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第五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首創環保集團:五星連珠 粵港澳大灣區水項目再斬獲 未來,首創環保集團將繼續踐行“生態+”戰略,牢記國企責任,緊隨國家戰略,充分發揮在運營、技術等方面的優勢,為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貢獻力量。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1-07-29  瀏覽次數:99
    核心提示:首創環保集團:五星連珠 粵港澳大灣區水項目再斬獲 未來,首創環保集團將繼續踐行“生態+”戰略,牢記國企責任,緊隨國家戰略,充分發揮在運營、技術等方面的優勢,為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貢獻力量。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排水管網大會(水環境綜合治理)邀請函(污水千人大會同期會議)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首創環保集團:五星連珠 粵港澳大灣區水項目再斬獲

    時間:2021-07-29 09:12

    來源: 首創環保集團

     

     

     

      近日,中山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消息,首創環保集團聯合體中標中山市未達標水體綜合整治工程(岐江河流域-橫欄鎮、古鎮鎮,岐江河流域-小欖鎮、東升鎮,民三聯圍流域,文明圍流域,麻子涌流域、大芒刀圍流域、竹排圍流域)EPC+O第二標段,項目建設范圍為岐江河流域小欖鎮、東升鎮的所有河涌,總長度達431.78千米,項目中標價約30.26億元。本次中標是首創環保集團近年來第五次中標中山市岐江流域治理項目,再度彰顯了首創環保集團作為國內環保龍頭企業的實力。

      相關閱讀:

    加碼粵港澳市場,818帝都雙雄的大灣區環保布局

      一直以來,首創環保集團緊密跟隨國家戰略,通過深耕城市來貼近客戶,始終伴隨城市發展,以實現城市、企業共同發展。首創環保集團堅持輕重并舉的戰略,深度挖掘“技術、運營”價值,通過數字化賦能實現高品質和高績效增值服務,實現環境資源循環橫縱打通,為客戶提供綠色低碳的多元化價值服務。截至目前,中山市岐江流域水體治理先后發布15個項目,其中首創環保集團及聯合體中標5個,獨占三分之一,中標總金額超160億元,運營費約23億元,充分體現了市場對首創環保集團輕資產能力的認可。

      緊隨國家戰略        深耕粵港澳地區       01

      2018年以來,首創環保中標中山市中心組團黑臭(未達標)水體整治提升工程EPC+O項目(一),邁出了進軍中山的第一步。三年間,公司以中山市為錨點,積極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先后中標中山市未達標水體綜合整治工程(五鄉、大南流域)EPC+O項目、中山市未達標水體綜合整治(大岑圍、大雁圍、三鄉圍、橫石圍、馬新圍流域)EPC+O項目、中山市未達標水體綜合整治工程(前山河流域、岐江河流域-板芙鎮、南朗流域)EPC+O項目第一標段四個項目,使中山成為首創環保集團生態環境領域首個“百億城市”,實現了從原有以項目為主的單點治理向全面區域環境問題治理的轉型,獲得了中山市政府與群眾的一致認可。

      打造城市級生態環境智慧化管理平臺02

      目前,公司已中標中山市5個項目的智慧水務涵蓋中山市11個鎮區,總金額超8億元。未來,首創環保集團將以5個項目的智慧水務為基礎,打造城市級智慧水務資產管理平臺。該平臺將有效改善城市水環境污染、信息閉塞、管理困難等問題,提升中山市城市水資產的運營質量和效率,實現對城市水務資產的精細化、智能化管理。

      首創環保集團中山市項目概念圖

      結語

      未來,首創環保集團將繼續踐行“生態+”戰略,牢記國企責任,緊隨國家戰略,充分發揮在運營、技術等方面的優勢,為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貢獻力量。
     

    加碼粵港澳市場,818帝都雙雄的大灣區環保布局

    時間:2020-12-28 16:42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王馨

    評論(0

     

      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正式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作為未來中國乃至亞洲經濟發展的重頭戲,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備受國內外的廣泛關注。而如何破解發展過程中的生態治理難題,則是關注度最高的話題。早在2010年,粵港合作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粵港合作框架協議》中就已經把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列入建設優質生活圈的首項任務。2019年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8次提到環保,35次提及生態,足見國家對于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保的重視程度。

      “打造生態環境優美的都市生活圈”、“對標國際一流灣區”,粵港澳城市群的進一步升級,無疑開啟了巨大的生態環境治理市場。大批環境企業將灣區視為市場布局的重點,央企、國企、上市企業紛紛聚集于此,謀劃布局。

      其中,作為國有水務環保企業的兩大巨頭,首創股份和北控水務近年來明顯加大了對于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力度。事實上,兩家企業在粵港澳地區起步較早,不僅之前有很好的項目基礎,在整體規劃上也早有布局,先人一步。

      首創股份:黑臭水體治理連中4標,為守護中山一河碧水

      早在2009年,首創股份旗下深圳首創水務以BOT方式取得了深圳市福永、燕川、公明3個污水處理廠的特許經營權,供給規模37.5萬噸/日,為之后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布局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升級,水環境治理成為了灣區生態環境建設的主要挑戰。2018年,廣東省中山市發布《中山市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開啟了中山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方案》要求2019年底全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顯著提高,至2020年底,消除比例需達到90%以上。

      中山市河網密集,素有“嶺南水鄉”美譽,全市共有支流289條。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及地形條件所限等原因,長期以來,中山市飽受河涌黑臭之苦。中山曾經開展過多次河道綜合治理,以往單純依靠工程建設開展水環境治理的模式,缺乏專業建設管理的支持,黑臭水體始終沒有被根本去除。

      2017開始,中山市政府總結以往治理工作的癥結與經驗,提出按照“統籌流域治理、按成效付費”的思路,并計劃投資超500億,以招投標的方式,全面推進中山市黑臭(未達標)水體整治工作。同時全面加大項目考核力度和標準,要求消除劣V類水的同時,“任何一次檢測”、“任何一個指標”都必須達標,這給項目參建單位的勘察、設計、建設、運營及綜合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2018年12月,首創股份成功中標中山市中心組團黑臭(未達標)水體整治提升工程(項目包一),總投資達50億。該項目成為首創股份首個粵港澳大灣區水環境治理項目。

      實際上,首創中標中山項目絕非偶然,不僅在于其已經在為開拓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做了充足的準備,也在于其良好的項目實踐成果。此前不久,首創股份承擔的福州倉山龍津陽岐水系綜合治理及運營維護PPP項目(2017年中標),經過首創股份一年多“水中、岸上”的全面治理,成功將倉山龍津陽岐水系脫離黑臭,治理效果顯著。2018年,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將福州確定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福州項目的成功經驗及行業贊譽,為首創股份進軍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山市屬于典型的平原河網,河涌流動性差,容易形成污染物沉積,黑臭水體本底較差,多為劣V類。同時又因為河道全部都是感潮河涌、雙向流動,導致污染物很難排出,項目范圍內又存在大量的魚塘排水等復雜的污染源,管控難度極大。

      對此,首創股份提出“五水共治、流域統籌”的系統方案理念,“五水”即:水環境、水資源、水安全、水生態、水文化圍繞“五水共治”,結合珠江三角洲河網地區特點制定了系統性治理方案進行了全流域污染源摸查及管網摸查,盤點河網地區水環境污染現狀及水生態環境容量的關系,針對性的提出控源截污為基礎、河網補水調水為補充、水生態修復和水文化增強為輔助的系統性治理方案。

      2019年開始,首創股份又先后在中山市中標中山市未達標水體綜合整治工程(五鄉、大南流域)EPC+O項目、中山市未達標水體綜合整治(大岑圍、大雁圍、三鄉圍、橫石圍、馬新圍流域)EPC+O項目、中山市未達標水體綜合整治工程(前山河流域、岐江河流域-板芙鎮、南朗流域)EPC+O項目第一標段。

      今年,以拿下中山市未達標水體綜合整治工程(前山河流域、岐江河流域-板芙鎮、南朗流域)EPC+O項目為標志,首創股份收獲了中山黑臭水體治理項目的“大四喜”。

      自此,中山市岐江河流域治理已開標10個項目中,首創股份成功獲得其中4個,累計總投資金額則超過了200億,中山市也成為首創股份第一個“百億城市”。2020年5月,首創股份新增“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成為市場熱捧的75支粵港澳大灣區概念股之一。

      據統計,中山市場至少給首創股份帶來130億元中標合同,超20億元運營費用,為首創股份未來的業績增長帶來了有力的支撐,同時也代表著首創股份的項目組織實施、系統方案、運營管理等綜合實力獲得了中山市地方政府的信賴與認可。

      2018年上半年,首創集團率先發布環境產業“生態+”發展戰略,并創新提出了“輕重并舉”的商業模式。中山的4個黑臭水體項目均采取EPC+O模式,首創股份在中山接連取得四個同類型輕資產模式項目,彰顯了首創股份“輕重并舉”戰略轉型升級的決心與信心。

      然而,環保企業對模式的選擇,必須基于自身的能力,模式創新的勇氣源于核心能力以及技術能力的搭建與支撐。多年來,首創股份以系統管理能力提升為核心,在黑臭水體、城鎮污水、村鎮污水等多個細分領域都有深入實踐探索,逐步具備了貫穿“技、投、建、運”全生命周期的高品質技術服務的能力。

      中山項目區別于傳統水環境治理項目,需形成設備供應、信息技術、運營管理的服務一體化方案,并包含黑臭水體治理技術服務標準、技術裝備集成系統、智慧水務等高新技術產品,項目的全面承接,也標志著首創股份的項目拓展已從傳統的資本驅動向能力驅動轉變。

      中山市領導在視察項目中強調,黑臭水體整治是中山市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要堅定“整治到底、一步到位”的信心決心,以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盼,項目對于中山市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環境修復具有重大意義。

      目前,中山市已成為首創股份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錨點”城市,未來還將以粵港澳為契機,著眼于灣區更大的環境治理市場。在貫徹執行“生態+”發展戰略的進程中,首創股份也將“聚焦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三大區域布局之一。在2020(第十八屆)水業戰略論壇上,首創股份董事、總經理楊斌強調,首創股份投資策略已經逐步調整,更加注重聚焦核心區域、不斷提高項目質量、防范業務風險,堅定的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北控水務:深耕江門,用智慧水務為產業賦能

      另一家水務企業龍頭,北控水務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市場布局也同樣先人一步,其從廣東等華南四省入手,率先展開布局。

      2015年8月,北控水務收購鶴山供水股權,對價4.7億。鶴山市是廣東省江門市的縣級市,北控水務入駐后,負責鶴山市供水投資建設和營運管理。同年,北控水務實施了江門鶴山市督辦考核民生項目、鶴山市“村村通”自來水工程項目之一,鶴山市四堡水廠及配套輸水管網工程。

      在此之后,與首創股份以中山市為切入口相似,北控水務與江門市合作不斷深入,接連參與江門市水環境治理市場。2016年,北控水務成功中標江門市“鶴山市沙坪河綜合整治工程(一期)”,總投資超5億。

      沙坪河全長37.6km,是鶴山市人民的“母親河”,鶴山市沙坪河綜合整治項目是鶴山市一號民生工程。

      與一般水務項目不同,鶴山項目以全市水質提升為目標導向,強調鶴山市整體水環境效果。對此,基于公司在鶴山市的水務資產,北控水務創新提出“供排水一體化、水務水環境一體化、廠網河一體化、城鄉一體化、環境管理智慧化、環保教育常態化”的“六位一體”系統治理理念,實現了供水與排水資產的高效整合、傳統水務與水環境治理的結合。

      北控水務在鶴山項目中開展了飲用水保障、黑臭水體治理、工農業污染控制等6大工程建設,通過實施城市防洪、道路橋梁、洲灘景觀、河道清障清淤及截污管網等建設,有效控制了工業、農業污染,水體黑臭等問題,切實改善了沙坪河水環境品質和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2019年,項目成功入選廣東省首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范例之一。沙坪河綜合整治工程的成功實施,也為北控水務進一步深根江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019年4月,北控水務與廣東省鶴山市政府簽署項目合作意向書,雙方約定進一步在沙坪河綜合整治工程二期項目,同時在供水建設、污水處理、城鄉生態環保綜合治理等領域全面加強合作。

      2019年6月,廣東江門市蓬江區首次牽手北控水務,北控水務中標江門市蓬江區黑臭水體整治(一期)項目,總投資超13億。

      作為蓬江區重點民生工程之一,蓬江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受到當地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北控水務提出全流程系統治理理念,迅速形成治理方案和項目階段規劃,經過一年多治理,效果顯著。在2019年生態環境部督導檢查和2020年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的監督檢查中,蓬江區連續兩次順利通過黑臭水體考核,得到了國家和省考評組的充分肯定。2020年五一小長假期間,位于江門濱江新區的天沙河景觀示范段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成為蓬江區及周邊市民新晉網紅打卡地。

      2020年7月,北控水務在蓬江區再下一城,中標蓬江區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二期)工程EPCO項目,總投資超17億。至此,北控水務在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擁有水環境治理項目6個,市政水務項目43個,處理能力超266萬噸/日。2020年8月,北控水務與江門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約定加快江門市供水一體化整合進度。

      與首創股份提出“生態+”戰略同期,2018年,北控水務集團發布“資產管理平臺+運營管理平臺”的“雙平臺”戰略,向輕資產企業戰略轉型,并同步明確,智慧業務將作為支撐企業“雙平臺”建設的重要模塊,被大力發展。伴隨運營管理平臺的打造,北控水務研發建設智慧供排水平臺,打造了運營管理的“智慧大腦”。

      這一轉型戰略也在粵港澳大灣區得到了集中推廣。自2017年以來,北控水務先后在灣區啟動多個智慧化建設和數字化轉型項目,先后完成東莞市大嶺山無人值守水廠、專家系統、“河長通”系統等建設與開發,并發布數字雙胞胎概念版,為傳統污水、傳統供水、水環境治理、村鎮污水等業務的優異運營管理能力的實現技術手段與工具基礎,大大提升了北控水務水環境治理水平及運營服務能力。

      至2019年,北控水務打造的智慧水務管理模式在廣東省全省全面推進,共建成1個省級區域運營指揮調度中心,5個區域生產管理集控中心,并完成30個水廠的智能化改造。借助大數據手段與先進技術,北控水務的水環境治理已經從傳統的“重建設、輕運營”的模式向“大運營、重效果”的模式轉變,管理模式上從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進而實現了粵港澳大灣區更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2018年,水務環保行業的傳統商業模式受到了市場的洗禮與政策的拷問,首創股份和北控水務兩家行業龍頭企業率先進行戰略調整,三年來始終保持行業領跑。

      2020年,環保產業面對百年未有之變局,產業政策、治理業態、參與主體和治理理念等都發生重大變化,對行業的系統性、整體性提出更高更為復雜的要求,兩家企業不斷提升結構性增長和創新能力,在鞏固自有模式同時,推動和引領著行業的發展。

      “十四五”期間,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鋪開、縱深推進的關鍵節點。在環保產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當下,首創股份和北控水務作為行業的拓荒者、領跑者,始終緊跟國家戰略,基于各自優勢,探索出技術驅動、智慧運營的獨特路徑,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產業協同發展,注入一股可持續的源源動力。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大连池市| 嘉禾县| 吉安县| 若尔盖县| 喜德县| 名山县| 碌曲县| 德格县| 扎兰屯市| 府谷县| 板桥市| 沂南县| 师宗县| 秦安县| 阿城市| 大余县| 惠州市| 蒙山县| 墨脱县| 西林县| 衡山县| 兴文县| 沂水县| 克什克腾旗| 福鼎市| 房产| 庆阳市| 会昌县| 麻江县| 永城市| 兰坪| 剑阁县| 望都县| 灌阳县| 卢湾区| 柘荣县| 华安县| 竹山县| 绿春县| 靖边县| 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