

     

    市長宣言

     

    雜談

     

    水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隨著我國加速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在水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問題上缺乏系統科學的研究和安排,使城水環境領域逐漸積累了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城市發展已面臨諸多窘境。

    我國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全國600多個城市,有超過2/3的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問題,其中嚴重缺水城市達到110個,降水時空不均與污染排放,加劇了我國資源性缺水和水質性缺水的嚴峻局面。

    各流域沿線持續的城市化無限制硬化,導致流域內洪水期雨水涇流量猛增,加了流域內城市的內澇;城市濕地急萎縮,生態系統支離破碎;城市地下管網混搭亂接城市雨污處理現狀堪憂;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質改善進展緩慢;城市應對極端氣候的能力普遍降低。科學利用與管理城市水資源成為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

    解決我國流域城市日益窘迫的水資源問題,必須踐行可持續發展的治水思路,在生態文明的框架內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管理支撐我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為了科學利用與管理城市水資源,實現我國全流域的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流域城市市長發表如下共同宣言:

    遏制城市無限制硬化趨勢。各流域城市政府以2012年城市硬化面積為基準,從2013年起,每年減少城市硬化面積3-5%,同時對農村地區城鎮化過程中的地面硬化情況進行有效管理,維護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

    積極實施城市生態修復。從現在起,以建立“海綿體城市”為切入點,有步驟地開展城市生態修復工作;加快建立城鄉水資源信息化管理系統;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進截污、控污工程;建立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統,開發、改造城市社區建筑物、道路、綠化帶、停車場、廣場、公園等公共設施蓄留雨水的生態功能;盡可能恢復城市原有河道、水塘、溝渠,提高城市雨水滲透率;加快治理城市地下水污染;治理城市熱島效應;科學規劃建設城市排水系統,重視地下管網的普查、檢測和修復工作,防止城市地質災害       

    高度重視水資源戰略規劃。牢固樹立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科學利用與管理水資源密不可分的科學思想,將水資源規劃納入城市發展戰略規劃,支持、鼓勵公民和社會組織參與和監督水資源規劃的制定和實施過程,確立水資源規劃在城鄉規劃中的基礎地位,充分認識和利用水資源的資源功能和生態功能,注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在城市發展進程中的歷史文化價值,培育和引導節水、親水產業健康發展。

    支持建立科學的流域管理行政體制。充分理解一個城市的發展與流域上下游地區發展之間的內在邏輯,任何城市開發措施都要照顧到本地區和上下游地區人民的合理訴求,積極參與流域地區的環境與發展對話,制定流域治理行動計劃及時間表,支持建立科學的全流域包括城鄉小流域的行政管理體制。

    支持構建完備的水資源法律和政策體系。將立法先行與政策配套相結合,積極開展水資源法律和政策調研工作,認真總結實踐經驗,支持構建我國完備的水資源法律和政策體系。

     

     

     

                              中國七大流域代表城市

                                 八十位城市市長(附名單)

     

    長江流域(20)

    宜  賓     瀘  州     重  慶  

    宜  昌     荊  州     武  漢   

    黃  石     鄂  州     岳  陽  

    九  江     安  慶     銅  陵  

    池  州     馬鞍山     蕪  湖  

    南  京     上  海     南  通  

    鎮  江     江  陰  

     

    黃河流域(10)

    蘭  州     銀  川    烏  海   

    包  頭     三門峽    洛  陽  

    鄭  州     開  封    濟  南 

    東  營 

     

    珠江流域(10)

    珠  海      深  圳     中  山  

    東  莞      廣  州     佛  山  

    清  遠      韶  關     肇  慶 

    河  源     

    海河流域(11

    北  京     天  津   石家莊  

    大  同     朔  州   陽  泉 

    長  治     聊  城   德  州  

    濱  州     衡  水  

    淮河流域(12

    合  肥     淮  安    蚌  

    阜  陽     六  安    徐  州   

    淮  南     淮  北    宿  

    鹽  城     揚  州    連云港

         

    松花江流域(10)

    黑  河     大  慶     綏  化  

    伊  春     鶴  崗     佳木斯 

    牡丹江     七臺河     雙鴨山    

    雞  西

    遼河流域(7)

    通  遼      雙  遼     鐵  嶺  

    新  民      沈  陽     鞍  山  

    盤  錦  




    再致中國流域城市市長的一封信

      (2013-04-10 15:11:41)
    轉載
    標簽: 

    再致

     

    流域城市

     

    市長

     

     

    雜談

     

    尊敬的市長閣下:

    您好,工作辛苦了。這是我第二次致信貴市市長,您收到這封信后,請您在百忙中審閱《中國流域城市市長宣言》(討論稿),請您回復提出修改建議。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伴隨著城市化的進程,我國在城市水資源領域正面臨愈來愈緊迫的窘境。由于城市硬化面積無限制的擴張,城市濕地被大量侵占,城市地下管網的破損、斷裂等原因,城市生態系統變得非常脆弱,城市應對極端氣候條件的能力普遍降低,城市內澇、熱島效應、城市天坑、水質污染等現象加劇,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無論是武漢的內澇,益陽的天坑,還是北京熱力管網塌陷所造成的生命損失,乃至洞庭湖江豚的大量死亡等等,都是這種城市病的病歷記載。令人擔心的是,這種情況不僅僅是一個城市的問題,它幾乎成為全流域城市的病癥。解決這個問題雖然很難,但其實也并不是不可為。以我多年從事國際水資源交流的經驗來看,我深信,從現在起,只要我們實施全流域行動計劃,通過若干年的努力,完全可以扭轉這樣的被動局面,推動我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但問題是,現行的“九龍治水”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和一直糾結于流域管理與區域行政管理之間的模式,很難突破水資源領域的弊端。雖然我國制定了《水法》等五部涉水法律,但突破不了部門法的局限。構建完備的現代水法體系,實施全流域的頂層管理,開展城市生態修復工作,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也是全社會的殷切期盼。

    我起草的《中國流域城市市長宣言》(以下簡稱《宣言》),就是想呼吁流域各城市政府積極開展流域治理實踐活動,科學利用與管理城市水資源,推動我國城鄉水資源領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希望您能響應我的這一呼吁,并成為流域管理和生態修復的倡導者、實踐者。構建現代生態文明體系,科學利用與管理城鄉水資源,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蔭及子孫。

    本宣言將寄發給中國七大流域干流80個代表城市市長。《宣言》在收集修改意見后,擬于2013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正式生效。在2013年5月30日截稿前,如有超過60%的城市回復同意,此《宣言》生效。我將把《宣言》交給國務院及國家有關水資源管理組織備案,并擬建議第三方機構對《宣言》中的一些實踐內容進行跟蹤評估。因城市眾多,本《宣言》只發給流域代表城市市長,同時供二、三級流域和其它獨立流域城市市長參考。此信及《宣言》將同時報送給國家住建部、水利部、環保部、國土資源部、工信部、科技部、中國氣象局、林業局、海洋局。

    順頌

    政祺                 

                                      常德市民   劉 波        

                                  2013年4月9

    如果您有修改意見,請回復我的郵箱:boo_liu@126.com

    或騰訊QQ:839176521

    住    址:湖南省常德市建設東路72號

    聯系電話:13508418933 

    郵    編:415000

    工作單位:湖南省常德市江北水系綜合治理辦公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1409ee0101icgd.html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左旗| 高邑县| 武夷山市| 海南省| 哈密市| 西峡县| 镇宁| 吴江市| 寿光市| 安塞县| 阿拉尔市| 北川| 玛曲县| 屯门区| 万山特区| 镇坪县| 太白县| 新丰县| 鄄城县| 江西省| 称多县| 象州县| 灯塔市| 康乐县| 始兴县| 东辽县| 泌阳县| 郎溪县| 东乡| 惠安县| 门头沟区| 福建省| 会泽县| 邢台县| 宣恩县| 洞口县| 岑溪市| 宾川县| 舟曲县| 千阳县| 敦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