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給水排水 2018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全國16城市試點“海綿城市” 像海綿一樣“呼吸” 住建部城市建設司 副巡視員 章林偉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5-02  瀏覽次數:168
    核心提示:全國16城市試點“海綿城市” 像海綿一樣“呼吸” 住建部城市建設司 副巡視員 章林偉
    青島歐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給水排水 2018年中國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 (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提要]  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近期組織了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評審工作,并于日前公布了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名單,河北省遷安市、吉林省白城市、江蘇省鎮江市、浙江省嘉興市等16座城市入選。

      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近期組織了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評審工作,并于日前公布了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名單,河北省遷安市、吉林省白城市、江蘇省鎮江市、浙江省嘉興市等16座城市入選。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近期組織了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評審工作,并于日前公布了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名單,河北省遷安市、吉林省白城市、江蘇省鎮江市、浙江省嘉興市等16座城市入選。

      暴雨帶來的城市內澇時有發生,城鎮排水防澇系統的建設以“修大管子”為主的思路帶來很多問題。如何建設“海綿城市”,讓城市擁有更多“彈性”空間?城市建設理念應如何轉變?面臨哪些難點和挑戰?

      從雨水“包袱”到“解渴”財富

      近年來,逢雨必澇逐漸演變為我國很多大中城市的痼疾,究其原因就在于城市雨水資源沒有得到合理利用,雨水成為城市的一種“包袱”。

      “目前我國99%的城市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從管道里集中排出。強降雨一來就感覺修多少管道都不夠用,許多嚴重缺水的城市就這樣讓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住建部城市建設司副巡視員章林偉認為,這說明城市排澇抗旱的思路必須調整,把雨水這個“包袱”變成城市“解渴”的財富。

    全國16城市試點“海綿城市” 像海綿一樣“呼吸”

    南京,觀眾在參觀雨水利用滲透系統。

      國際著名水文氣象專家林炳章認為,城市發展太快,把雨水要滲入的草地、水溝全部變成了硬化的馬路,小區里的綠地也硬化成了停車位,雨水無法滲入地下。

      “海綿城市建設最大的背景是城市發展理念的變化。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樓、水泥街道的建成,我們的城市似乎變得越來越‘硬’,不會呼吸了。雖然有綠地,但綠地大多是隔開的、高出來的,雖然好看,但并不環保。”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與工程研究院院長張全說。

      建設“海綿城市”首先需要創新觀念,不要再片面追求高樓大廈,而要更加注重城市管理的精細化、人性化。“高出地面的綠地最好建成下洼式,樓房要能存蓄雨水。”張全說,過去,我們城市的排水管理要求的是“隨降隨排”,排得越快越好;現在希望水“滲下去”,把路面、小區、綠地的水用工程手段蓄起來。

      建海綿城市要有“海綿體”

      相比其他城市應對降雨“捉襟見肘”,深圳光明新區的理念與眾不同。

      深圳光明新區公園路,看上去和其他道路并無二致,實則內藏“玄機”。“這里的自行車道和人行道鋪設的都是透水瀝青和透水磚,下面不是水泥砂漿的不透水層,而是采用厚度15~20厘米的砂層和卵石墊層。它們孔隙率很高,能鎖住大量雨水,在雨后緩慢滲透至土壤。”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任心欣說,中間綠化帶的設計也有講究,綠化帶兩側設有下凹綠地,比路面低15厘米左右。這樣,車行道的雨水可通過孔洞匯集進來,儲存在土壤層中并得以滯留和凈化。

      光明新區的實踐表明,建海綿城市要有“海綿體”。在建設中,綠地、花園、可滲透路面這樣的城市配套設施以及河、湖、池塘等共同組成城市“海綿體”。然而,建設這些“海綿體”并不容易。

    全國16城市試點“海綿城市” 像海綿一樣“呼吸”

    北京市萬壽公園在園內鋪就了透氣性良好的滲水磚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李飛指出,建設海綿城市,資金需求巨大,同時,僅僅做到雨污分離還不夠,關鍵是雨水能蓄住且以后被利用。

      “建設海綿城市在理念和操作層面都存在一些難點。”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褚松燕指出,在理念方面,“海綿城市”對很多城市還是一個新概念,如何操作依然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和認識。此外,對于老舊城區占比較大的特大型城市,建設海綿城市是否現實?城市里的一些老建筑、舊小區應如何實現這種轉換?雨水凈化過程中,是否要和土壤污染問題相結合,各部門如何通力合作?這些問題都需要在試點和探索中去找尋答案。

      充分合作和保障投入是關鍵

      從地上到地下,建設“海綿城市”需要配置好空間資源。“海綿城市”建設該如何落實?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邵益生認為,海綿城市建設不是一個部門一個單位就能完成的,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他認為,政府是海綿城市建設的責任主體,應統籌協調規劃、國土、排水、道路、交通、園林等職能部門,因地制宜地確定海綿城市的控制目標。

      張全指出,建設“海綿城市”應在區域規劃、城鎮體系規劃中統籌安排城市的水源、規模、生態布局,同時要通過專項規劃銜接各部門規劃,推進“多規融合”。

      此外,無論是新城區建設還是老城區改造,建設“海綿城市”始終繞不開“錢從哪兒來”的問題。“對于未來更大規模示范項目建設來說,資金保障機制依然缺乏,未來一定要引入社會資本,這并非全是經濟考慮,更是社會和生態價值的體現。”任心欣指出,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參考綠色建筑等級評定進行資金支持,與社會資本引入過程相輔相成,讓補貼標準有章可依。

      褚松燕認為,建設“海綿城市”離不開政府管理層面創新,在資金投入上要實施ppp模式,走“先引導、再規范”的路子。目前16個試點城市的確定就邁開了先行先試的第一步,未來要總結經驗,逐步推開。

      “此外,還有人才問題。雖然我國的雨洪管理技術已經很成熟,但是熟悉這項技術的人才還相對缺乏,需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為建設海綿城市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張全說。(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通訊員 瞿思杰)


    全國16城市試點“海綿城市” 像海綿一樣“呼吸”

    2015-04-1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李慧
    中國日報-看世界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化县| 卢氏县| 潜江市| 华阴市| 襄樊市| 巴彦淖尔市| 遂溪县| 荣昌县| 巴马| 嘉兴市| 拉孜县| 本溪| 新巴尔虎左旗| 盖州市| 山东省| 寿光市| 汕头市| 平顶山市| 翁源县| 克山县| 含山县| 乌兰浩特市| 阳东县| 南宫市| 依兰县| 武威市| 凤冈县| 公安县| 图片| 盐亭县| 太仆寺旗| 深泽县| 张家界市| 昆山市| 兴仁县| 辽阳县| 湘潭县| 安康市| 五常市| 江源县| 安徽省|