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人大問詢78號文 財政部之答復未全面反映市政行業實際影響 王毅:建議深入調研并提出解決方案 以減少78號文的影響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9-01  瀏覽次數:116
    核心提示:人大問詢78號文 財政部之答復未全面反映市政行業實際影響 王毅:建議深入調研并提出解決方案 以減少78號文的影響
    中國給水排水2022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三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中國給水排水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
     

     

    2015年8月29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會議中,王毅委員就“78號文”向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提問,詢問這一政策出臺時是否與有關部門、行業、企業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后續政策有沒有相應的調整?財政部樓繼偉部長回答表示,“78號文”的制定和推行要推進按市場化、專業化轉型,這就是目的。另外,出臺這個政策的時候,財稅兩家是經過廣泛的調研的,認為應該按照推進專業化的方向走,也算了帳,總體上說財政可能會減收。同時,樓部長還談到, “目前,兩種聲音,贊成的是以專家和市場化運作、專業化運作的企業,他們都是贊成的,認為符合方向。有一些叫苦的,主要是市政單位,因為他們不專業化運作,就沒有開增值稅發票的需求,直接就排掉了,而且長期享受免稅政策。這些單位目前還對政策調整還不太適應。”

    針對樓部長的答復,我們可以看到財政部在出臺文件之前是通過充分研究和調查的,但是依然存在如下問題:

    一、樣本調研不準確,與我們掌握的情況不一致

    樓部長所談到的調研中所聽到的兩種聲音,與市政環境行業主流企業所反饋的情況并不相同。在我們的調研中,無論是市場化專業化的公司還是非市場化專業化的公司均表示:目前環境治理服務企業規模相對弱小、屬于微利的公用行業,78號文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出臺,無形中突然加大了企業的稅負,讓本就微利的環境治理企業的收益打上了一個折扣,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企業的積極性。(關于78號文如何影響市場化專業化企業的具體分析,可以參見E20環境平臺之前的報道。)

    二、鼓勵市場化轉型?實際情況恰恰相反

    78號文的出臺是在鼓勵市政設施運營的市場化轉型?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根據 E20研究院所統計的數據,根據我們的權威數據,E20環境平臺發布的戰略地圖中所列的A方陣(污水特許經營的投資運營集團)所運營的污水處理廠數量在全國占比達到47%。而這些公司一般都已跟政府簽訂固定的價格,本次稅負調整后想從政府獲得價格補償非常困難,這將會造成企業的直接損失。在PPP落地普遍困難的當前,上述舉措無疑會大大挫傷社會資本對政府契約精神的信心和合作意愿。

    三、關注細分行業不準確 

    即便是高度關注78號文消極影響的王毅先生,也建議財政部下一步會同國家稅務總局、發改委、住建部,包括行業協會對78號文落實情況到企業做一些深入調研,特別是垃圾回收企業。

    但是根據眾多業內龍頭企業之前在E20環境平臺所組織的針對稅收問題所召開的行業座談以及相關調研顯示,78號文的出臺對于污水處理企業以及垃圾焚燒企業的影響,要比垃圾回收企業嚴重得多,如果該項政策就此執行,會傷害到已在過去十多年特許經營的推行過程中,發展成熟起來的一批市場化、專業化的環境治理主力軍,也即《環境產業戰略地圖2.0》®所提示的A方陣企業。

    四、部委間合作仍不密切

    PPP領域,住建部自2003年以來的特許經營改革已取得了實質性的成就,有初具規模的產業主體,有大量的寶貴經驗和教訓,從78號文出臺背后我們可以感覺到部委之間行動中依然不夠默契和合作無間,而PPP這樣一個橫跨多個專業具有高度復雜性的模式上這樣的欠缺更加妨礙其順利推進,也許這也是一年來PPP落地難的原因之一。

    呼吁市政行業各方積極配合財政部后續調研

      日前,在“十二五”水專項課題《水環境服務業稅收優惠方案》研究成果的基礎上,E20環境平臺已匯集環保行業多家企業之言,舉行業之力,形成了“關于《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78 號文)的建議”報告,并已遞呈發改委環資司、財政部經建司和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并將遞呈住建部城建司和國家稅務總局。我們呼吁各方積極配合財政部后續調研,能讓政府聽到我們的聲音,保障環保行業的健康發展和PPP在市政環保領域的順利落地。 

    附件:人大問詢財政部樓繼偉部長的發言實錄

    樓繼偉:78號文是為推進產業市場化、專業化轉型

    【答】樓繼偉:謝謝王毅委員的提問,給我提了兩個問題,一個是關于污水處理再生水的稅收政策調整問題,另外一個是再生資源利用的問題。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分三部分,一是調整的政策的內容,二是為什么這么調,三是下一步怎么做。2008年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稅務總局,對污水處理、污泥和再生水的處理實行免稅政策。今年7月1日開始按原來的程序就改為即征即退70%這樣的政策。所謂免稅政策就是原來這些處理污水的這些企業所有的進項不能抵扣,列入成本,當然就是免稅了。現在可以進入抵扣項了,然后退掉了70%,即增值稅的即征即退,整體上使企業成本下降,即征即退70%算賬下來,總體上說,企業并沒有過多增加負擔。二是為什么這么做。在2008年出臺免稅政策的時候,那時候的這些企業主要是兩類,一類市政類,一類是本身產生污水的,比如造紙、鋼鐵,他們都是自行處理,免稅就可以解決了。現在不同了,大力推進第三治理,PPP模式,專業化處理,越來越普遍。我舉一個例子,比如造紙、化工、紡織、鋼鐵他們排出的廢水大致占廢水量的三分之一,現在很多專業化的企業是他們上游,也可能是他的下游。所謂是他的下游,剛才說那些排廢水的企業他自己不處理了,交給這些專業的污水處理廠處理,也可能是他們的上游,就是說我處理出的再生水如果符合條件供應給鋼鐵廠,這樣的變化后就需要增值稅鏈條是完整的,能夠抵扣起來。這是為什么這么做。另外,從行業角度看,越來越多的污水處理企業已經市場化了,和原來不一樣了。所以要推進按市場化、專業化轉型,這就是目的。三是出臺這個政策的時候我們財稅兩家是經過廣泛的調研,認為應該按照推進專業化的方向走,也算了帳,總體上說財政可能會減收。如果免稅,企業成本增加,因為企業用的電和那些藥品等不可以抵扣了,即征即退70%,與免稅相比大致變化不大。但是要想到,加入抵扣鏈之后上下游都可以抵扣。那部分還要減稅,所以總體上看,財政是要減收的。政策出臺之后我們將繼續對這個政策進行跟蹤。目前,兩種聲音,贊成的是以專家和市場化運作、專業化運作的企業,他們都是贊成的,認為符合方向。有一些叫苦的,主要是市政單位,因為他們不專業化運作,就沒有開增值稅發票的需求,直接就排掉了,而且長期享受免稅政策。這些單位目前還對政策調整還不太適應,下一步我們想進一步調研,近期準備再開座談會,一方面加強政策的解讀,鼓勵專業化轉型,另外,也做好分析看有什么措施可以采取。第二個問題還提到了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的問題,資源利用不是水的,不是今天的主題。

    王毅:建議深入調研并提出解決方案 以減少78號文的影響

    【答】王毅:我還有幾點想強調,第一是建設生態文明過程中強調制度建設,實際上我們也出臺了很多規范型的和約束型的制度,包括向領導干部責任追究和生態紅線。實際上更重要的是鼓勵綠色發展和制度化相關的制度和政策安排,我覺得這些方面做得不夠。實際上剛才張勇副主任和苗圩部長都已經提到了這些,我認為國務院應該對這種綠色轉型發展,能夠制定更加系統化的指導意見,包括路線圖,可能更加有利于保增長和促進整個經濟結構的轉型。第二,完善污水垃圾處理政策實際上涉及到目前價格、稅收政策,比垃圾處理費用問題沒有很好解決,下一步應加強部門協調和企業互動,把價格、稅收、收費、優惠政策結合市場情況統籌考慮,避免顧此失彼,減少對一些弱勢群體和弱小企業的影響。第三,關于污水垃圾處理存在明顯差異,尤其是對于困難比較大中西部地區,應該根據不同地區和特點提出相應的標準、路徑和模式,以及相應的補償措施。包括西部地區很多農村連基本改廁都沒有解決,管網問題更談不上。最后針對78號文其中對污水污泥處理行業影響比較大,建議財政部下一步會同國家稅務總局、發改委、住建部,包括行業協會對78號文落實情況到企業做一些深入調研,特別是垃圾回收企業,了解實際情況做出綜合評估,根據情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更好地減少影響。


    人大問詢78號文 財政部之答復未全面反映市政行業實際影響

    時間:2015-09-01 10:42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薛濤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华| 盘山县| 嵊泗县| 从江县| 芦山县| 黑山县| 夏邑县| 阿坝县| 中超| 成都市| 通化市| 乌兰察布市| 美姑县| 汕头市| 永顺县| 滕州市| 锡林浩特市| 太原市| 行唐县| 镇康县| 饶平县| 辽阳市| 福海县| 凭祥市| 宁海县| 金堂县| 白沙| 孟州市| 长治市| 大埔县| 莫力| 太仓市| 津市市| 米泉市| 阿荣旗| 五寨县| 依安县| 商都县| 襄垣县| 库车县| 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