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菌”生物脫氮技術落地轉化治理垃圾滲濾液只等閑
《勞動午報》 / 時間:2013-08-02 14:11:51
據勞動午報網2013年8月2日訊 在治理城市水環境“頭號殺手”的氮素污染物時,一種俗稱“紅菌”的微生物即將“發威”。日前,北京排水集團高碑店污水處理廠厭氧氨氧化示范工程正式投入運行。這標志著該集團自主研發,用在污水處理中的“紅菌”核心技術實現落地轉化。
紅菌去污 環保經濟
近日,投放到污泥消化生物反應池“紅菌”菌種開始繁殖生長,“紅菌”技術是高氨氮廢水處理的革命性替代技術,對城市污水處理水質保障具有重要意義,代表了未來生物脫氮的主流方向。
與傳統污水處理需要大幅占地建設曝氣池用于脫氮相比,采用“紅菌”去污既減少占地,又環保經濟。
紅菌的“省錢”之處在于,以往的生物脫氮需要注入空氣以提供其存活所需氧氣和碳源,而“紅菌”直接將氨氮轉化為氮氣,省去了占地數十平方米的曝氣池,節省用地和建設成本各30%,節省60%電耗和40%的設施運行費;由于去污時不會產生二氧化碳,還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90%以上。
排水集團算了一筆賬,對一個中等規模、每天500噸垃圾處理液的處理基地,光建設時就能節省費用1500萬。
紅菌“安家”污水處理廠
威力如此強大的紅菌到底什么樣子呢?為了一探究竟,記者來到高碑店污水處理廠一探究竟。
紅菌的主反應器,被關在一個密封的廠房中,里面擺放了紅菌的填料支架。
采訪中,高碑店污水處理廠相關負責人指著一個像塑料球一樣,有小孔,籠子似的容器告訴記者,它被稱作填料,“紅菌”就是附著在填料上面的,其實相當于給這些菌類找了一個“家”。
“反應器工作原理是怎樣的?”當記者詢問時,該負責人解釋道,其實就是利用含有高氨氮的脫水濾液,進入到反應器內,通過精確的控制,給“紅菌”提供養料,讓“紅菌”自然生長。通過他們的新陳代謝,將濾液中的氨氮去除,使之變成氮氣。
歷時七年 自主研發
研發“紅菌”核心技術,市排水集團的科研人員花了7年工夫。從“零起點”自主培養,到現在將傳統培養時間由2年縮短至半年,紅菌純度達到90%以上,氨氮去除率95%以上,市排水集團填補國內自主研發的空白。
去年9月,高碑店的紅菌培育基地投入使用,按照計劃每年可生產紅菌填料350立方米到450立方米,可處理36000立方米垃圾滲濾液。
紅菌去污 環保經濟
近日,投放到污泥消化生物反應池“紅菌”菌種開始繁殖生長,“紅菌”技術是高氨氮廢水處理的革命性替代技術,對城市污水處理水質保障具有重要意義,代表了未來生物脫氮的主流方向。
與傳統污水處理需要大幅占地建設曝氣池用于脫氮相比,采用“紅菌”去污既減少占地,又環保經濟。
紅菌的“省錢”之處在于,以往的生物脫氮需要注入空氣以提供其存活所需氧氣和碳源,而“紅菌”直接將氨氮轉化為氮氣,省去了占地數十平方米的曝氣池,節省用地和建設成本各30%,節省60%電耗和40%的設施運行費;由于去污時不會產生二氧化碳,還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90%以上。
排水集團算了一筆賬,對一個中等規模、每天500噸垃圾處理液的處理基地,光建設時就能節省費用1500萬。
紅菌“安家”污水處理廠
威力如此強大的紅菌到底什么樣子呢?為了一探究竟,記者來到高碑店污水處理廠一探究竟。
紅菌的主反應器,被關在一個密封的廠房中,里面擺放了紅菌的填料支架。
采訪中,高碑店污水處理廠相關負責人指著一個像塑料球一樣,有小孔,籠子似的容器告訴記者,它被稱作填料,“紅菌”就是附著在填料上面的,其實相當于給這些菌類找了一個“家”。
“反應器工作原理是怎樣的?”當記者詢問時,該負責人解釋道,其實就是利用含有高氨氮的脫水濾液,進入到反應器內,通過精確的控制,給“紅菌”提供養料,讓“紅菌”自然生長。通過他們的新陳代謝,將濾液中的氨氮去除,使之變成氮氣。
歷時七年 自主研發
研發“紅菌”核心技術,市排水集團的科研人員花了7年工夫。從“零起點”自主培養,到現在將傳統培養時間由2年縮短至半年,紅菌純度達到90%以上,氨氮去除率95%以上,市排水集團填補國內自主研發的空白。
去年9月,高碑店的紅菌培育基地投入使用,按照計劃每年可生產紅菌填料350立方米到450立方米,可處理36000立方米垃圾滲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