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0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十一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江西海綿城市建設有了“技術指導” 70%的雨水就地消納利用 江西省政府辦公廳近期出臺《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2-27  瀏覽次數:109
    核心提示:江西海綿城市建設有了“技術指導” 70%的雨水就地消納利用 江西省政府辦公廳近期出臺《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
    中國給水排水 云直播

    2020年中國無廢城市建設及固廢資源化利用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大會
     

     

    (原標題:江西海綿城市建設有了“技術指導” 70%的雨水就地消納利用)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王樊報道:2月25日,中國江西網(江西手機報)記者獲悉,江西省政府辦公廳近期出臺《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根據《實施意見》要求,通過海綿城市建設,70%的雨水得到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

    根據《實施意見》要求,各地要加強規劃引導,要將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落實到規劃編制、實施管理全過程,雨水年徑流總量控制率要作為規劃實施中的剛性控制指標。

    2016年起,全省各地新建的城區、園區和成片開發區要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老城區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提升住宅小區排水防澇水平,鼓勵新建住宅小區按照低影響開發的要求規劃建設雨水系統。政府投資建設的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危舊房)改造項目要率先落實海綿性住區的要求。

    城市廣場宜采用下沉式結構或配套建設雨水調蓄設施,最大程度減緩雨水徑流。既有道路和廣場,要有計劃按照低影響開發控制目標建設要求,實施海綿化改造。

    公園綠地在消納自身雨水徑流的同時,盡可能為周邊區域提供雨水滯留、緩釋空間。

    各地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嚴格落實“藍線”管理規定,有效保護現狀河流、湖泊、濕地、坑塘、溝渠等自然水體,合理確定城市水系的保護與改造方案,使其滿足海綿城市建設控制目標與指標要求。

    作者:王樊

    (來源:中國江西網)
     

    江西海綿城市建設有了“技術指導” 70%的雨水就地消納利用

    2016-02-25  來源: 大江網(南昌)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南县| 彭山县| 湖南省| 建瓯市| 扎赉特旗| 江油市| 扎鲁特旗| 石门县| 喀什市| 双鸭山市| 永州市| 紫阳县| 平定县| 桐乡市| 富源县| 普兰县| 阿勒泰市| 增城市| 余庆县| 甘洛县| 毕节市| 双桥区| 沂水县| 赤峰市| 息烽县| 紫金县| 阳信县| 广西| 东平县| 武安市| 岑溪市| 三明市| 白河县| 大洼县| 三亚市| 东乡| 安图县| 乡城县| 汉阴县| 涞源县| 武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