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碧水源中標廣東陽春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市打包PPP模式建設項目,中標金額3.98億元。該項目將通過碧水源智能一體化污水凈化系統(CWT)的應用,大大提高陽春城區及村鎮污水治理能力,對漠陽江水源的保護產生積極的效果。
2016年以來,廣東省政府作出了啟動粵東西北地區新一輪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把“15個整縣推進PPP污水項目”納入十件民生重點項目進行督辦,此次中標的陽春市PPP項目,以及碧水源不久前中標的廣東恩平整市打包PPP項目,即同屬“15個整縣推進PPP污水項目”。
由于陽春市地處廣東省徑流系數最大的河流--漠陽江上游,其中下游為重要的農業產區,承擔著粵西南地區相當數量的糧食生產任務。因此,該市對于環境保護,尤其是水體保護具有相當高的要求。
此次中標的生活污水處理設施PPP項目,包括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配套污水收集管網續建工程、十個鄉鎮鎮區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工程的投資、建設、運營維護和移交,污水處理站近期處理總規模為10300m3/d,將采用碧水源CWT系統。
據介紹,CWT作為碧水源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MBR膜工藝為核心工藝,專門針對農村人口不集中、生活污水分散性強等特點而研制,出水水質可達地表Ⅳ類水標準,是處理中小規模分散性生活污水和與之類似的工業有機廢水的主力。此前中標的恩平整市打包PPP項目中,亦在11個鎮街220個自然村的農村污水處理系統中,采用了碧水源CWT。
該陽春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市打包PPP模式建設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城區污水處理率85%以上,以及鄉鎮中心鎮區污水處理設施全面覆蓋,尾水排放優于一級A標準的目標。
據了解,河流的上游區域對整個流域環境影響巨大,又往往是生活污水排放的重災區,因此上游治理工作一直是水環境治理的關鍵環節之一,碧水源的CWT在該領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去年,在全國首個“城市修補、生態修復”試點城市海南省三亞市,15套碧水源的CWT已投入到三亞河上游農村區域的治理工作中,三亞的試點經驗將由國家住建部進行全國范圍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