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吞吐”雨水 美觀又環保 海綿城市這波操作厲害了!
2018年09月28日 | 作者:翟晨 |
來源:荔枝網 | http://news.jstv.com/a/20180928/5badd8f3b8318923afd667d4.shtml
字號變大|字號變小
從2013年我國提出建設海綿城市開始,部分試點城市取得了成效,但與“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仍相距甚遠。如何讓雨水變成財富,解決城市“雨澇”問題?今天(9月28日),來自國內外的百位業界專家匯聚南京,為海綿城市建設把脈。
記者從第三屆中國海綿城市國際交流會上了解到,南京每年的平均降水量為1106.5毫米,把這些雨水分布到南京各個角落,水位將高出地表一米,城市只有像海綿一樣“呼吸”,才能避免內澇。從2016年以來,南京江心洲、丁家莊等片區的海綿城市建設不斷升級,從非機動車道到公園改造,海綿項目的范圍越來越廣,所用材料也越來越科學創新。
中設設計集團董事長楊衛東介紹,現在研發的彩色透水磚在國外很普遍,但在我們國家之前用的比較少。隨著城市的發展,最近彩色透水性路面在非機動車道、城市公園的建設中也變得越來越多,不僅更美觀,還可以很好地解決短期內大量污水滲透的問題。
也有專家表示,南京主城區每年可以利用的雨水量達1.47億立方米,海綿城市建設會實現下雨時蓄水、凈水,雨后“吐水”并加以利用的良性循環。省海綿城市聯盟理事長王翔介紹,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14個試點城市試點區內已累計建成299個海綿項目,累計完成投資近400億元。到2020年,我省力爭實現20%以上的城市建成區內能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2030年,80%以上面積達到要求,讓雨水包袱變成自然財富。
更多精彩的樓市內容請關注江蘇城市頻道每晚18點播出的《樓市零距離》。
(來源:江蘇城市頻道/翟晨 編輯/貝茜)
來源:荔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