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動態||成都日報:成都市第三、四、五、八污水處理廠擴能提標改造工程通水運行,每日可處理超過半個錦城湖容量的污水
記者從市水務局獲悉,日前,成都市第三、四、五、八污水處理廠擴能提標改造工程如期實現通水運行。工程完成后,第三、四、五、八污水處理廠總處理規模由每日40萬立方米擴容至每日75萬立方米,出水水質由一級A標提升到地表水Ⅳ類標準(不計總氮)。如果按照錦城湖133萬立方米的容積來算,現在第三、四、五、八污水處理廠每天可以處理超過半個錦城湖容量的污水。
為何要擴能提標改造?據了解,隨著我市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中心城區污水處理需求日益增長,面對城市土地資源緊缺、新建污水處理廠周期長的問題,2014年市水務局對未來3-5年中心城區污水排放增量進行了預判和分析,對新的污水處理工藝開展了調研,提出了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擴能提標改造工程項目。項目于2015年4月22日通過市政府重大投資項目評審聯席會審議,2015年6月30日獲得市發改委核準批復,投資估算約12.8億元,2015年10月開工建設。
同時,據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市第三、四、五、八污水處理廠擴能提標改造工程在原有廠區用地規劃紅線范圍內,在不新增建設用地、不停產正常運行的條件下,采用“多相組合膜生物反應器工藝(MP-MBR)”進行擴能提標改造,開創了污水處理廠改造工程的先河。
“項目的竣工通水將極大緩解成都市中心城區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的現狀,同時也將為成都市水環境質量提高、中水回用等打下堅實的基礎。”據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市第三、四、五、八污水處理廠擴能提標改造工程作為2016年中央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項目、四川省民生工程、成都市重點工程,于2016年6月30日如期實現通水運行,圓滿完成目標任務。下一步,市水務局將繼續督促做好項目后續的除臭加蓋、總平恢復等工作,并同步開展相關工藝調試工作,計劃7月20日達到設計產能。
據悉,此次完成目標任務只用了240天,如此高效的秘訣是什么?“市興蓉集團召開了第三、四、五、八污水處理廠擴能提標項目建設攻堅動員大會,采取有效措施,加班加點加快推進。建立了參建各方項目周例會和現場派駐代表的工作機制,抽調技術骨干蹲守,協調解決項目中遇到的技術、進度等多方面問題。”據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改造施工與運行同步的現實情況,提前制定不停水改造實施方案、施工保護措施、應急預案,各廠生產運行管理和技術人員全程參與改造工程,確保改造過程對廠內正常生產運營的影響降到最低。
同時,市建工集團組織精兵強將,統籌安排,參建各方形成合力、不分晝夜、不辭辛勞、加班加點,春節期間不停工連續奮戰240天,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目標任務,將三、四、五、八污水處理廠擴能提標項目建設成為全國示范工程。
“我們實地感到水務部門治水理念更加超前了,工藝技術更加現代化了,處理的水質更好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日前,成都市水務局組織4名市民代表參觀了第四污水處理廠。在實地參觀污水處理流程和聽取了第三、四、五、八污水處理廠擴能提標工程介紹后,市民代表深感震撼,“此次檢查,也打破了我們對污水處理廠僅僅是幾個沉淀池簡單處理污水的傳統觀念。”
“成都市污水處理廠設施非常現代化,科技含量高。在不新增加土地、不停止生產的情況下,污水處理廠進行了提標改造,開創了此類工程的先河,代表了成都的創新意識。”當市民代表范方凌了解到,該工程從去年國慶節開工,僅僅用了240天就竣工投運,由衷稱贊,“這是成都速度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