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為環保產業發展提供新動力
---“2015(第三屆)中國環保技術與產業發展推進會”在江蘇宜興舉行
金秋十月,由國家科技部、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科技廳、無錫市人民政府協辦,宜興市人民政府、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承辦的“2015(第三屆)中國環保技術與產業發展推進會”于2015年10月29日,在“環保之鄉”——江蘇宜興隆重召開。國家科技部張來武副部長、江蘇省人民政府領導,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住建部、水利部、環保部、海洋局相關司(局)領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管環保科技工作的相關領導;無錫市、宜興市相關領導;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國內環保上市企業、江蘇省環保高新技術企業、宜興環保企業代表;國際清潔組織代表、客商代表及國內主流媒體等350人齊聚宜興,共同探討環保產業發展方向。
當前我國環保產業正處于創新轉型的關鍵時刻,如何應對環保產業新形勢,如何探索環保產業新理念,如何應用環保產業新技術,成為現階段我國環保產業必須面對的問題。由國家科技部和江蘇省政府共同推動打造的“中國環保技術與產業發展推進會”(以下簡稱推進會)正是這樣一個立足產業發展,促進環保技術創新的大型高端交流平臺。第三屆推進會緊緊圍繞“創新創業為環保產業發展提供新動力”的核心理念,通過全面梳理本年度環保技術與產業的發展情況,明確當前發展的熱點與面臨的調整,研判未來環保技術與產業發展的趨勢,探索未來環保產業與技術的發展路徑,展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環保產業的具體表現形式,促進全行業凝聚共識、共同前進。
開幕式上,中共宜興市委書記王中蘇首先介紹了第一輪部省合作以來宜興環科園創新發展概況以及下一步打算。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發表講話并作《創新創業推進環保產業發展》主旨報告,激發環保行業創業激情。科技部社發司領導宣讀了《新一輪部省宜興合作計劃》,在“合作計劃”的指引下,宜興環保產業的發展方向將會更加明確,步伐將會更為有力。無錫、江蘇省領導分別作大會致辭。同時舉行了“2015環保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頒獎儀式。隨后的主旨論壇上,宜興市委常委、宜興環科園管委會主任朱旭峰圍繞“環保產業創新創業支撐體系”做了精彩發言;與會嘉賓紛紛為環保產業在新常態下的升級發展貢獻智慧,來自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的副院長王凱軍也為與會代表開啟了“生態文明背景下的環保產業創新路徑”。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推進會除開幕式、主旨論壇外,還設置了“概念廠事業的前瞻與實踐”、“創業創新—環保圣地的精神之旅”、環保技術創新創業座談會等三個分論壇。在“概念廠事業的前瞻與實踐” ——“概念廠”分論壇上,宜興市政府領導和中國城市污水處理概念廠專家委員會專家共同開啟了中國(宜興)城市污水處理概念生產型示范廠的啟動儀式。概念廠的建設和運行,將實現我國城市污水處理事業的跨越式發展,推動環保產業的升級與轉型換代。在“創業創新—環保圣地的精神之旅”——中宜環境醫院的分論壇上記者獲悉,目前10萬平米的環境醫院總院實體工程已竣工。環境醫院的建成,必將引領環保產業從制造業向服務業的轉型,引領宜興乃至全國環保產業的轉型升級。
除本屆推進會主旨論壇和三個分論壇外,為了豐富活動內容,還有“2015黑馬大賽環保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2015(首屆)環境施治論壇—讓黑臭水體治理在產業中落地”、“蒲公英創客薈”、“宜興環保企業展及科技成果展”、“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產業發展現場觀摩”等同期系列活動精彩呈上。
本屆推進會不僅為環保創新創業者應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創造新需求、培育新市場、打造新經濟提供了方向;同時,“2015環保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更是充分整合各類產業優質資源,激發環保創業激情,打造健康的環保創業生態。本屆推進會不僅是一次高端盛會,更是一次以環保創新合作為主旋律的大會,延續了前兩屆規格高、規模大、內容豐富、成果顯著的特點,得到了業內精英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在深度交流中取得了顯著成效。2015年,創新創業大潮已經在全社會掀起狂瀾,作為國家重點關注和培育的重要產業領域,環保產業的創新發展隨著“2015(第三屆)中國環保技術與產業發展推進會”的成功舉辦將得到跨越式邁進。
相關鏈接:
1、 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
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以下簡稱“中宜環科園”)成立于1992年,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是當時我國唯一以發展環保產業為特色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先后被列為國家科技部和環保部“共同管理和支持”單位、《中國二十一世紀議程》第一批優先項目計劃、國家首批低碳示范園區、國家級環保服務業示范園、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被授予“中國創新力開發區”、“中國品牌100強”、“亞洲十大最具投資價值品牌”等榮譽。2013年,科技部、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簽署了《部省共同推進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創新發展合作計劃》,明確將中宜環科園作為中國環保產業轉型發展示范區合力推動建設。2015年,在江蘇省政府制定的《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把中宜環科園作為重點建設的創新核心區之一。
植根于“中國環保之鄉”40多年的產業積淀,歷經20多年的園區發展,中宜環科園圍繞水、氣、聲、固、土、儀、資源利用全方位拓展,以海納百川之勢,先后與哈工大、南大、清華等80多所大學院校形成緊密的產學研合作,并與美國、日本、韓國、荷蘭、芬蘭、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廣泛的技術合作,形成了以設計、研發、孵化、制造、檢測、培訓、交易、展示、國際技術轉移和科技金融等環保產業全產業鏈支撐體系,并創造性地推出了引領環保產業創新發展的“環境醫院”模式,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環保產業集群、全國環保技術創新高地。
當前,環保產業正面臨新一輪黃金發展期。中宜環科園以“兢力環保產業,成就美麗世界”為己任,致力于把園區打造成為全球環保產業大集群、要素大集聚的中樞園區,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環保第一園,世界環保產業中樞”。
2、 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創新體系
宜興環科園先后規劃建設了200多萬平方米的各類功能性載體,初步構建了設計、研發、孵化、檢測、培訓、展示、交易和科技金融等促進產業發展的公共服務支撐體系。環保科技大廈、科技孵化園、國際環保展示中心、人才培訓基地、人才公寓、大學科技園等六大功能性載體已經建成。江蘇鵬鷂環境工程設計院、南京大學宜興環保產業研究院、哈工大宜興環保產業研究院、中科院宜興生態土研究院、湖北理工學院宜興工程學院、國家環保裝備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國際環保交易城、宜興環保電商平臺、中宜環境醫院等一批科創型平臺相繼投用。“水污染控制先進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一中心兩基地落戶。未來概念水廠、環保論壇會展中心、青梅園環保谷等一批載體正在規劃建設中。80多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高新企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實現全覆蓋。建立了10個國際清潔技術對接中心,正在實施的國際技術合作項目51項。與園區企業與國內外300多家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建成江蘇省(宜興)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清華大學一環新技術應用研究中心等15家產學研合作研發平臺,在園區創新創業的各類高層次人才達1100多名,正在實施的研發項目和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達340多項,一批企業在環保技術細分領域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3、“682”創業推進計劃
為深入推進創新驅動戰略實施,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趨勢,加快發展眾創空間等新型創業服務平臺,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向園區集聚,引領高新技術產業加快發展,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啟動“682”創業推進計劃(2015-2020)。
(1)載體平臺
搭建4大眾創空間:大學生創業工場、科技企業孵化園、科技企業加速器、環境治理‘特色專科’,強化“創業載體、創業輔導、科技金融”等功能配套,建立健全“創業孵化、創新支撐、融資服務”的科技企業撫育體系,實現人才、技術、市場、資本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2)服務體系
建立6大服務中心: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創新產品展示中心、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公共研發平臺、人才實訓中心、公共檢測平臺、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創客交流平臺、國際技術對接中心,建立“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鏈條,切實為創業企業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務
(3)扶持政策
出臺多項扶持政策,建立創業企業工商注冊代辦服務制度、提供高帶寬互聯網接入服務、鼓勵大學生入駐“眾創空間”創業、建立入駐創業企業房租優惠機制、重點支持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及團隊項目、用足用好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政策,為創業者提供政府支持,保障創業軟環境。
(4)科技金融
設立種子資金、天使基金、成立風險補償資金、建立產業引導基金、設立環境治理工程化項目專項資金、實施“中小企業提升計劃”、實施企業上市培育計劃,加大對企業初期成長中的金融扶持力度。
(5)創業環境
啟動“環保精英人才全球招聘計劃”、開展“全國環保技術創新創業大賽”,構筑引才平臺,拓展引才渠道,為環保新秀和創新企業提供展示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