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青島科技大學匡少平團隊:修復土壤污染 繪就美麗家園 匡少平進入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中原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投入到含油污泥資源化的研究工作。他說:“油污坑池中危廢存量巨大的油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3-18  來源:青島科技大學匡少平團隊:修復土壤污染 繪就美麗家園 匡  瀏覽次數:93
    核心提示:青島科技大學匡少平團隊:修復土壤污染 繪就美麗家園 匡少平進入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中原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投入到含油污泥資源化的研究工作。他說:“油污坑池中危廢存量巨大的油泥,現場景象令人觸目驚心。全國各大油田含油污泥年產量300萬噸以上,歷史遺留下來的含油污泥達數千萬噸,嚴重制約油田的發展。環保強制標準要求油泥零排放,不許落地,不許回注,急需解決方案。” 從此,匡少平瞄準生態修復方向,潛心開展油泥污染土壤生態效應及修復研究,相繼獲批國家863計劃立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
    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青島科技大學匡少平團隊:修復土壤污染 繪就美麗家園


    山東省是石油化工大省,重點企業、重點行業污染場地多,存在土壤污染問題。日前,青島科技大學匡少平教授團隊申報的項目“典型重點行業土壤污染監測、預警和修復技術集成及裝備研發”獲批2021年度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第一批立項。項目的實施,將為黃河三角洲土壤綜合治理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對提高當地土壤和生態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瞄準方向 久久為功

    早在2001年,匡少平來到青島科技大學,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油田的含油污泥對當地造成了嚴重的污染。而企業對此一籌莫展,同時還要面臨當地環保部門的巨額罰款,于是他主動聯系油田,開始了固廢污染控制與土壤修復的相關研究工作。

    2004年,匡少平進入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中原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投入到含油污泥資源化的研究工作。他說:“油污坑池中危廢存量巨大的油泥,現場景象令人觸目驚心。全國各大油田含油污泥年產量300萬噸以上,歷史遺留下來的含油污泥達數千萬噸,嚴重制約油田的發展。環保強制標準要求油泥零排放,不許落地,不許回注,急需解決方案。”

    從此,匡少平瞄準生態修復方向,潛心開展油泥污染土壤生態效應及修復研究,相繼獲批國家863計劃立項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山東省科技研發計劃2項,榮獲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等,這些為獲批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奠定了堅實基礎。

    變廢為寶 修復生態

    日趨嚴峻的污染形勢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政府對污染防治的重視度也不斷提高。“一系列的政策出臺讓我們在工作和研究中有了抓手,特別是近兩年,國家政策日新月異,生態環境部的網站幾天不看就可能錯過新的信息。”匡少平團隊成員孫玉煥說。

    除緊跟國家政策,匡少平團隊多年來一直深入油田一線開展科學研究。“我們經常要跑現場,黏糊糊的黑色油泥在露天環境中散發著難聞的氣味。”團隊成員吳占超說。

    為將油泥“變廢為寶”,團隊經過多年攻堅,成功開發了油泥制備橡膠填充劑、再生填充膠和改性瀝青等三代技術。其中油泥制備再生填充膠技術在勝利油田某采油廠應用轉化,目前已處理油泥11萬余噸,生產再生填充膠3.8萬噸,開發的產品被廣泛應用到停車定位器、減速帶等路政系列中,不僅為油田生態環境保護做出了重要貢獻,還將油泥變為產品的一部分,解決了含油污泥中殘余石油去除和去除后尾渣處理的關鍵共性技術難題,為油田油泥全成分綜合利用提供了一種新思路、新方法和成套技術方案。

    協同創新 攜手攻關

    “目前,我國存在土壤污染來源不明,風險評估方法與指標體系研究滯后、重點企業污染自動監控預警體系薄弱、修復材料與技術單一等問題,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土壤污染監測、預警和修復技術體系,開發成套裝備并進行工程示范。”匡少平說。

    為此,匡少平團隊牽頭組建了多層次全方位的研發團隊,多維度推進生態修復治理工作。本項目匯集了青島科技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5家從事重點行業場地污染與防控研究的單位,形成“源解析、在線實時監測、協同修復技術、工程示范”為一體的生態修復集成化路線。據悉,集成的修復技術與裝備預期可以修復油泥污染土地500畝/(套·年),成果轉化后預期三年可投放市場十余套,修復土地5000畝。正常運轉后,一體化立體監測網與場地監管系統與裝備將創造直接經濟效益11.8億元以上,土壤污染修復一體化裝備的預期經濟效益為4000萬/(套·年)。項目成果還將為政府與企業提供監管服務,產生巨大的間接經濟效益。

    匡少平表示,此次立項只是團隊在生態修復路上的一小步,接下來將會帶著對自然的敬畏,帶著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追求,努力繪就生態文明的美麗畫卷。(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孫軍 通訊員 唐雯 李鯤鵬)

    作者:孫軍 唐雯 李鯤鵬





    近期發表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心县| 淄博市| 阿坝县| 漳平市| 新泰市| 阳曲县| 屯门区| 原阳县| 江口县| 漳平市| 苍梧县| 轮台县| 阿拉善左旗| 监利县| 安吉县| 茂名市| 犍为县| 玛沁县| 边坝县| 开鲁县| 乌恰县| 丹寨县| 新兴县| 昌乐县| 曲沃县| 新竹县| 兴业县| 无锡市| 米林县| 永安市| 黎城县| 盐源县| 遵义县| 永修县| 达孜县| 沈阳市| 咸宁市| 甘谷县| 库尔勒市| 辉县市| 怀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