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 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二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太原打造“海綿城市”設17個雨水分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7-20  來源:華夏經緯網  瀏覽次數:13
    核心提示:2015年10月23日,太原市規劃網公示排水防澇設施建設規劃(2014—2020),今后,將通過構建“海綿型城市”、制定城市內澇防治標準等,有效提高現有雨水系統排水能力,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合理安排澇水出路。同時,規劃還提出將設置17個雨水分區。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 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二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2015年10月23日,太原市規劃網公示排水防澇設施建設規劃(2014—2020),今后,將通過構建“海綿型城市”、制定城市內澇防治標準等,有效提高現有雨水系統排水能力,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合理安排澇水出路。同時,規劃還提出將設置17個雨水分區。
      此次規劃范圍北至上蘭和繞城高速公路北段,西至西山邊山地區,東至東山邊山地區,南至姚村,面積為695平方公里。規劃期限為2014—2020年,規劃核心是創建“海綿城市”,打造低影響開發理念。
      “海綿城市”,是一種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目前,低影響開發設施主要包括下凹式綠地、植草溝、透水性停車場、透水性廣場、人工濕地等,除通過源頭削減措施有效控制雨水徑流量的排放外,規劃中提出,在新建、改建項目的硬化地面中,透水性地面的比例不應小于40%,新建工程硬化面積達2000平方米及以上的項目,應配建雨水調蓄設施等。
      規劃制定出太原市城市內澇防治標準。通過采取綜合措施,有效應對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即產生50年一遇標準及以下暴雨時,城市主干道以上道路正常通車,即車行道積水不超過15厘米;學校、醫院、防洪防澇指揮部等敏感區,以及重要、特別重要地區主要出入口道路正常通車,即車行道積水不超過15cm,主要建筑物出入口不積水。
      此外,規劃提出將設置17個雨水分區,分別為:濱河、陽興河、太鋼北線防洪渠、北澗河、北沙河、南沙河、城南退水渠、晉陽街雨洪泵站、汾東北線防洪渠、太榆退水渠、北排洪溝、玉門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冶峪河、風峪河、清水河。分區內規劃設置46個雨水系統。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新疆| 昭苏县| 曲沃县| 科尔| 苍山县| 延安市| 元氏县| 九江县| 香格里拉县| 咸阳市| 青海省| 喀喇| 桓仁| 海晏县| 大邑县| 灵武市| 柯坪县| 江孜县| 玉林市| 岳阳县| 池州市| 图们市| 大兴区| 拉孜县| 青田县| 叶城县| 婺源县| 体育| 郑州市| 阿勒泰市| 华容县| 旬邑县| 嘉善县| 黔西县| 玉屏| 四平市| 安溪县| 开封市| 湘乡市| 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