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690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需本地化管護 全市分散式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僅有600多套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5-13  瀏覽次數:151
    核心提示:690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需本地化管護 全市分散式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僅有600多套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全市690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怎么建,怎么管?

    農村千家萬戶分散的生活污水處理,已成為當下建設“美麗鄉村”面臨的難題。而武進區對污水處理設施建管結合,政府進行有效監督,成為一種新的有效模式。

    記者調查發現,全市目前690個行政村中,很多行政村都擁有10多個自然村,但全市分散式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僅有600多套;而由于缺乏管護,一些設施長期“曬太陽”。此外,這些設施基本都由農委、環保和住建局投資,委托環保公司建設。因治污設施的運行管理存在大量盲區,所以很多地方責任主體缺失、維護資金缺乏、管理規章缺少。

    作為我市擁有農村生活污水分散式處理設施最多的行政區,武進區目前有370多個分散處理設施點,主要由6家公司建管。據分管該項工作的區農業局周明科長介紹,該區這項工作統一到一個部門,管護費用按每個點一年1萬元、電費5000元計算,今年區里撥了550多萬元,然后再根據考核情況下撥到企業,建立起了區、鎮、企三級管護隊伍,發現問題直接向企業扣錢。

    “這逼著我們不能建完就走人,現在要管護,必須有本地化的隊伍才能保證效果。”常州金梓環境科技公司負責人謝小東說。

    謝小東同時也表示,由于每個點的處理設計能力不同,設施的運行電費從每年至少5000元至2萬元不等,按統一標準拿款,也存在一定的不合理。

    “要在全市推廣武進這種‘建管合一’的模式,首要解決的就是資金問題。武進做得好,是因為區級財政投入明顯。”市環保局副局長祝正慶建議,“在財政撥款中,可以倡導讓工業反哺農業,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籌集更多資金。”

    記者在采訪中聽到群眾反映,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要量力而行,并將管網也納入建設中,不宜盲目追求數字增長。另外,這些設施運行電費占比很高,目前是按“工業電價”收,基層包袱較重,希望能按“農用電價”計算。

    王淑君 滕業龍 孫暉 張偉

     

    690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需本地化管護

    發布時間 2013年05月12日 來源 常州日報 編輯 沈琳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莒南县| 崇阳县| 乐清市| 务川| 广元市| 海南省| 东宁县| 邵东县| 伽师县| 岳西县| 淮阳县| 北京市| 井陉县| 龙江县| 竹山县| 仙游县| 拜泉县| 罗源县| 霍林郭勒市| 仁布县| 凯里市| 县级市| 玛纳斯县| 越西县| 全南县| 将乐县| 新源县| 婺源县| 凉城县| 道孚县| 德化县| 宜良县| 彰武县| 广宁县| 云林县| 长海县| 平度市| 丘北县| 黄龙县| 靖安县| 江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