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城“治污”技術推廣至滇池 填補空白成模板
| 來源:每日新報
天津北方網訊:治理污染長達30余年的污水庫,總結出寶貴經驗,并申請國家專利。截至目前,生態城環保公司已經獲得3項污水治理方面專利的授權。不僅如此,還有13項技術獲得專利申請號,正在授權審核中,7項技術即將申報專利。這些先進的污染修復技術不僅解決了生態城內污水庫的污染問題,還將應用于武漢、株洲等全國更多的污染水域。
一項技術取代50萬方工程土
據了解,已經授權的3項專利分別為重金屬污染淤泥的處理方法、新型超聲波輔助污泥脫水系統和簡易的餐廚垃圾預處理桶(采用土工管袋脫水技術)。生態城環保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劉朝輝介紹,重金屬污染淤泥處理方法將長期對被污染的淤泥進行處理,實現了對淤泥中重金屬污染的徹底根治。這樣,不僅節省了運輸污染淤泥的費用,而且,治理后的淤泥還能進行再利用,輕度污染用于填島造景,中度污染用于造島填埋,重度污染用于填埋或燒制成建材陶粒,真正實現淤泥處理處置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在生態城污水庫治理中,治理后的底泥就取代了50萬方工程土,節省了大量資金。
新型超聲波輔助污泥脫水系統是利用超聲波的強化措施,加速污泥脫水,以減少污泥脫水的等待時間。與此同時,瀝出液通過預處理技術提升和改善水質的可生化性后,會輸入緊鄰的生態城污水處理廠,進行深化處理,最終達到一級A標準排放。
“專利群”解決市場難題
除了已經被授權的3項專利技術,目前,生態城環保公司擁有的污泥燒制陶粒的方法、淤泥脫水的土工管袋高度測量與預警的方法、用于土工管袋脫水后污染底泥原位治理填埋造島資源化的方法等13項技術也都在專利授權審核中。經相關部門審核后,將確定是否授權其享有該項專利技術。此外,還有7項技術準備申請專利。
對此,劉主任介紹,通過研究治理生態城污水庫,生態城環保公司研發中心研究出了多項新技術。這些新技術都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并形成了“專利群”,成為一整套的操作“模板”。這樣,就能推廣、復制、應用到其他地區的類似問題上。此前,關于污染場地修復的部分專利技術成果已在武漢沙湖的治理中應用。目前,研究中心正在為湖南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昆明滇池污染做前期實驗,并根據其實際情況制訂治理方案。今后,還會將這些專利技術推廣到更多地區。記者韓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